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àn

朝代:汉作者:佚名浏览量:2
qióng
qióng
bái
dōng
zǒu
西
xīn
rén

译文

被你抛弃而被迫出走,犹如那孤苦的白兔,往东去却又往西顾。旧的衣服不如新的好,人还是旧人更胜新人。

逐句剖析

"茕茕白兔":被你抛弃而被迫出走,犹如那孤苦的白兔,

# 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

"东走西顾":往东去却又往西顾。

"衣不如新":旧的衣服不如新的好,

"人不如故":人还是旧人更胜新人。

# 故:旧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古艳歌》是汉代佚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一说作者为窦玄妻),诗题亦作《古怨歌》。此诗以弃妇口吻展开,前两句借孤兔失侣、彷徨回顾之态起兴,暗喻弃妇被迫离家的恓惶与恋旧;后两句直抒规劝之意,以衣物新旧为喻,强调故人情谊的珍贵。全诗通过比兴交融的手法,在孤兔意象的怅惘与衣人对比的慨叹间,将弃妇的哀怨与眷恋凝练于十六字中,后两句更因道破人性常情而成为传世箴言。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古艳歌》最早被收录在《太平御览》,《太平御览》是宋代的类书,由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命编写。其编纂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三月开始,结束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十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弃妇诗​​。描绘了被弃女子孤苦无依的漂泊之态,以白兔起兴暗喻其彷徨眷恋的矛盾心境,同时借“衣”与“人”的对比,直白规劝故人当念旧情,于质朴语言中传递出哀婉与希冀交织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对比​​:“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形成鲜明对照。衣物新旧是表象对比,而“人不如故”则直指情感内核,批判喜新厌旧的行为,强调故人情谊的珍贵。​​双关​​:“东走西顾”,白兔向东走却频频西望,表现其迷茫不安。“走”暗指被迫离开,“顾”则流露对旧情的留恋,动作矛盾映射人物​​既无奈离去又难舍故人​​的心理。比喻:​​“茕茕白兔”,以物喻人​​“茕茕”形容白兔孤独无依的姿态,直接映射弃妇被抛弃后的凄惶处境。白兔作为弱小无助的动物意象,暗喻弃妇在婚姻关系中的脆弱性,强化了其孤立无援的悲剧色彩。

3. 分段赏析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以孤独无依的白兔象征弃妇的漂泊境遇。“茕茕”叠词强化孤寂感,呼应《诗经》“忧心茕茕”的悲凉。动态描写白兔彷徨四顾之态,隐喻弃妇被迫离家却频频回望的矛盾心理。“走”与“顾”的对比,凸显对故人的眷恋与身不由己的凄楚。“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以日常衣物为喻,表面认同“喜新”的人之常情,实为反衬下句的批判。直击核心,强调旧人情感价值的不可替代。通过衣与人的对比,揭露薄情者的功利,呼吁珍视故旧情谊。语言朴素如口语,却蕴含深刻伦理观。“衣新”与“人故”的辩证,既体现民间智慧,也反映汉代对婚姻忠诚的期待。弃妇以隐忍姿态规劝故人,未直言怨恨而哀恳恳切,凸显其善良本性,深化悲剧性。

4. 作品点评

说话简单直白,感情实在不做作,没怎么刻意修饰,倒天然带着股民歌的味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汉·佚名《迢迢牵牛星》

下一篇:汉·佚名《陌上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