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迹生尘案":老鼠在积尘的案几上留下踪迹,
"牛羊暮下来":牛和羊在日暮时分缓缓归来。
"虎啸坐空谷":老虎在空旷的山谷中独坐呼啸,
"兔月向窗开":明月透过窗户洒入,如兔月般明亮。
"龙隰远青翠":传说中龙所在的湿地远远望去一片青翠,
"蛇柳近徘徊":垂柳枝条如蛇般蜿蜒,我在旁边徘徊。
"马兰方远摘":马兰刚刚从远处采摘而来,
"羊负始春栽":羊负来在春天开始栽种。
"猴栗羞芳果":猴子享用着美味的果实,
"鸡蹠引清杯":吃鸡爪引发了饮酒的兴致。
"狗其怀物外":狗似乎心怀外物,自在超脱,
"猪蠡窅悠哉":猪在深邃之处悠然自得。
南朝梁陈官员、文士,诗赋创作者
沈炯,南朝陈吴兴武康人,字礼明,或作初明。沈瑀孙,沈续子。少有文名。仕梁,为尚书左户侍郎、吴令。侯景陷建康,景将宋子仙欲委以书记,坚辞,几被杀。后入王僧辩幕府,羽檄军书,皆出其手。西魏陷荆州,被虏。以母在南,上表陈情,获归淮南。陈武帝即位,加通直散骑常侍,预谋军国大政。文帝又重其才,会寇乱,欲使因是立功,加明威将军,遣还乡里收合徒众,以疾卒于吴中,时年五十九。谥恭子。
1. 分段赏析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开篇“鼠迹生尘案”,诗人以细腻笔触,描绘出老鼠在积尘的案几上留下踪迹的画面,从细微处展现生活场景,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静谧中略带杂乱的氛围。“牛羊暮下来”,化用《诗经》“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之意,勾勒出日暮时分,牛羊缓缓归巢的平和景象,传递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宁静。“虎啸坐空谷”,则笔锋一转,展现出老虎在空谷中独坐、呼啸的威猛气势,凸显出山林王者的威严,与前两句的平和形成强烈反差。“兔月向窗开”,将月亮与兔子的意象相结合,描绘出明月透过窗户洒入的情景,营造出清幽、空灵的氛围,给人以遐想空间。这四句通过对四种生肖的描写,从不同角度展现出自然与生活的多样画面。“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龙隰远青翠”,诗人想象龙所在的湿地上草木远看一片青翠,虽未直接写龙,却借助龙所居之地的景色,给人以神秘悠远之感,龙的神秘与湿地的青翠相互映衬,拓展了诗歌意境。“蛇柳近徘徊”,“蛇柳”即垂柳,枝条如蛇般蜿蜒,诗人写自己在柳树旁徘徊,借柳的形态与自身的徘徊,流露出一种悠然又略带惆怅的情绪。“马兰方远摘”,写马兰这种植物刚刚从远处采摘而来,点明了农事活动,体现出生活气息。“羊负始春栽”,“羊负”即羊负来(植物名),在春天开始栽种,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特点与农事,这两句展现了人们在不同时节的劳作,充满生活的质朴与生机。“猴栗羞芳果,鸡蹠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猴栗羞芳果”,猴栗是一种果实,猴子以其为食,此句描绘出猴子享用果实的情景,“羞”字运用拟人手法,仿佛猴子以这些芳果为美味而感到满足,生动有趣。“鸡蹠引清杯”,古人认为吃鸡爪可以引发饮酒的兴致,诗人借此展现出一种生活中的趣味与闲适。“狗其怀物外”,写狗似乎心怀外物,超脱于尘世,给人一种悠然自在的感觉。“猪蠡窅悠哉”,描绘出猪在深邃的空间里悠然自得的状态,进一步强化了闲适、自在的氛围。这四句通过对后四种生肖的描写,展现出生活中充满趣味与闲适的一面,让整首诗在丰富的意象中收束,给人以余味悠长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