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车有庆":左车有了喜庆之事,
"万人犹病":万千百姓却还在受苦。
"曷可去之":怎么才能除去呢,
"于党孔盛":他们的党羽十分强盛。
"敏尔之生":你们这些百姓的生计,
"胡为波迸":为什么像水波一样离散奔逃。
"左车有赫":左车气势显赫,
"万人毒螫":万千百姓像被毒虫叮咬般遭受毒害。
"曷可去之":怎样才能除去呢,
"于党孔硕":他们的党羽十分庞大。
"敏尔之生":你们这些百姓的生计,
"胡为草戚":为什么像野草般困苦忧愁。
"左车":左车,
"凭险也":是说凭借险要地势啊。
"震为雷":震卦代表雷,
"兄长之":兄长一样。
"左":左,
"东方之师也":指的是东方的军队。
"凭险不已":依仗险要地势不停,
"君子忧心":君子为此忧虑,
"而作是诗":于是写下这首诗。
中唐诗人
顾况(727?~806?),唐代诗人。字逋翁,又号悲翁,祖籍云阳(今江苏丹阳),迁家海盐(今属浙江)衡山。早年曾读书山林。至德进士及第,曾官著作佐郎,因嘲诮权贵,被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顾况的诗,题材广泛,注意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形式多样,尤长于歌行。其诗风不拘一格,语言平易,不避俚俗。代表作品有《露青竹杖歌》《李供奉弹箜篌歌》。著有《华阳集》。
1. 分段赏析
“左车有庆,万人犹病”以对比手法开篇,“左车”的“庆”与百姓的“病”形成鲜明反差,寥寥数字便揭露了权势者的得意与民众的苦难,直白的语言中饱含对百姓的同情。“曷可去之,于党孔盛”用反问表达了对消除祸乱的迫切与无力,“孔盛”二字点出割据势力党羽之众,既写出现实的棘手,也强化了内心的忧虑,情感真挚而强烈。“敏尔之生,胡为波迸”以“波迸”比喻百姓流离失所的状态,生动刻画了动荡中民众的悲惨境遇,“胡为”的疑问里满是对时局的痛心,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百姓的苦难。“左车有赫,万人毒螫”延续前半部分的对比,“有赫”写出权势者的嚣张,“毒螫”则用比喻极言百姓所受的毒害之深,比前句“万人犹病”更进一层,突出了压迫的残酷。“曷可去之,于党孔硕”与前文“于党孔盛”呼应,“孔硕”强调势力的庞大,重复的反问既体现了问题的顽固,也流露了作者反复思索却无解的焦灼。“敏尔之生,胡为草戚”以“草戚”比喻百姓的困苦,与“波迸”相呼应,从流离之苦到生存之艰,全面展现了民众的不幸,字里行间是对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现实的沉痛反思。
下一篇:唐·岑参《首秋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