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ǐn
lǐn
suì
yún

朝代:汉作者:佚名浏览量:2
lǐn
lǐn
suì
yún
lóu
míng
bēi
liáng
fēng
shuài
yóu
hán
jǐn
qīn
wèi
luò
tóng
páo
wéi
宿
lěi
cháng
mèng
xiǎng
jiàn
róng
huī
liáng
rén
wéi
huān
wǎng
jià
huì
qián
suí
yuàn
cháng
qiǎo
xiào
xié
shǒu
tóng
chē
guī
lái
yòu
chǔ
chóng
wéi
liàng
chén
fēng
yān
néng
líng
fēng
fēi
miǎn
lài
shì
yǐn
lǐng
yáo
xiāng
huái
怀
gǎn
shāng
chuí
zhān
shuāng
fēi

译文

寒冷的岁末,蝼蛄彻夜鸣叫悲声不断。冷风皆已吹得凛冽刺人,遥想那游子居旅外地而无寒衣。结婚定情后不久,良人便经商求仕远离家乡。独宿于长夜漫漫,梦想见到亲爱夫君的容颜。梦中的夫君还是殷殷眷恋着往日的欢爱,梦中见到他依稀还是初来迎娶的样子。但愿此后长远过着欢乐的日子,生生世世携手共度此生。梦中良人归来没有停留多久,更未在深闺同自己亲热一番。只恨自己没有鸷鸟一样的双翼,因此不能凌风飞去,飞到良人的身边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中,只有伸长着颈子远望寄意,聊以自遗。只有依门而倚立,内心感伤,内心感伤,不禁泪流满面。

