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腹空谷虚":我有一片如同空谷般虚静的胸怀,
# 空谷虚:指内心空灵无物,没有杂念。
"言之道有又还无":若说其中有道,它却似有若无。
# 言之道:指言语的道理和含义。
"言之无兮不可舍":说它虚无,却又不可舍弃,
# 舍:放弃。
"言之有兮不可居":说它实有,却又无法停留。
# 居:执着于。
"谷兮谷兮太玄妙":空谷啊空谷,太玄妙啊,
# 太玄妙:非常深奥神秘。
"神兮神兮真大道":神啊神啊,真正的大道。
# 真大道:指真正的道理和法则。
"保之守之不死名":保持它、守护它,便能获得不死的声名,
"修之炼之仙人号":修炼它、炼化它,便可赢得仙人的称号。
"神得一以灵":精神和灵魂得到“一”便会灵明,
# 灵:指精神和灵魂。
"谷得一以盈":空谷得到“一”便会充盈。
# 盈:指充满和丰富。
"若人能守一":若人能守住这“一”,
# 守一:指守持一心,专注于修炼。
"只此是长生":就能实现长生。
# 长生:指永葆青春和不死。
"本不远离":本来并不远离,
# 本不远离:本来就不离开。
"身还不见":身体仍然存在。
# 身还不见:指身体仍然存在。
"炼之功若成":如果修炼的功夫成功,
"自然凡骨变":自然会使凡人的骨骼发生变化。
# 凡骨变:指凡人的身体发生变化,成为仙人的身体。
"谷神不死玄牝门":谷神不灭,是玄牝之门,
"出入绵绵道若存":修炼者可以在绵绵不绝的道路上保持存在。
# 绵绵道若存:指修炼者可以在绵绵不绝的道路上保持存在。
"修炼还须夜半子":修炼还需在夜半子时,
# 夜半子:指修炼者需要在深夜时进行修炼。
"河车般载上昆仑":让“河车”将精气运载至昆仑山顶(指头顶百会穴)。
"龙又吟":龙吟,
"虎又啸":虎啸,
"风云际会黄婆叫":风云相会,黄婆呼叫。
# 黄婆:指传说中的神仙。
"火中姹女正含娇":火中的姹女正含情脉脉,
# 火中姹女:指在火中的仙女。
"回观水底婴儿俏":回头看水底的婴儿娇俏。
# 水底婴儿:指在水底的婴儿。
"婴儿姹女见黄婆":婴儿和姹女见到黄婆,
"儿女相逢两意和":男女相逢,两情相悦。
"金殿玉堂门十二":金殿玉堂的门有十二扇,
"金翁木母正来过":金翁和木母正在经过。
# 金翁木母:指金翁和木母,即神仙。
"重门过后牢关锁":重门过后,牢关锁上,
# 牢关锁:指关上牢门并上锁。
"点检斗牛先下火":点检斗牛先下火。
# 点检斗牛:指点燃斗牛星座的火。
"进火消阴始一阳":进入火中消除阴气才能开始阳气,
# 消阴始一阳:指消除阴气,开始阳气的运行。
"千岁仙桃初结果":千岁仙桃初次结果。
# 千岁仙桃:指具有千年寿命的仙桃。
"曲江东岸金乌飞":曲江东岸金乌飞翔,
"西岸清光玉兔辉":西岸清光玉兔闪耀。
# 清光玉兔:指玉兔散发出清光。
"乌兔走归峰顶上":乌兔跑回山顶,
"炉中姹女脱青衣":炉中的姹女脱下青衣。
"脱却青衣露素体":脱去青衣露出素体,
"婴儿领入重帏里":婴儿被领入重帏之中。
# 重帏里:指重帷幕之后。
"十月情浓产一男":十月情感浓厚,生下一个男孩,
"说道长生永不死":说道长生永不死。
"劝君炼":劝君修炼,
"劝君修":劝君修行,
"谷神不死此中求":谷物的神灵不会死亡就在其中寻求。
"此中悟取玄微处":在其中领悟玄妙之处,
"与君白日登瀛洲":与你一同白天登上瀛洲。
# 瀛洲:传说中的仙境之一。
1. 分段赏析
