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shí
jiǔ
shǒu

朝代:汉作者:佚名浏览量:2
rǎn
rǎn
shēng
zhú
jié
gēn
tài
shān
ē
jūn
wéi
xīn
hūn
luó
shēng
yǒu
shí
huì
yǒu
qiān
yuǎn
jié
hūn
yōu
yōu
shān
bēi
jūn
lìng
rén
lǎo
xuān
chē
lái
chí
shāng
huì
lán
huā
hán
yīng
yáng
guāng
huī
guò
shí
ér
cǎi
jiāng
suí
qiū
cǎo
wěi
jūn
liàng
zhí
gāo
jié
jiàn
qiè
wéi

译文

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侣。你我刚刚新婚你便远赴他乡,犹如菟丝附女萝的我,仍感孤独而无依靠。菟丝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时候,夫妻也应该会要有俩相厮守的时宜。我远离家乡千里来与你结婚,正是新婚恩爱时你却离我远赴他乡。相思苦岁月摧人老青春有限,多么的盼望夫君功成名就早日归来。我自喻是朴素纯情的蕙兰花,正是含苞待放楚楚怜人盼君早采撷。怕过了时节你还不归来采撷,那秋雨飒风中将随著秋草般的凋谢。你信守高节而爱情坚贞不渝,那我就只有守著相思苦苦的等著你。

