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朝代:唐作者:捧剑仆浏览量:1
qīng
niǎo
xián
táo
fēi
shàng
jīn
jǐng
lán
měi
rén
kǒng
jīng
gǎn
juǎn
lián
kàn

译文

一只青蓝色的鸟儿衔着一串晶莹碧透的葡萄,飞上金碧辉煌的井栏上。美人害怕它受惊吓飞走,不敢卷起帘来尽情欣赏。

逐句剖析

"青鸟衔葡萄":一只青蓝色的鸟儿衔着一串晶莹碧透的葡萄,

# 青鸟:青蓝色的鸟。

"飞上金井栏":飞上金碧辉煌的井栏上。

# 金井栏:金碧辉煌的井栏。

"美人恐惊去":美人害怕它受惊吓飞走,

"不敢卷帘看":不敢卷起帘来尽情欣赏。

# 卷帘:卷起窗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诗》是唐代捧剑仆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青鸟口衔葡萄,这一形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金井栏则为画面增添了一份华丽与精致。青鸟飞上金井栏,使整个场景更加鲜活。后两句,将视角转向美人。美人看到青鸟后,害怕惊扰它飞走,所以不敢卷起帘子去看。这一细节描写细腻地表现出美人对青鸟的怜惜之情。通过对美人这一心理活动的刻画,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生活中微小而珍贵瞬间的留恋。这首诗诗人巧妙借青鸟这一独特意象,为诗歌增添了浓郁的情感韵味,使其含蓄隽永、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作出自晚唐一位身份低微却极具才情的仆人之手。这位被称作捧剑仆的诗人,是咸阳郭氏家中的执役之人,虽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真实姓名,却有三首诗作得以流传后世。身为奴仆,他始终痴迷于临水观波、仰望云霞,即便因此遭受鞭笞惩罚,也未曾改变这份对自然与诗意的执着追求,这般勤奋好学的精神,在当时极为罕见。据传,其作品一经问世,便引得众多文人雅士竞相品读鉴赏,大家纷纷赞叹其韵律和谐精妙,与专业乐师所谱之词不相上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以庭院生活为题材。描绘了一只青鸟衔着葡萄,轻盈地飞上金井栏。屋内的美人看到此景,生怕惊扰到青鸟,连卷帘的动作都不敢做。诗歌营造出静谧而美好的氛围,表达了美人对青鸟的怜惜以及对这一美好自然场景的珍视,展现了生活中细微而动人的一面。

2. 写作手法

烘托:“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通过描写美人因担心惊扰青鸟而不敢卷帘的行为,从侧面烘托出青鸟的灵动可爱以及当时氛围的静谧美好。美人的小心谨慎,突出了她对青鸟的喜爱和珍视,也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场景的和谐与美妙,让读者对画面有更深刻的感受。

3. 分段赏析

“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青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常被视为传递信息的使者,象征着美好与吉祥。“衔葡萄”这一动作,使青鸟的形象更加生动可爱,仿佛它是一个灵动的精灵,带着甜蜜的果实飞舞。“飞上金井栏”,金井栏给人一种华丽、精致的感觉,青鸟飞上金井栏,使整个场景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美感。这两句诗通过对青鸟和金井栏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欢快、美好的氛围。“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则将视角转向美人,细腻地刻画了她的内心世界。“恐惊去”三个字,生动地表现出美人对青鸟的怜惜之情,她害怕自己的举动会惊扰到青鸟,使它飞走。“不敢卷帘看”,进一步强调了美人的小心翼翼和内心的温柔。她虽然对青鸟充满了好奇和喜爱,但却不敢轻易地去打扰它。这两句诗通过对美人心理活动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生活中微小而珍贵瞬间的留恋。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作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洞察力,诗人以敏锐的视角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将其升华为精妙的艺术表达。诗中“青鸟衔葡萄”的意象新颖别致,造型瑰丽动人,巧妙的构思赋予其灵动的生命力,从而营造出静谧悠远、充满诗意与美感的艺术境界。在这优美的意境之下,蕴含着人们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深切热爱,以及对安宁祥和生活的无限向往。整首诗韵味醇厚绵长,以含蓄委婉的笔触传递情感,字里行间流淌着动人的魅力,令人读来爱不释手,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儒士闻而竞观之,以为协律之词。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九

# 捧剑仆是咸阳郭氏之仆,大概是晚唐时人。他没有留下姓名在人间,只流传三首诗。作为仆人,“尝以望水眺云为事,遭鞭箠,终不改”(见《全唐诗》卷七三二“捧剑仆小传”)。其勤学如此,确实难能可贵。据说他所写的诗,当时“儒士闻而竞观,以为协律之词”。

现代萧涤非、马茂元、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下一篇:唐·张祜《隋堤怀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