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āng
·
·
duǎn
xíng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tóng
tóng
tài
yáng
huǒ
shàng
xíng
qiān
xià
chū
wéi
bái
zhòu
wéi
yuán
zhuǎn
zhū
zhù
zhù
nài
wèi
jūn
jiǔ
duǎn
shēng
zuò
shào
nián
jūn
tīng
jīn
wèi
jìng
míng
cuī
qiū
fēng
cái
wǎng
chūn
fēng
huí
rén
gēn
shí
zhù
zhū
yán
bái
xiāng
huī
tuí
quàn
jūn
qiě
qiǎng
xiào
miàn
quàn
jūn
qiě
qiǎng
yǐn
bēi
rén
shēng
cháng
huān
nián
shào
lǎo
dào
lái
shì
rén
qiú
guì
duō
wèi
shēn
shì
shèng
shuāi
yóu
shī
cháng
xiāng
zhú
wèn
jūn
shào
nián
xué
jiāng
gān
chén
zhōng
yóu
bào
shū
xuě
qián
宿
qīn
zhōu
qié
cái
chōng
sān
shí
dēng
huàn
shí
cháo
wēn
xié
kuàng
féi
chū
shí
wèi
gǎn
huān
yóu
shàng
wéi
míng
jiǎn
shù
ěr
lóng
àn
hòu
táng
shàng
tiáo
zhú
chǐ
齿
quē
luò
shí
pán
zhōng
duī
jiǔ
ròu
lái
wài
zhōng
shào
zhuàng
róng
huá
xiāng
hán
qīng
yún
yuǎn
bái
zhōng
tiān
cóng
nài
duǎn
tīng

译文

明亮的太阳色红如火,上升千里只需一刻。太阳出时为白昼入时则为黑夜。浑圆的太阳运转起来像旋转的珠子一样不停息。它从不停止,我能把你怎么办呢,只好举起酒杯来唱一首短歌。歌声愁苦,吟唱的词也是愁苦的,在座的少年们请听好。今天还没有过完明天就紧催着要来了,秋天刚过去春天又来了。人生漂泊时光荏苒,美丽的容颜和时光一样总是很快消逝。劝你勉强笑一笑,劝你勉强喝一杯。人的一生得不到长久的欢乐,青春年少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老年很快就来了。世上的人追求功名利禄,大多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兴盛和衰败不可能由自己决定,成败往往依次出现。听说您少年时刻苦学习,想要求取官位和俸禄。背着书箱在尘世中远行游学,以至雪前抱书痴读。粗布被子不能遮盖全身,粗劣的饭食才刚够充饥。三十岁时才开始登上仕途,到了五十岁才披上朝服。仆人已披上棉衣取暖,马匹才刚吃上粟米以养肥。不敢议论寻欢游乐,还要受到名位的约束而谨言慎行。待到耳目聋暗后,才在堂上调丝竹之音。挨到牙齿缺落时,盘中才堆满酒肉。荣华富贵来了青春健康却已去,财富有余而享受能力不足。少壮的美好与荣华的显耀,两者相避犹如寒热到不了一起。青春健康已远去,岁月时光迅速而过。这是自古以来无可奈何的事,还是请您多听听这一曲短歌吧。

