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
líng
chóu
hàn
lín
zhé
xiān

朝代:唐作者:魏万浏览量:1
jūn
bào
hǎi
zhū
huái
怀
lán
tián
chēng
dài
bǎo
wàn
yáo
xiāng
zhú
cháng
qīng
lìn
jiǔ
yóu
shēn
píng
shēng
fēng
yún
rén
àn
jiāng
hǎi
xīn
qiū
chéng
xìng
mìng
jià
lái
dōng
zhé
xiān
yóu
liáng
yuán
ài
zài
zōu
èr
chù
jiàn
xiàng
jiāng
dōng
liǎng
guà
hǎi
yuè
piān
zhōu
suí
cháng
fēng
nán
yóu
yuè
biàn
gāo
èr
qiān
shí
xuě
shàng
tiān
tāi
shān
chūn
féng
hàn
lín
xuān
jìng
xiàng
tuó
lín
zōng
zhòng
huáng
shēng
zhǎng
shào
xiāng
kàn
xiōng
rán
jìn
gèng
zhú
西
nán
tóng
zhōu
qín
huái
jiàn
lóng
pán
chù
chǔ
duì
jiǔ
jiè
wèn
chéng
ēn
chū
gōng
mǎi
cháng
mén
tiān
yíng
chē
cái
gāo
shì
nán
róng
dào
fèi
tuī
mìng
ān
shí
chóng
xié
fáng
kōng
xiè
bìng
jīn
líng
bǎi
wàn
liù
dài
wáng
shí
西
jiāng
zhōng
shān
lín
běi
èr
shān
xìn
wéi
měi
wáng
rén
xiāng
dài
yīng
wèi
duō
zhī
suì
hán
zài
jūn
yóu
zǎo
wǎn
huán
jiǔ
fēng
chén
jiān
bié
wèi
yuǎn
bié
qiū
dào
xiān
shān

译文

您怀抱着如碧海明珠般的才华,我拥有似蓝田美玉般的才质。各自都堪称稀世珍宝,在万里之遥也能相互照耀。我如司马相如倾慕蔺相如那般,倾慕您已久,就像王子猷对戴安道情意深厚。您我本都是胸怀壮志、意气风发之人,内心暗合着超脱尘世的江海情怀。去年秋天我忽然兴致大发,命人驾车来到东方之地。你如同谪仙般游历梁园,而我心仪之人在邹鲁一带。这两处都没能见到您,我便拂袖转身前往江东。船帆映着海上明月,一叶扁舟随着长风前行。我向南游遍了吴越之地,对各地官员只是拱手作揖,并不阿谀奉承。冬天登上天台山赏雪,春天终于遇到了翰林您。就像孔子敬重项橐,郭林宗看重黄生一样。您年长我年少,可彼此相看就如同兄弟一般。心中激动不已,情意未尽,于是我又追随您往西南而去。我们同船进入秦淮河,来到建业这龙盘虎踞之地。您唱着楚地的歌谣,我饮着吴地的美酒,我向您询问当初受皇帝恩宠的情形。您曾为宫中写出《长门赋》般的佳作,天子以驷马高车迎接你。可惜您才华太高,世间难以容纳,大道不行也只能顺应命运。谢安重新带着歌妓出游,张良却只能无奈称病隐退。金陵有百万人家,是六朝的帝王之都。虎踞石雄踞在西江之畔,钟山临近北湖。这两座山确实壮美,可王屋山有人在等待您。只是因为歧路太多,不知岁月的艰难已悄然来临。你此次游历何时归来呢,不要久留在这尘世奔波。这次分别并非远别,秋天我们相约在仙山再见。

