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开秋节":重阳佳节如期至,
"得一动宸仪":圣驾幸临渭亭。
# 宸仪:皇帝的仪仗。
"金风飘菊蕊":秋风轻拂菊花蕊,
# 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
"玉露泫萸枝":晶莹玉露滴落茱萸枝。
# 泫:一作“泣”。,玉露:秋露。
"睿览八纮外":圣上目光远及八方之外,
# 八纮:八方极远之地。,睿览:圣鉴;御览。
"天文七曜披":如七曜星辰般光耀天地。
# 七曜:中国古代对日(太阳)、月(太阴)及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土(填星、镇星)五星的一种总称,亦称“七政”“七纬”“七耀”。
"临深应在即":登高临深更需谨慎行事,
"居高岂忘危":身处高位怎能忘记危机。
1. 分段赏析
首联“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重九”点明了重阳节这一秋日佳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重阳节在秋季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得一动宸仪”表明皇帝在重阳节这一天出行临幸渭亭,“宸仪”指帝王的仪容,突出了这一活动的皇家性质。颔联“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此联描写重阳节的景色。“金风”即秋风,秋风轻轻吹拂,菊花的花蕊随风飘动,散发着阵阵清香;“玉露”指晶莹的露水,露水在茱萸的枝条上闪耀,宛如珍珠般圆润。这两句诗通过对秋风、菊蕊、玉露、萸枝等意象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了清新、淡雅的氛围,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重阳节赏菊、佩茱萸的传统习俗,展现出节日的特色。颈联“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睿览”表示皇帝目光远大,能够俯瞰八纮之外,展现出皇帝的英明神武和广阔的视野。“天文七曜披”则将皇帝的目光与天上的星辰相联系,仿佛皇帝能够洞察宇宙的奥秘,如同七曜(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般闪耀,进一步歌颂了皇帝的威严和尊贵。尾联“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登高之景,委婉地向皇帝进言。“临深应在即”,提醒皇帝在面临高处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危险,就像面临深渊一样;“居高岂忘危”则直接点明居安思危的道理,体现了诗人的政治智慧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这两句诗使整首诗在应制诗的框架内,增添了一份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