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我所思念的人,
# 有所思:指她所思念的那个人。
"乃在大海南":就在大海的南边。
"何用问遗君":我拿什么赠给你呢?
# 问遗:“问”“遗”二字同义,作“赠与”解,是汉代习用的联语。,何用:何以,用什么东西。
"双珠玳瑁簪":这是一支玳瑁簪。
# 簪:古人用以连接发髻和冠的首饰,簪身横穿髻上,两端露出冠外,下缀白珠。,玳瑁:龟类,其甲壳光滑而多文采,可制装饰品。,双珠:即系在簪头的宝珠。
"用玉绍缭之":上面装饰有珍珠和玉环。
# 绍缭:犹“缭绕”,缠绕。即挂珠的链,套上玉环,作为装饰。
"闻君有他心":听说他有二心,
# 他心:二心,即别有他欢。
"拉杂摧烧之":心里伤悲,拆碎它。捣毁它,烧掉它。
# 之:指玳,瑁簪。,摧烧:摧毁焚烧。,拉杂:堆集。
"摧烧之":烧掉它,
"当风扬其灰":风把灰尘扬起。
# 当风:迎风。
"从今以往":从今往后,
"勿复相思":不再思念你,
"相思与君绝":我同你断绝相思!
# 相思与君绝:与君断绝相思。
"鸡鸣狗吠":当初与你约会时,不免引起鸡鸣狗吠,
# 鸡鸣狗吠:预示天将黎明。一说,犹言“惊动鸡狗”。古诗中常以“鸡鸣狗吠”借指男女幽会。
"兄嫂当知之":兄嫂也可能知道了此事,
"妃呼豨":哎!
# 妃呼豨:叹息声。一说,妃,训为“悲”;呼豨,训为“歔欷”。豨 ,一作: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听到屋外秋风声里鸟儿飞鸣,
# 飔:疾速。一说,飔当为“思”,是“恋慕”的意思。一说,“晨风飔”,晨风凉。,晨风:据闻一多《乐府诗笺》说:晨风,就是雄鸡,雉鸡常晨鸣求偶。,肃肃:风声。
"东方须臾高知之":情绪更乱,一会儿天亮了,我就会知道该怎么做的。
# 高:同“皜”,即“皓”,天亮之意。,须臾:一会儿。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诗,也是一首爱情诗。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在大海南的情郎从热恋时精心准备信物相赠,到听闻情郎变心后愤怒摧毁信物,再到冷静后内心纠结、爱恨交织的情感变化过程,表达了女子在爱情中的热烈、决绝与彷徨。这是一首写爱情题材的乐府诗,借女子对爱情信物“双珠玳瑁簪”的态度转变等景象,写出了女子爱情的波折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2. 写作手法
动作描写:“拉杂摧烧之,当风扬其灰”等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女子得知情郎变心后的愤怒与决绝,极具感染力。烘托:“鸡鸣狗吠”“秋风肃肃晨风飔”等景物描写,烘托女子在不同阶段的心境,如“鸡鸣狗吠”暗示曾经约会的情景,增添了回忆的惆怅;秋风等景象则强化了她内心的凄凉与纠结。承上启下:“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承接上文“摧烧信物”的激烈行为,将情绪从愤怒升级为斩断情丝的决绝;同时,“勿复相思”又为后文“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做铺垫——女子并非毫无顾虑,但即便如此仍要“绝相思”,强化了决裂的坚定。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五句,细腻展现了女子对远方情郎炽热而真挚的相思眷恋。她心中的情郎,远在大海之南,相距迢迢。为了向情郎表明心意,她费尽心思,选中了“双珠玳瑁簪”。这簪子本就精美无比,可她仍不满足,又用美玉加以修饰,使其愈发华丽。从她对信物这般精心装点,便能深切感受到她心中爱慕与相思的深厚浓烈。这几句借物抒情,寥寥数语,却将情感表达得含蓄而饱满,尽显缠绵悱恻之意。然而,爱情的轨迹突然偏转。“闻君有他心”以下六句,描绘了这场情感风波及其带来的强烈冲击。当女子听闻情郎变心,震惊与愤怒瞬间涌上心头。曾经的爱意化为仇恨的烈火,她毫不犹豫地将饱含深情的信物折断、砸碎、烧毁,甚至还迎风扬起灰烬。“拉”“摧”“烧”“扬”,一系列干脆果敢的动作,如疾风骤雨,将她内心的愤懑宣泄得淋漓尽致。“相思与君绝”之后的六句,刻画了女子在愤怒渐消后,内心的矛盾与彷徨。“相思”是长久以来的情感沉淀,而“与君绝”只是一时的激愤之语,二者相互冲突,难以调和。因此,这句更像是她矛盾心境下的无奈喟叹,满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由此,她不禁忆起曾经幽会时鸡鸣狗吠的情景,担心兄嫂知晓,心中满是忧虑。在思绪纷乱间,她发出一声悲叹。这三字长叹,巧妙承接上文的愤怒,自然引出下文的纠结,使情感过渡流畅。此时,秋风瑟瑟,野雉哀鸣,更触动了她的情思,让她在相思中愈发犹豫不决。但她心中仍存一丝期许,坚信等到东方破晓,便能找到解决情感难题的方向。这里的“高”,也暗示着她内心的澄澈与对感情的执着。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凭借极具代表性的行动细节描绘,以及景物的比兴烘托手法,细腻入微地勾勒出人物内心的幽微情感。其结构层次,看似错综复杂,实则脉络清晰,情感发展并非平铺直叙,而是起伏跌宕,在曲折变化中蕴含着独特的韵律与情致。
# 言我不忍与君绝决之心,固有如曒日也。谓予不信,少待须臾,俟东方高则知之矣。
清文学家陈本礼《汉诗统笺》
# “从今以后,勿复相思!”一刀两断,又何等决绝!非如此,不足以状其“望之深,怨之切。”
清诗词评论家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 庄述祖谓此与《上邪》为男女问答之辞,当合为一篇。案庄说允为妙悟。然细玩两篇,不见问答之意,反之,以为皆女子之辞,弥觉曲折反覆,声情顽艳。
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闻一多全集》
上一篇: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下一篇:汉·司马迁《管晏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