逐句剖析

"君抱碧海珠":您怀抱着如碧海明珠般的才华,

"我怀蓝田玉":我拥有似蓝田美玉般的才质。

# 蓝田玉:蓝田县(今属陕西省)有蓝田山,一名玉山,产玉,著称于世。

"各称希代宝":各自都堪称稀世珍宝,

# 希代宝:稀世之宝。

"万里遥相烛":在万里之遥也能相互照耀。

# 烛:照。

"长卿慕蔺久":我如司马相如倾慕蔺相如那般,倾慕您已久,

"子猷意已深":就像王子猷对戴安道情意深厚。

"平生风云人":您我本都是胸怀壮志、意气风发之人,

# 云:一作雅。

"暗合江海心":内心暗合着超脱尘世的江海情怀。

"去秋忽乘兴":去年秋天我忽然兴致大发,

# 去秋:天宝十二载(753)秋天。

"命驾来东土":命人驾车来到东方之地。

# 东土:即李白《序》中所云“自嵩历兖”之兖州,在今山东兖州市。

"谪仙游梁园":你如同谪仙般游历梁园,

# 梁园:见卷四六魏元忠《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

"爱子在邹鲁":而我心仪之人在邹鲁一带。

# 邹鲁:指鲁郡兖州,李白有家居此。,爱子:指李白之子。

"二处一不见":这两处都没能见到您,

"拂衣向江东":我便拂袖转身前往江东。

"五两挂海月":船帆映着海上明月,

# 海:一作淮。,五两:古代测风的装置。以五两或八两鸡毛系于竿顶,用以测风。

"扁舟随长风":一叶扁舟随着长风前行。

"南游吴越遍":我向南游遍了吴越之地,

"高揖二千石":对各地官员只是拱手作揖,并不阿谀奉承。

# 二千石:见卷一六五李白《猛虎行》。

"雪上天台山":冬天登上天台山赏雪,

# 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东北。,雪:全诗校“一作云”。

"春逢翰林伯":春天终于遇到了翰林您。

# 春:指天宝十三载(754)春。

"宣父敬项橐":就像孔子敬重项橐,

# 橐:一作托。,宣父:孔子。

"林宗重黄生":郭林宗看重黄生一样。

"一长复一少":您年长我年少,

# 一少:魏万自指。,一长:指李白。

"相看如弟兄":可彼此相看就如同兄弟一般。

"惕然意不尽":心中激动不已,情意未尽,

# 惕然:敬畏的样子。

"更逐西南去":于是我又追随您往西南而去。

# 西南:金陵在广陵(扬州)西南方向。,逐:追随。

"同舟入秦淮":我们同船进入秦淮河,

"建业龙盘处":来到建业这龙盘虎踞之地。

"楚歌对吴酒":您唱着楚地的歌谣,我饮着吴地的美酒,

# 对:全诗校“一作醉”。

"借问承恩初":我向您询问当初受皇帝恩宠的情形。

# 承恩:指李白受诏供奉翰林。

"宫买长门赋":您曾为宫中写出《长门赋》般的佳作,

"天迎驷马车":天子以驷马高车迎接你。

# 天:天子。

"才高世难容":可惜您才华太高,世间难以容纳,

"道废可推命":大道不行也只能顺应命运。

# 推命:守命自安。

"安石重携妓":谢安重新带着歌妓出游,

# 石重:即石头城。

"子房空谢病":张良却只能无奈称病隐退。

"金陵百万户":金陵有百万人家,

"六代帝王都":是六朝的帝王之都。

"虎石据西江":虎踞石雄踞在西江之畔,

"钟山临北湖":钟山临近北湖。

# 北湖:即今南京玄武湖。

"二山信为美":这两座山确实壮美,

# 二:全诗校“一作湖”。

"王屋人相待":可王屋山有人在等待您。

# 王屋人:魏万自称。

"应为歧路多":只是因为歧路太多,

"不知岁寒在":不知岁月的艰难已悄然来临。

"君游早晚还":你此次游历何时归来呢,

"勿久风尘间":不要久留在这尘世奔波。

"此别未远别":这次分别并非远别,

"秋期到仙山":秋天我们相约在仙山再见。

# 期:约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是唐代诗人魏万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大约创作于天宝十二年(753年)。诗人跋涉三千多里追寻李白的踪迹,“君抱碧海珠,我怀蓝田玉”,直接表达了对李白才华的仰慕;“长卿慕蔺久,子猷意已深”等典故,充分展现出文人之间相互欣赏的情谊。这首诗共四十八韵,既描绘出金陵“百万户”“六代帝王都”的繁华景象,又暗藏着对李白处境的关心。比如“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化用六朝典故,体现了盛唐时期用典的传统。这首诗意义非凡,它促使李白回赠《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还推动魏万编纂《李翰林集》,成为研究唐代文人交往的重要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天宝十二年(753年),魏万从王屋山出发,跋涉半年,行程三千余里,途经八地,终在扬州拜见被唐玄宗放还的李白。他心怀崇敬,跪献四十八韵长诗,诗题“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中的“谪仙子”便是指李白。李白读后颇为感动,回赠百二十韵诗作,并将诗稿编纂之事相托。此时李白正处于政治失意之际,诗中“应悔歧路多,不知岁寒在”等句,字里行间透着对友人境况的关切。之后魏万花费三年时间编成《李翰林集》,其序言中记载了这段诗坛往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文人交往题材的五言古诗。全诗描绘了诗人对李白才华的倾慕,借典故体现文人相惜之情,展现金陵盛景,暗含对李白境遇的关切,还提及诗歌用典传统及对唐代文人交往研究的价值。

