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ng
shàng
xíng

朝代:汉作者:甄宓浏览量:2
shēng
chí
zhōng
bàng
néng
xíng
rén
ruò
qiè
zhī
zhòng
kǒu
shuò
huáng
jīn
shǐ
使
jūn
shēng
bié
niàn
jūn
shí
chóu
cháng
bēi
xiǎng
jiàn
jūn
yán
gǎn
jié
shāng
xīn
niàn
jūn
cháng
bēi
néng
mèi
háo
xián
juān
suǒ
ài
ròu
jiàn
juān
cōng
xiè
jiàn
juān
jiān
kuǎi
chū
chóu
chóu
biān
duō
bēi
fēng
shù
xiāo
xiāo
cóng
jūn
zhì
yán
nián
shòu
寿
qiān
qiū

译文

蒲生在我的池塘里,它的叶子繁荣而茂盛。如果依靠你行仁义,还不如我自知自己的能力。众人异口同声的言论,足能融化黄金,使你疏远了我,与我别离。每次想到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就常常独自悲苦难过。想见你一面,这种思念是如此强烈,以致情感郁结心中,伤了心脾。思念你常常令我痛哭满面,夜夜无法安睡。请你不要因为豪贤的缘故,丢弃以前自己的所爱。不要因为鱼肉便宜,就抛弃大葱和薤菜。不要因为麻枲多了,就丢弃菅草和蒯草。出去使我痛苦,进来也使我痛苦。边疆的风声很是凄厉,树木在悲风中哀鸣。跟随你使我学会了享受孤独的快乐,也学会了保重自己。

逐句剖析

"蒲生我池中":蒲生在我的池塘里,

# 蒲:菖蒲,蒲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叶何离离":它的叶子繁荣而茂盛。

# 离离:茂盛的样子。

"傍能行仁义":如果依靠你行仁义,

# 仁义:一作“人仪”。,傍:依靠。

"莫若妾自知":还不如我自知自己的能力。

"众口铄黄金":众人异口同声的言论,足能融化黄金,

# 铄黄金:熔销黄金,比喻人言可畏,谣言害人。

"使君生别离":使你疏远了我,与我别离。

"念君去我时":每次想到你离开我的时候,

"独愁常苦悲":我就常常独自悲苦难过。

"想见君颜色":想见你一面,

"感结伤心脾":这种思念是如此强烈,以致情感郁结心中,伤了心脾。

# 感结:情感结系,谓心情郁结。

"念君常苦悲":思念你常常令我痛哭满面,

"夜夜不能寐":夜夜无法安睡。

"莫以豪贤故":请你不要因为豪贤的缘故,

# 豪贤:贤士豪杰。,莫以:不要因为。

"弃捐素所爱":丢弃以前自己的所爱。

"莫以鱼肉贱":不要因为鱼肉便宜,

"弃捐葱与薤":就抛弃大葱和薤菜。

# 薤:藠头。

"莫以麻枲贱":不要因为麻枲多了,

# 麻枲:指麻,或者麻布衣服。枲,大麻的雄株,只开雄花,不结果实,称“枲麻”。

"弃捐菅与蒯":就丢弃菅草和蒯草。

# 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或阴湿的地方,茎可编席,亦可造纸。,菅: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山坡草地,可做炊帚、刷子等。

