文章解析

shàng
zhī
shí
wáng
xùn
zhuàn
shí
sān
zhāng
·
·
zuǒ
chē
èr
zhāng

朝代:唐作者:顾况浏览量:1
zuǒ
chē
yǒu
qìng
wàn
rén
yóu
bìng
zhī
dǎng
kǒng
shèng
mǐn
ěr
zhī
shēng
wèi
bèng
zuǒ
chē
yǒu
wàn
rén
shì
zhī
dǎng
kǒng
shuò
mǐn
ěr
zhī
shēng
wèi
cǎo
zuǒ
chē
píng
xiǎn
zhèn
wéi
léi
xiōng
zhǎng
zhī
zuǒ
dōng
fāng
zhī
shī
píng
xiǎn
jūn
yōu
xīn
ér
zuò
shì
shī

译文

左车有了喜庆之事,万千百姓却还在受苦。怎么才能除去呢,他们的党羽十分强盛。你们这些百姓的生计,为什么像水波一样离散奔逃。左车气势显赫,万千百姓像被毒虫叮咬般遭受毒害。怎样才能除去呢,他们的党羽十分庞大。你们这些百姓的生计,为什么像野草般困苦忧愁。左车,是说凭借险要地势啊。震卦代表雷,兄长一样。左,指的是东方的军队。依仗险要地势不停,君子为此忧虑,于是写下这首诗。

逐句剖析

"左车有庆":左车有了喜庆之事,

"万人犹病":万千百姓却还在受苦。

"曷可去之":怎么才能除去呢,

"于党孔盛":他们的党羽十分强盛。

"敏尔之生":你们这些百姓的生计,

"胡为波迸":为什么像水波一样离散奔逃。

"左车有赫":左车气势显赫,

"万人毒螫":万千百姓像被毒虫叮咬般遭受毒害。

"曷可去之":怎样才能除去呢,

"于党孔硕":他们的党羽十分庞大。

"敏尔之生":你们这些百姓的生计,

"胡为草戚":为什么像野草般困苦忧愁。

"左车":左车,

"凭险也":是说凭借险要地势啊。

"震为雷":震卦代表雷,

"兄长之":兄长一样。

"左":左,

"东方之师也":指的是东方的军队。

"凭险不已":依仗险要地势不停,

"君子忧心":君子为此忧虑,

"而作是诗":于是写下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左车二章》是唐代顾况所作的一首四言诗。通过描绘“左车”所代表的势力与百姓的对立,展现了权势者的得意与民众的苦难。此诗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左车有庆”与“万人犹病”的对比,“波迸”“草戚”等比喻百姓的悲惨境遇,鲜明地揭示了割据势力给民众带来的危害。全诗语言质朴直白,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现实局势的忧虑,体现了关注民生的现实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顾况(727?~806?),唐代诗人。字逋翁,又号悲翁,祖籍云阳(今江苏丹阳),迁家海盐(今属浙江)衡山。早年曾读书山林。至德进士及第,曾官著作佐郎,因嘲诮权贵,被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顾况的诗,题材广泛,注意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形式多样,尤长于歌行。其诗风不拘一格,语言平易,不避俚俗。代表作品有《露青竹杖歌》《李供奉弹箜篌歌》。著有《华阳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左车有庆,万人犹病”以对比手法开篇,“左车”的“庆”与百姓的“病”形成鲜明反差,寥寥数字便揭露了权势者的得意与民众的苦难,直白的语言中饱含对百姓的同情。“曷可去之,于党孔盛”用反问表达了对消除祸乱的迫切与无力,“孔盛”二字点出割据势力党羽之众,既写出现实的棘手,也强化了内心的忧虑,情感真挚而强烈。“敏尔之生,胡为波迸”以“波迸”比喻百姓流离失所的状态,生动刻画了动荡中民众的悲惨境遇,“胡为”的疑问里满是对时局的痛心,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百姓的苦难。“左车有赫,万人毒螫”延续前半部分的对比,“有赫”写出权势者的嚣张,“毒螫”则用比喻极言百姓所受的毒害之深,比前句“万人犹病”更进一层,突出了压迫的残酷。“曷可去之,于党孔硕”与前文“于党孔盛”呼应,“孔硕”强调势力的庞大,重复的反问既体现了问题的顽固,也流露了作者反复思索却无解的焦灼。“敏尔之生,胡为草戚”以“草戚”比喻百姓的困苦,与“波迸”相呼应,从流离之苦到生存之艰,全面展现了民众的不幸,字里行间是对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现实的沉痛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二)》

下一篇:唐·岑参《首秋轮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