逐句剖析

"凛凛岁云暮":寒冷的岁末,

# 云:语助词,将的意思。,凛凛:言寒气之甚。凛,寒也。

"蝼蛄夕鸣悲":蝼蛄彻夜鸣叫悲声不断。

# 鸣悲:一作“悲鸣”。,夕:一作”多”。,蝼蛄:害虫,夜喜就灯光飞鸣,声如蚯蚓。

"凉风率已厉":冷风皆已吹得凛冽刺人,

# 厉:猛烈。,率:大概的意思。一说都的意思。

"游子寒无衣":遥想那游子居旅外地而无寒衣。

"锦衾遗洛浦":结婚定情后不久,

# 锦衾:锦缎的被子。

"同袍与我违":良人便经商求仕远离家乡。

# 同袍:犹“同衾”。古用于夫妻间的互称。

"独宿累长夜":独宿于长夜漫漫,

# 累:积累,增加。

"梦想见容辉":梦想见到亲爱夫君的容颜。

# 容辉:犹言容颜。指下句的“良人”。

"良人惟古欢":梦中的夫君还是殷殷眷恋着往日的欢爱,

# 惟古欢:犹言念旧情。惟,思也。古,故也。欢,指欢爱的情感。,良人:古代妇女对丈夫的尊称。

"枉驾惠前绥":梦中见到他依稀还是初来迎娶的样子。

# 绥:挽人上车的绳索。结婚时,丈夫驾着车去迎接妻子,把缓授给她,引她上去。,惠:赐予的意思。,枉驾:是说不惜委曲自己驾车而来。枉,屈也。

"愿得常巧笑":但愿此后长远过着欢乐的日子,

# 巧笑:是妇女美的一种姿态,出自《诗经·卫风·硕人》。这里是对丈夫亲昵的表示。,常:一作“长”。

"携手同车归":生生世世携手共度此生。

"既来不须臾":梦中良人归来没有停留多久,

# 不须臾:没有一会儿。须臾,指极短的时间。,来:指”良人“的入梦。

"又不处重闱":更未在深闺同自己亲热一番。

# 重闱:犹言深闺。闱,闺门。

"亮无晨风翼":只恨自己没有鸷鸟一样的双翼,

# 晨风:一作“鷐风”,即鸇鸟,飞得最为迅疾,最初见于《毛诗》,而《古诗十九首》亦屡见。,亮:信也。

"焉能凌风飞":因此不能凌风飞去,飞到良人的身边

# 焉:怎么。

"眄睐以适意":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中,

# 适意:犹言遗怀。适,宽慰的意思。,眄睐:斜视,斜睨。

"引领遥相睎":只有伸长着颈子远望寄意,聊以自遗。

# 睎:远望,眺望。,引领:伸着颈子,凝神远望的形象。

"徙倚怀感伤":只有依门而倚立,内心感伤,

# 徙倚:徘徊,来回地走。

"垂涕沾双扉":内心感伤,不禁泪流满面。

# 扉:门扇。,沾:濡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凛凛岁云暮》是魏晋时期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为一首思妇冬夜怀夫的忧思之作。全诗通过寒夜梦境的虚实描写,展现女子因深切思念而陷入恍惚迷离中的惆怅心情。作品以梦境为抒情载体,既保持了质朴自然的语言特质,又通过层次分明的叙述结构,细腻呈现了思妇情感的起伏变化。诗中平实的叙述与和谐的音韵相得益彰,在沉静笔调中传递出绵长的怅惘情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篇为《古诗十九首》中表现思妇冬夜怀人之情的作品。关于这组诗的创作年代学界存在不同见解:宇文所安提出早期诗歌创作具有文本传承特征,现存文献尚无确证证明《古诗十九首》早于建安时期;木斋则主张该组诗与建安诗歌存在密切关联,推测其中多数作品实为曹植所作。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明示"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仍持东汉说,此说为二十世纪学界主流。当代学者综合考量诗作情感表达、社会生活反映及艺术表现特征,多认为其非一时一人之作,创作时间当在东汉末建安年间之前数十年间。至于《凛凛岁云暮》的具体创作时地,目前尚无确证可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思妇怀远诗。诗歌以岁暮寒冬为背景,通过妇人独守空闺的视角,刻画了寒夜难眠、魂牵梦萦的思念场景。表达了游子未归的绝望哀叹,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折射出汉末乱世中普通人的生存困境与情感困境。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以岁末寒风、蝼蛄悲鸣的萧瑟之景,奠定全诗凄凉基调,暗示人生迟暮与离别之苦。用典:“锦衾遗洛浦”,传说曹植曾于洛水之滨遇洛神,并作《洛神赋》,后来人们将“洛浦”作为男女邂逅或缔结良缘的象征,此处运用此用典意在追怀二人曾经美好的相遇,也暗喻当下二人已天各一方。化用:“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化用《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之意,象征自由与归乡的无力,反问“焉能凌风飞”强调身不由己的悲哀。