“我有一腹空谷虚,言之道有又还无。言之无兮不可舍,言之有兮不可居。谷兮谷兮太玄妙,神兮神兮真大道。保之守之不死名,修之炼之仙人号”:诗人开篇以自身为例,形容内心如同空谷般虚静,以此来比喻修炼者应达到的空灵心境。接着探讨了“道”的有无之妙,强调道的玄妙难测,既不能完全将其视为虚无而舍弃,也不能执着于其有而固守。而“谷神”之道是真正的大道,守护、修炼此道,可获不死之名,得仙人之号,点明了修炼谷神之道的重要性和超凡意义。“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若人能守一,只此是长生。本不远离,身还不见。炼之功若成,自然凡骨变”:这几句进一步阐述“一”的重要性,神因得“一”而灵妙,谷因得“一”而充盈。人若能坚守“一”,即保持内心的专注与空灵,就能实现长生。同时指出,道其实并不远离自身,只是常人难以察觉。一旦修炼成功,凡人之躯自然会脱胎换骨,发生神奇的变化。“谷神不死玄牝门,出入绵绵道若存。修炼还须夜半子,河车般载上昆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门”是引用《道德经》中的语句,这里指谷神之道如同微妙的生殖之门,孕育着生命与大道的奥秘,其生生不息,绵绵不绝。而修炼要选择在夜半子时,此时一阳初生,正是阳气发动之时,借助“河车”(一种比喻,指体内元气的运行)将阳气运载到昆仑(比喻头部泥丸宫),以达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等修炼目的。“龙又吟,虎又啸,风云际会黄婆叫。火中姹女正含娇,回观水底婴儿俏。婴儿姹女见黄婆,儿女相逢两意和。金殿玉堂门十二,金翁木母正来过。重门过后牢关锁,点检斗牛先下火”:此段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龙”“虎”分别代表体内的阴阳二气或元神、元气等;“风云际会”形容阴阳二气相互交融的状态;“黄婆”通常指脾土,在修炼中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火中姹女”指心火,“水底婴儿”指肾水,心火下降,肾水上升,二者在脾土的调和下相互交融,就像儿女相逢,心意和谐。“金殿玉堂门十二”象征着人体的十二重关窍,“金翁木母”也代表着阴阳二气,它们经过重重关窍,最后要像“点检斗牛先下火”那样,把握火候,进行修炼,以达到阴阳平衡、水火既济的状态。“进火消阴始一阳,千岁仙桃初结果。曲江东岸金乌飞,西岸清光玉兔辉。乌兔走归峰顶上,炉中姹女脱青衣。脱却青衣露素体,婴儿领入重帏里。十月情浓产一男,说道长生永不死”:这里继续描述修炼过程,通过“进火”来消除体内的阴邪之气,使阳气逐渐生发,就像千年仙桃开始结果,象征着修炼有了初步的成果。“曲江东岸金乌飞,西岸清光玉兔辉”,“金乌”代表太阳,象征阳气;“玉兔”代表月亮,象征阴气,阴阳二气在体内运行,最后汇聚到头顶(峰顶上)。此时,“炉中姹女脱青衣”,意味着修炼者内心的杂念、欲望等被消除,露出纯净的本性(素体),然后将“婴儿”(代表修炼所成的元神)领入“重帏里”,精心呵护培育,经过如同十月怀胎般的长期修炼,最终“产一男”,即修炼出了纯阳之体,从而达到长生不死的境界。“劝君炼,劝君修,谷神不死此中求。此中悟取玄微处,与君白日登瀛洲”:最后,诗人以劝诫的口吻,呼吁人们要修炼谷神之道,因为长生的奥秘就在其中。只要领悟到其中的玄妙精微之处,就能像白日飞升登上瀛洲仙境一样,实现超凡脱俗、长生不老的理想。这几句点明了诗歌的主旨,强调了修炼谷神之道对于追求长生和精神升华的重要意义。
下一篇:唐·殷尧藩《游山南寺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