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白兔":被你抛弃而被迫出走,犹如那孤苦的白兔,
# 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
"东走西顾":往东去却又往西顾。
"衣不如新":旧的衣服不如新的好,
"人不如故":人还是旧人更胜新人。
# 故:旧人。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弃妇诗。描绘了被弃女子孤苦无依的漂泊之态,以白兔起兴暗喻其彷徨眷恋的矛盾心境,同时借“衣”与“人”的对比,直白规劝故人当念旧情,于质朴语言中传递出哀婉与希冀交织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对比:“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形成鲜明对照。衣物新旧是表象对比,而“人不如故”则直指情感内核,批判喜新厌旧的行为,强调故人情谊的珍贵。双关:“东走西顾”,白兔向东走却频频西望,表现其迷茫不安。“走”暗指被迫离开,“顾”则流露对旧情的留恋,动作矛盾映射人物既无奈离去又难舍故人的心理。比喻:“茕茕白兔”,以物喻人“茕茕”形容白兔孤独无依的姿态,直接映射弃妇被抛弃后的凄惶处境。白兔作为弱小无助的动物意象,暗喻弃妇在婚姻关系中的脆弱性,强化了其孤立无援的悲剧色彩。
3. 分段赏析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以孤独无依的白兔象征弃妇的漂泊境遇。“茕茕”叠词强化孤寂感,呼应《诗经》“忧心茕茕”的悲凉。动态描写白兔彷徨四顾之态,隐喻弃妇被迫离家却频频回望的矛盾心理。“走”与“顾”的对比,凸显对故人的眷恋与身不由己的凄楚。“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以日常衣物为喻,表面认同“喜新”的人之常情,实为反衬下句的批判。直击核心,强调旧人情感价值的不可替代。通过衣与人的对比,揭露薄情者的功利,呼吁珍视故旧情谊。语言朴素如口语,却蕴含深刻伦理观。“衣新”与“人故”的辩证,既体现民间智慧,也反映汉代对婚姻忠诚的期待。弃妇以隐忍姿态规劝故人,未直言怨恨而哀恳恳切,凸显其善良本性,深化悲剧性。
4. 作品点评
说话简单直白,感情实在不做作,没怎么刻意修饰,倒天然带着股民歌的味儿。
上一篇:汉·佚名《迢迢牵牛星》
下一篇:汉·佚名《陌上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