3. 分段赏析

此诗凡二十句,支、微韵通押,一韵贯通全篇。诗分五节,每节四句,结构谨严。首节四句“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自时序起笔。岁暮已至,百虫或殒或蛰,故蝼蛄夜鸣含悲。凉风渐肃,思妇以己度人,念及远行游子(丈夫)未备御寒之衣。此四句纯属写实,绝无虚饰。凉风之侵肌,蝼蛄之哀鸣,皆目之所遇、耳之所闻,而言"率"者,言其遍在也。寒意料峭之际,远行之人亦当感知冬意将临,此由己及彼之思。第二节“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乃由游子转溯初婚情景,由今及昔。“锦衾遗洛浦”化用洛神宓妃典故,喻男女缔结良缘;“同袍”语出《诗经·秦风·无衣》,本指同僚,旧注亦指伉俪。“锦衾”二句谓新婚燕尔未久,良人即负笈远游。此乃“思”之缘起。至于远行之因,虽未明言,然“游子寒无衣”句已露端倪。东汉末世,士人或求仕进,或事商贾,此乃离乡别井之常情。然良人弃家远游,当有难言之隐。朱筠《古诗十九首说》诘问:“同袍违我,累夜过宿,谁之过欤?”意谓此非良人本意,实出无奈。然游子远行非诗人所要铺陈之旨。自“独宿”以下始入相思正题。盖因“独宿”经年累月,足见别时之久、情意之笃,遂寄望于“梦想见容辉”。这一句只是写主人公的愿望,到下一节才正式写梦境。第三节“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专写梦境。“惟”即思,“古”即故。故欢指往日缱绻,梦中良人仍眷恋旧日温存,其形貌恍若新婚迎娶之时。《礼记·婚义》载:“降,出御归车,而婿执绥,御轮三周。”《郊特牲》亦云:“婿亲御授绥,示亲之也。”“绥”为登车之索,“惠前绥”,指男子迎娶时把车绥亲处递到女子手里。“愿得”二句语序倒置,“长巧笑”者,女为悦己者容的另一说法,意谓被丈夫迎娶携手同车而归,但愿此后长远过着快乐的日子,而这种快乐的日子乃是以女方取悦于良人赢得的。这是梦中景,却有现实生活为基础,新婚的经历对青年男女来说,总是十分美好的。可惜时至今日,已成为使人流连的梦境了。第四节“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语势陡转,摹写梦醒恍惚之态,半嗔半讶,似醒非醒。意谓好梦难留,良人倏忽而至又遽然辞去,未及温存便消逝无踪。方悟方才乃南柯一梦,乃以怅惘之语浩叹:“恨无晨风双翼,不能凌风追寻良人踪迹。”此百无聊赖之思,殆化用《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之意,妙在恍如呓语,实为神来之笔,不可作寻常比兴观。前人对第五节的前两句“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略有争议。据胡克家《文选考异》云:“六臣本校云:‘善(指李善注本)无此二句。’此或尤本校添。但依文义,恐不当有。”这两句不惟应当有,而且有承上启下之妙用,正自缺少不得。“适意”亦有二解,一种是适己之意。如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云:“眄睐以适意,犹言远望可以当归,无聊之极思也。”另一种是指适良人之意,如五臣吕延济及吴淇《选诗定论》之说大抵旨谓后者。此承上文“长巧笑”意,指梦中初见良俚的顾盼眼神,亦属总结上文之语。盖梦中既见良人,当然从眼波中流露了无限情思,希望使良人欢悦适意;不料稍留即逝,梦醒人杳,在自己神智渐渐恢复之后,只好“引领遥相睎”,写女子之由思极而梦,由暂梦而骤醒,不惟神情可掬,且层次分明。最终点出结局,只有“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了,而全诗至此亦摇曳而止。这后四句实际是从眼神作文章,始而“眄睐”,继而“遥睎”,终于“垂涕”,短短四句,主人公感情的变化便跃然纸上,却又写得质朴自然,毫无矫饰。

4. 作品点评

关于这首诗是否属于怨诗的讨论历来存在争议。若从诗中思妇对“良人”的态度分析,与其将其归入“怨”情范畴,不如视为思念过度而引发梦境,更多呈现的是感伤情愫。诚然,怨与伤本属情感同源,极度的伤怀亦可转化为怨怼。但汉代文人诗深植于“诗教”传统,此篇尤为典型地体现了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故即便情感沉痛至极仍不失克制,始终未堕入怨愤之境。这种艺术特质在《古诗十九首》中实属独树一帜的典范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前四句俱叙时,“凛凛”句直叙,“蝼蛄”句物,“凉风”句景,“游子”句事,总以叙时,勿认“游子”句作实赋也。(“锦衾”二句)言洛浦二女与交甫,素昧平生者也,尚有锦衾之遗;何与我同袍者,反遗我而去也?

明末清初吴淇《选诗定论》

# “独宿”已难堪矣,况“累长夜”乎?于是情念极而凭诸“梦想”以“见”其“容辉”。“梦”字下粘一“想”字,极致其深情也,又含下恍惚无聊一段光景。

清张庚《古诗十九首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汉·佚名《枯鱼过河泣》

下一篇:汉·佚名《古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