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叶因裁吐":花枝繁茂的叶片并非自然生成,而是裁剪而出,
"新花逐翦舒":纸剪的彩花随着剪刀的剪切一朵朵舒展开来。
# 逐:竞争,争先。
"攀条虽不谬":触摸一下彩花的枝条,虽然可以乱真,
# 谬:差错。,条:枝条。
"摘蕊讵知虚":但是摘取它的花蕊,岂知竟是假的。
# 虚:不足,缺损。,讵:岂。
"春至由来发":百花历来在春天到来时开放,
# 由来:自始以来,历来。,春至:春天来到。
"秋还未肯疏":但是到了秋天,彩花的枝叶却依旧茂密如初,未见疏落。
# 秋还:秋至。
"借问桃将李":请问桃花和李花,
# 将:与,和。南北朝庚信《春赋》:“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相乱欲何如":在你们之中杂进了彩花,并且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你们作何感想和打算。
# 何如:如何,怎么样。,欲:已经,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应制诗。此诗描绘了剪裁彩花的场景,体现了其几可乱真的精妙工艺,表现了彩花不受四时更迭影响、永葆艳丽的特质。
2. 分段赏析
首联紧扣剪彩花着墨,起得灵动有神。“密叶因裁吐”令人不禁联想到贺知章《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妙笔。同样的“裁”字,虽皆凸显树木新叶精巧细致之态,却在不同诗人笔下绽放别样意境。此诗中,“裁”字开宗明义,点明剪彩花的制作之法;“逐”字更是神来之笔,赋予纸剪彩花鲜活的生命力,仿佛它们如春日繁花般竞相舒展,灵动生趣跃然纸上,尽显诗人匠心。颔联承接首联,细致描绘剪彩花的枝条与花蕊,句句写花,却处处暗示其为彩花。诗人巧妙运用以假乱真的手法,未直接点明彩花本质,而是通过人们触摸、感受的细节,让读者在字里行间领悟其中奥秘。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比直白描绘更具韵味,生动展现出剪彩花栩栩如生、几可乱真的精妙工艺。颈联从时序更替的视角,对比彩花与真花的异同。彩花于立春日剪裁而成,恰似真花逢春绽放;即便秋至,真花凋零,彩花却依旧枝叶繁茂。诗人以灵动笔触赋予无生命的彩花蓬勃生机,将其融入桃李花丛,真假难辨。此联不仅彰显出人工艺术对自然之美的巧妙模仿与补充,更凸显出制作彩花的艺人精湛高超的技艺,以简洁笔触勾勒出彩花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尾联以感叹抒情作结,别具一格。诗人突发奇想,打破常规,与桃李展开趣味对话,诙谐之问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一巧妙构思,为全诗增添了灵动的意趣,使诗歌在余韵悠长中收束,尽显诗人非凡的文学造诣与独特的审美视角,结句精妙,令人回味无穷。
3. 作品点评
此诗为技法圆熟的格律诗,对仗工稳精妙,平仄合律严谨。全篇风格清新自然,意趣隽永灵动,文辞流转自如,用字精准传神。
# 上官婉儿的诗,今所存者仅二十余篇,大都是应制之作,未能见出她的真实的情绪。像“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侍宴内殿出翦花彩应制》)正是律诗时代的“最格律矜严”之作。
现代文学评论家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上一篇:唐·沈佺期《洛阳道》
下一篇:唐·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