"出亦复苦愁":出去使我痛苦,

# 出亦复苦愁:“出亦”二句:一作“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入亦复苦愁":进来也使我痛苦。

"边地多悲风":边疆的风声很是凄厉,

# 悲风:凄厉的寒风。

"树木何翛翛":树木在悲风中哀鸣。

# 翛翛:此处指树木高大茂盛。一作“修修”。

"从君致独乐":跟随你使我学会了享受孤独的快乐,

"延年寿千秋":也学会了保重自己。

# 延年寿千秋:玉台新咏二。《乐府诗集》三十五作魏武帝。风雅翼补遗下。《诗纪》十二。又《文选》二十八塘上行注引离一韵。《类聚》四十一作魏文帝甄皇后塘上行。引离、知、离、爱、薤、蒯六韵。又韵补四作魏文帝。引悲、薤二韵。○逯案。乐府以此篇为魏武塘上行本辞。今从玉台作甄后词。又出亦复苦愁以下六句。乃乐人增入之曲。必非甄后之作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塘上行》是三国时期文昭甄皇后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女主人公用哀伤的语调讲述自己遭人诬陷、被丈夫抛弃的经历,倾诉失宠后难以入眠的愁苦,表达希望夫妻破镜重圆的愿望,字句间浸满被遗弃的悲戚。诗题可能指她被弃后路过池塘,见荷叶茂盛触景生情而作。整首诗情感真挚深切,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流露细腻真切,字里行间尽显女子哀怨愁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塘上行》是属《相和歌·清调曲》的一种乐府古辞,可配乐演唱。该诗最早见于南朝《玉台新咏》和唐代《艺文类聚》等诗集,传承至今。作品兼具乐府民歌与文人诗特点,被视为乐府诗向文人诗转型的早期代表作。作者虽存争议,但普遍认为作者是曹魏文昭甄皇后。据郭茂倩《乐府诗集》引述的《邺都故事》记载:甄氏出身中山无极,早年嫁袁绍之子袁熙。曹操击败袁绍后,她成为曹丕夫人。后因郭皇后谗言失宠,被赐死前写下此诗,借池中蒲草自喻高洁,又以“众口铄金”暗讽谗言害人,最终以“愿君广末光”的哀婉之语收尾,既流露对往昔情谊的眷恋,又暗含对命运不公的悲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乐府诗,也是一首弃妇诗。描绘了女子因谗言遭弃后对往昔爱情的追忆与哀叹,通过蒲草茂盛却遭离弃的意象,展现了封建宫廷中女性位卑言轻的悲剧命运。诗中“众口铄黄金”直指流言的毁灭性,“三莫以”排比句式层层递进,既痛陈被弃之痛,又暗含对负心者的谴责。结尾“延年寿千秋”的祝福语,于悲怆中透出自尊与决绝,体现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2. 写作手法

比喻:此词善用比喻,以物喻情。“蒲生我池中”以蒲草起兴,暗喻自身如池中蒲草般柔韧却遭弃的命运,叶叶相依却难逃离散。“众口铄黄金”则借熔金之喻,痛陈流言可畏、人心难测的世态炎凉。更以“鱼肉贱,弃葱薤”“麻枲贱,弃菅蒯”三组排比,以日常蔬草之微贱对比新宠之尊荣,直指男子因权势易色的薄情,质朴中见锋芒。复沓:“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通过“念君”的反复咏叹,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与被弃的哀愁层层叠加。又以“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三组排比,复沓强调对薄情男子的谴责,凸显弃妇对忠贞情感被践踏的绝望控诉。起兴:此诗以“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起兴,借池中蒲草繁茂之景,暗喻女子对爱情的忠贞如蒲草般坚韧不渝。蒲草“离离”之态,既暗示女子容颜尚存却遭弃的境遇,又以自然物象为引,铺陈出“众口铄黄金”的谗言之痛,使全诗在婉转起兴中透出沉郁哀婉之气。排比:此诗善用排比强化情感张力,“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三组连续反问形成排比。以“豪贤”“鱼肉”“麻枲”喻新欢,以“素所爱”“葱薤”“菅蒯”比旧情,通过物象对比揭露男子因利益背弃糟糠之妻的薄情。排比句式层层递进,既强化弃妇对负心者的控诉,又暗含对攀附权贵社会风气的批判,使情感抒发更具冲击力与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诗歌开头六句,表达了作者对“积毁销骨”这种舆论风气的厌恶。“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这两句,用了“兴”和“比”的手法。蒲草枝叶低垂,就像被抛弃的女子,孤苦无依。“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正是旁人的闲言碎语,像能熔化黄金一样厉害,才让丈夫离开了自己。所以,这位被抛弃的女子,并不怨恨丈夫,反而日夜思念,常常伤心到睡不着觉。诗歌借蒲草起兴,把自己比作蒲草,表明自己对爱情始终忠贞不渝,可对方却轻信别人的坏话,抛弃了自己。即便爱人离去,作者内心每次想到对方,还是会悲痛万分。接下来的六句是第二部分,围绕“念君”二字,反复诉说了弃妇对丈夫复杂的情感。作者为苦心经营却失败的爱情感到痛苦,可冷静下来,更多的是愤恨,是对负心汉的强烈指责和抗议。所以,下面用三个“莫以”,规劝男子不该有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这反映出古代那些忘恩负义的男子,有了新欢,或者为了攀附权贵,就抛弃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这六句诗由三组排比句组成,通过借物喻人的方式,细腻地展现了弃妇既担忧又期待的复杂心情。在这里,作者强烈谴责了男子,也规劝那些被金钱利益迷惑的人,同时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鄙视。最后六句是诗歌的结尾部分,作者通过反复咏叹,描绘出萧瑟的景象,将弃妇的情绪推向了悲痛欲绝的高潮。在痛苦的思念中,作者决定忘掉对方,还怀着善良的心祝福他:去了边疆就独自享乐吧,从此各走各的路,祝你一路平安。这里面,既有对男子的真心祝福,更多的是讽刺。作者用这种方式,安排男子未知的未来,表面上是祝他好,实际上还是在谴责他的不道德行为。

4. 作品点评

这首抒情性怨歌,用真挚深切的感情和朴实细腻的风格打动人心,世代传唱不衰,成为乐府诗歌的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言妇人衰老失宠,行于塘上为歌也。

唐张铣《文选》卷二八

# 末路反用说开,汉人乐府往往有之。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汉·佚名《时人为贡举语》

下一篇:汉·佚名《上山采蘼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