逐句剖析

"曈曈太阳如火色":明亮的太阳色红如火,

# 曈曈:闪烁的样子,一般形容日出时。

"上行千里下一刻":上升千里只需一刻。

"出为白昼入为夜":太阳出时为白昼入时则为黑夜。

"圆转如珠住不得":浑圆的太阳运转起来像旋转的珠子一样不停息。

"住不得":它从不停止,

"可奈何":我能把你怎么办呢,

# 可:一作无。

"为君举酒歌短歌":只好举起酒杯来唱一首短歌。

"歌声苦":歌声愁苦,

"词亦苦":吟唱的词也是愁苦的,

"四座少年君听取":在座的少年们请听好。

"今夕未竟明夕催":今天还没有过完明天就紧催着要来了,

# 夕:一作旦。

"秋风才往春风回":秋天刚过去春天又来了。

"人无根蒂时不驻":人生漂泊时光荏苒,

"朱颜白日相隳颓":美丽的容颜和时光一样总是很快消逝。

# 隳颓:衰败、毁败。,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你勉强笑一笑,

"劝君且强饮一杯":劝你勉强喝一杯。

# 且:一作复。

"人生不得长欢乐":人的一生得不到长久的欢乐,

"年少须臾老到来":青春年少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老年很快就来了。

# 须臾:一会儿,片刻。

"世人求富贵":世上的人追求功名利禄,

# 富贵:富裕而显贵。犹言有财有势。

"多为身嗜欲":大多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

# 嗜欲:嗜好与欲望。多指贪图身体感官方面享受的欲望。,身:一作“奉”,供给,引申为满足。

"盛衰不自由":兴盛和衰败不可能由自己决定,

# 盛衰:兴盛与衰败。

"得失常相逐":成败往往依次出现。

# 得失:得与失。犹成败。

"问君少年日":听说您少年时刻苦学习,

# 问君:一作“闻君”。

"苦学将干禄":想要求取官位和俸禄。

# 干禄:求取官位和俸禄。语出《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

"负笈尘中游":背着书箱在尘世中远行游学,

# 尘:尘世。,负笈:背着书箱。指游学外地。《晋书·王裒传》:“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笈,书箱。

"抱书雪前宿":以至雪前抱书痴读。

# 抱书雪前宿:居住条件简陋,不蔽风雪,意指从师学习,非常艰苦。《文选·为萧扬州荐士表》李善注引《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宿,一作“读”。

"布衾不周体":粗布被子不能遮盖全身,

# 不周体:不能遮盖全身。,布衾:粗布被子。

"藜茄才充腹":粗劣的饭食才刚够充饥。

# 藜茄:野菜,指粗恶的食物。一作“藜茹”。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茹,蔬菜的总名。

"三十登宦途":三十岁时才开始登上仕途,

# 宦途:做官的道路。宦:集作仕。,三十:一作“四十”。

"五十被朝服":到了五十岁才披上朝服。

# 被朝服:穿上朝士之服,指在朝廷做官。被,同“披”。

"奴温已挟纩":仆人已披上棉衣取暖,

# 挟纩:披着绵衣。也比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左传·宣公十二年》:“申公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纩,丝绵。,已:集作新。,奴:奴仆。

"马肥初食粟":马匹才刚吃上粟米以养肥。

"未敢议欢游":不敢议论寻欢游乐,

# 欢游:这里有尽情享乐之意。

"尚为名检束":还要受到名位的约束而谨言慎行。

# 检束:约束,检点。谓顾虑名誉而谨言慎行。,为:被。

"耳目聋暗后":待到耳目聋暗后,

"堂上调丝竹":才在堂上调丝竹之音。

# 丝竹:弦乐器与竹管乐器的总称。亦泛指音乐。

"牙齿缺落时":挨到牙齿缺落时,

"盘中堆酒肉":盘中才堆满酒肉。

"彼来此已去":荣华富贵来了青春健康却已去,

# 此:指青春健康。,彼:指荣华富贵。

"外余中不足":财富有余而享受能力不足。

# 外余中不足:指身外的物质财富有余,而自己享受的能力不足。外,外在物质生活条件。中,内在健康。

"少壮与荣华":少壮的美好与荣华的显耀,

"相避如寒燠":两者相避犹如寒热到不了一起。

# 寒燠:寒冷与炎热。

"青云去地远":青春健康已远去,

# 青云:喻指青春健康。

"白日终天速":岁月时光迅速而过。

# 终天:一作“经天”。,白日:指岁月时光。

"从古无奈何":这是自古以来无可奈何的事,

"短歌听一曲":还是请您多听听这一曲短歌吧。

# 听:一作“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相和歌辞·短歌行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属乐府旧题。第一首是杂言古诗,第二首是五言乐府。这两首诗围绕时光与人生展开。第一首开篇描绘太阳炽热且运行迅速,昼夜交替不停,诗人借此感慨时光飞逝,只能举酒悲歌。接着描述时光无情流转,今夕明夕、春秋更迭匆匆,劝人面对朱颜易逝,要勉强欢笑、饮酒,因为人生难长久欢乐,年少转瞬即老。第二首先指出世人追名逐利多为满足私欲,而盛衰无常、得失相伴。回顾人年轻时为功名利禄苦学,历经艰辛踏上仕途,生活改善后却因名声受限,等到年老物质富足,青春和荣华却已远去,内心空虚。最后感慨少壮与荣华难以兼得,时光飞逝,人们对此无可奈何,只能听此短歌聊以慰藉。两首诗语言通俗,借景与叙事抒情,抒发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及对世人逐利的反思,同时也劝诫人们要珍惜时光、把握当下。这两首诗情感深沉,由心而发,这种情感并非个人一时、一地的感伤,而具有广阔的时空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时年六十四岁的白居易在洛阳任太子宾客分司,写下此诗。其晚年主动请求分司洛阳,主要出于两个动机:一方面想挣脱官场束缚,让身心重获自由;另一方面则是为避开政治中心的险恶风波,以求保全自身。在洛阳任职期间,白居易官品颇高,且多任闲职,俸禄丰厚又无繁杂事务,过着闲适安逸的生活。他对自身生活颇为满意,还将所处时代视作“治世”,看似已别无所求。此诗正是他这种心态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诗,也是一组乐府诗。第一首借对太阳运行的刻画,自然地引出对人生无常、时光飞逝的感慨。诗人抒发了青春不再、人生短促的忧虑与喟叹,同时劝勉人们珍惜当下时光;第二首通过叙述世人追求富贵的过程与得失,以及对世人追名逐利行为的反思,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2. 写作手法