逐句剖析

"冉冉孤生竹":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

# 冉冉孤生竹:这两句是说,柔弱的孤竹生长在荒僻的山坳里,借喻女子的孤独无依。冉冉:柔弱下垂貌。孤生竹:犹言野生竹。孤,独。

"结根泰山阿":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侣。

# 阿:山坳。,泰山:即“太山”,犹言“大山”“高山”。

"与君为新婚":你我刚刚新婚你便远赴他乡,

# 为新婚:刚出嫁婚娶。

"兔丝附女萝":犹如菟丝附女萝的我,仍感孤独而无依靠。

# 兔丝附女萝:这句是说二人都是弱者。兔丝:一作“菟丝”,一种旋花科的蔓生植物,女子自比。女萝:一说即“松萝”,一种缘松而生的蔓生植物,以比男子。

"兔丝生有时":菟丝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时候,

# 兔丝生有时:这两句是说,菟丝及时而生,夫妇亦当及时相会。生有时:草木有繁盛即有枯萎,以喻人生有少壮即有衰老。

"夫妇会有宜":夫妻也应该会要有俩相厮守的时宜。

# 宜:犹言适当的时间。

"千里远结婚":我远离家乡千里来与你结婚,

# 千里远结婚:这二句是说路途遥远,结婚不易。

"悠悠隔山陂":正是新婚恩爱时你却离我远赴他乡。

# 山陂:泛指山和水。吕向注:“陂,水也。”,悠悠:遥远貌。

"思君令人老":相思苦岁月摧人老青春有限,

# 思君令人老:这二句是说,路远婚迟,使她容颜憔悴。

"轩车来何迟":多么的盼望夫君功成名就早日归来。

# 轩车:有篷的车。这里指迎娶的车。

"伤彼蕙兰花":我自喻是朴素纯情的蕙兰花,

# 蕙兰花:女子自比。蕙、兰是两种同类香草。

"含英扬光辉":正是含苞待放楚楚怜人盼君早采撷。

# 含英扬光辉:花含苞待放。含英:指花朵初开而未尽发。含,没有完全发舒。英,花瓣。扬光辉:形容容光焕发。

"过时而不采":怕过了时节你还不归来采撷,

"将随秋草萎":那秋雨飒风中将随著秋草般的凋谢。

# 萎:枯萎,凋谢。

"君亮执高节":你信守高节而爱情坚贞不渝,

# 君亮执高节:“君亮”两句是说,君想必守志不渝,我又何苦自艾自怨。这是自慰之词。亮:同“谅”,料想。执高节:即守节情不移的意思。

"贱妾亦何为":那我就只有守著相思苦苦的等著你。

# 贱妾:女子自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冉冉孤生竹》为汉代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主要叙写女子对相爱男子(或丈夫)的诸多疑虑与哀伤,传达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期盼与忠贞,呈现中国古代女子的婚姻观与爱情观。全诗运用比喻与反问手法及心理描写方式,情感丰沛,层次明晰,结构严整。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冉冉孤生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古诗十九首》约为东汉后期作品,今人综合其情感倾向、社会生活折射及艺术技巧,认为这十九首诗产生于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而《冉冉孤生竹》的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关于此诗主旨,有人认为是婚后丈夫远行的妻子怨别之作,也有人认为是写一对男女有成约却未成婚,男方迟迟未迎娶,女方遂生疑虑哀伤,作此感情细腻曲折之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思妇诗。借女子自比“孤生竹”的意象,通过描写其对爱人的疑虑、哀伤与忠贞,写出了中国古代女子的爱情期盼与婚姻观念。

2. 写作手法

赋:“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直接铺陈男方远隔千山、婚期迟迟未到的现实,以“思君”“轩车来何迟”直抒女子对婚期延误的焦虑与思念,叙事直白,情感真切,通过赋法展现其内心愁苦。比喻:“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将女子自身比作含苞待放的蕙兰花,以“过时而不采”喻青春若不及时婚嫁便会凋零,用花朵从盛放至枯萎的过程,形象写出对婚期延误的担忧,贴切生动。反问:末二句“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以“亦何为”表达自我宽慰,虽非传统反问句式,但以疑问语气暗含“我又何必过多忧虑”之意,通过弱化的反问形式强化自我开解的情绪,委婉展现女子从疑虑到宽慰的心理转折,使情感表达更显含蓄深婉。

3. 分段赏析

此诗开篇“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以“孤生”形容竹子孑然独立、缺少依靠,“冉冉”描绘女子柔弱之态。竹扎根于泰山山坳,山坳可避风,这里用山来比喻男方。三、四句“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和女萝都是蔓生植物,其茎蔓相互缠绕,象征两个生命的结合。《文选》五臣注解释“菟丝女萝并草,有蔓而密,言结婚情如此”。从后文来看,菟丝是女子自比,女萝则用来比喻男方。“为新婚”不一定表示已经结婚,可能是指已经订了婚,但还没有迎娶。五、六句“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依旧以“兔丝”自喻,既然菟丝生长有固定时节,那么夫妇相聚也应当及时。其中暗含的意思是,既然已经订婚,就应及时成婚,不要虚度青春时光。从女子的这种心境,能够体会到诗人对时光的珍视,以及对美好人生的向往态度。七、八句“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从这两句可知,男方所在地十分遥远,他们的婚事或许并不顺利。女子长久期盼着,不知男方的车子何时才能到来,所以接着说“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这首诗开头六句都运用比的手法,这四句转而采用赋法,表意深远,相比前面六句,更能展现诗人的真性情。接下来四句“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再次运用比的手法。女子以蕙兰两种香草自比,把当下的自己比作娇艳待放的花朵,如果不及时采摘,就会错过时机,美丽的蕙兰花将如同秋草般枯萎凋零。这是希望男方尽早前来迎娶,不要耽误了大好时光。最后二句“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女子将心中的疑虑倾诉完毕后,最后转为自我安慰。她相信男方必然坚守高尚的节操,一定会如约而至,那么自己也就无需再悲伤哀怨。

4. 作品点评

在艺术呈现上,这首诗歌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借助比喻手法,使表达形象鲜活;其二,通过心理刻画,让情感更为丰沛;其三,层次划分明晰,结构严谨有序;其四,以结尾反问收束,强化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君亮”二句)代揣彼心,自安己分。

清张玉榖《古诗赏析》

# 《行行重行行》和《冉冉孤生竹》皆为女词,其中都有“思君令人老”之语,前者是思妇的叹息,后者是待嫁女子的怨艾。

现代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 本篇写女子新婚后与丈夫久别的愁怨。前半追忆婚前及新婚时的景况,后半写思念亲人的情怀。

现代李锦文《古诗十九首评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汉·刘向《晏子使楚》

下一篇:汉·曹操《蒿里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