2. 写作手法

用典:“长卿慕蔺久,子猷意已深”,化用“司马相如慕蔺相如”与“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典故。司马相如因仰慕蔺相如,遂更名“相如”;王子猷雪夜乘兴访戴安道,至门却返,兴尽而止。魏万借此,以司马相如自比,表明对李白的倾慕如长卿慕蔺般久远;以王子猷的随性之举,暗喻自己与李白相交重精神契合,无需刻意,含蓄传递出文人间知音相惜之情,让情感表达更具有文化厚度与典雅韵味。

3. 分段赏析

“君抱碧海珠,我怀蓝田玉。各称希代宝,万里遥相烛。”诗人起笔运用比兴手法,将李白比作怀抱碧海明珠之人,把自己喻为怀揣蓝田美玉者。以这两种稀世珍宝,形象地表明二人皆拥有卓越非凡的才华,即便相隔万里之遥,彼此的才华光辉仍能相互映照。“长卿慕蔺久,子猷意已深。平生风云人,暗合江海心。”这里连用典故,以司马相如长久以来倾慕蔺相如,以及王子猷对戴安道深厚的情意,来类比自己对李白的倾慕由来已久。同时指出,两人皆为心怀壮志、意气风发的风云人物,且内心都潜藏着超脱世俗、寄情江海的情怀。在这一段中,诗人通过比兴与用典的巧妙运用,不仅凸显了双方的出众才华,更以含蓄而真挚的笔触,传达出自己对李白深深的倾慕之意,为整首诗奠定了深厚而诚挚的情感基调。“去秋忽乘兴,命驾来东土。谪仙游梁园,爱子在邹鲁。二处一不见,拂衣向江东。五两挂海月,扁舟随长风。南游吴越遍,高揖二千石。雪上天台山,春逢翰林伯。”诗人在此详细铺陈了自己追寻李白的曲折历程。去年秋天,诗人兴致突发,命人驾车奔赴东方之地。彼时李白正在梁园游玩,而诗人一心追寻的这位心仪之人却并不在梁园,也不在邹鲁。两处寻觅皆无果,诗人遂拂袖转身,前往江东。在行程中,船帆悬挂于海上明月之下,一叶扁舟随着长风飘荡前行。诗人游历吴越各地,面对各地官员,只是拱手作揖,保持着不卑不亢的姿态。终于,在冬天登上天台山赏雪之际,到了春天,诗人与李白这位翰林伯得以相逢。“宣父敬项橐,林宗重黄生。一长复一少,相看如弟兄。”诗人再次运用典故,以孔子敬重神童项橐、郭林宗看重黄生的故事,来类比自己与李白之间的情谊。尽管两人一长一少,年龄有别,但彼此相待,却如同亲密无间的兄弟。此段叙述条理清晰、生动流畅,将诗人追寻过程中的种种波折与最终相逢时的喜悦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出二人相遇的难能可贵以及彼此情谊的珍贵深厚。“惕然意不尽,更逐西南去。同舟入秦淮,建业龙盘处。楚歌对吴酒,借问承恩初。宫买长门赋,天迎驷马车。才高世难容,道废可推命。安石重携妓,子房空谢病。”诗人与李白相逢之后,内心激动不已,意犹未尽,于是又追随李白往西南而行。二人同舟进入秦淮河,抵达有着龙盘虎踞之势的建业。在此处,李白唱着楚地的歌谣,诗人饮着吴地的美酒,诗人向李白询问其当初受皇帝恩宠的情形。忆起李白曾如司马相如为宫中写出《长门赋》般,凭借卓越才华获得赏识,天子以驷马高车迎接。然而如今,却因才华太高而难容于世,大道不行也只能无奈顺应命运。诗人以谢安重新带着歌妓出游,而张良却只能无奈称病隐退的典故,暗喻李白当下的境遇。“金陵百万户,六代帝王都。虎石据西江,钟山临北湖。二山信为美,王屋人相待。应为歧路多,不知岁寒在。君游早晚还,勿久风尘间。此别未远别,秋期到仙山。”诗人先是描绘了金陵作为六代帝王之都,有着百万人家,虎踞石雄踞于西江之畔,钟山临近北湖,景色壮美。但随即话锋一转,劝诫李白不要被尘世的诸多歧路所迷惑,不要在这尘世的奔波中忘却岁月的艰难。王屋山还有人在殷切等待着他归来。诗人认为此次分别并非长久的远别,约定在秋天于仙山再次相聚。这一段落,诗人借金陵的景色与历史典故,抒发了对李白的深切关切与由衷期许,情感真挚而深沉,使得诗歌在饱含感慨之余,又传递出温暖而美好的期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题天柱峰》

下一篇:唐·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