对比:“布衾不周体,藜茄才充腹。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少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到三十岁时走上仕途,五十岁穿上了朝服,做了位尊权重的高官。这时也拥有财富了,奴仆也衣食饱暖了,甚至连所用的马匹也开始食用精饲料了,可谓今非昔比。这里的对比,突出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变化。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出为白昼入为夜,圆转如珠住不得。”:描绘太阳炽热如火焰,快速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如同转动的珠子不停歇,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时光流逝之快“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诗人面对时光的飞速流逝,发出无奈的感慨,只能举起酒杯,歌唱短歌。强调歌声和歌词都充满愁苦,希望在座的少年们能够聆听,引起他们对时光的重视,为下文进一步抒发对时光的感慨做铺垫。“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颓。”:具体描述时光流转的迅速,今夕到明夕,秋风到春风,交替快速,人没有根基无法留住时光,青春容颜会在白日里逐渐衰败,深刻地抒发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悲叹,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且强饮一杯。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诗人劝人勉强欢笑、饮酒,因为人生无法长久欢乐,年少时光转瞬即逝,老年很快就会到来,在无奈中蕴含着对青春不再的惋惜,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珍惜当下时光的殷切期望,让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尽量享受生活。第二首这首诗可大致划分为四段。开头四句为第一段,诗人直截了当地指出世人追求富贵的目的与得失状况。这不仅概括了全诗的核心思想——世人追逐富贵旨在满足自身嗜欲,然而能否如愿并非由自己掌控,即便有所收获,也必然伴随着失去;同时,这几句还巧妙开启了下文,后续三段皆是围绕求取富贵过程中的得与失展开,进一步阐释这一主旨。“问君少年日”以下六句构成第二段,描绘了年少时为求富贵,人们背负书箱四处求学的艰难场景。他们在雪地前住宿,粗布被子无法裹暖身体,野菜也难以填饱肚子,饱尝生活的艰辛。这一段生动展现出世人在追求富贵初期所经历的困苦岁月。“三十登宦途”以下十句是第三段,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深刻呈现并揭示了达成富贵目标后的得与失。历经多年不懈奋斗,三十岁踏上仕途,五十岁穿上象征高位的朝服,成为位高权重的高官,财富也随之而来。此时,奴仆衣食无忧,连马匹都能吃上精饲料,与往昔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然而,世间事物难以十全十美,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为官之人会受到名位的限制,无法随心所欲地寻欢作乐。等到年老体衰,目暗耳聋,虽堂前有歌舞表演,盘中堆满美酒佳肴,但自身的自由与健康已不复存在。此时,人们得到了官位和财富,却失去了自由和健康。至于得失之间的权衡,每个人或许有不同看法,但诗人的态度其实较为清晰:既然追求富贵是为满足嗜欲,可当真正获得富贵时,嗜欲却因身体的衰退而大打折扣,有美食却牙齿脱落难以品尝,有歌舞却视力听力不佳无法享受。从根本意义上讲,最初追求富贵以满足嗜欲的目的并未真正实现。最后八句为第四段,诗人对前文所描述的现象进行总结,警醒世人:少壮时期的健康活力与荣华富贵,往往如同寒暖一般无法同时存在,总是此消彼长,外在物质充裕了,内心却可能有所缺失。到了这个时候,即便想要改变现状,也已无能为力,因为青春一旦逝去便不再回头,剩余的时光流逝得更为迅速。自古以来,人们面对这种情况都无可奈何,只能听听这首短歌。诗人虽未明确给出结论,但答案已呼之欲出:青春与健康远比荣华富贵更为重要,切不可为了满足个人嗜欲,牺牲无比珍贵的青春健康去追逐荣华富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耳目聋暗后”八句,晚遇尚尔,况乃不遇。读此真令落魄老生无生活处。

清查慎行《白香山诗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商《行营即事》

下一篇:唐·吕洞宾《谷神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