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àn

朝代:汉作者:王昭君浏览量:2
qiū
wěi
huáng
yǒu
niǎo
chǔ
shān
bāo
sāng
yǎng
máo
xíng
róng
shēng
guāng
shēng
yún
shàng
yóu
fáng
gōng
jué
kuàng
shēn
cuī
cáng
zhì
niàn
chén
xié
háng
suī
wěi
shí
xīn
yǒu
huí
huáng
lái
wǎng
biàn
cháng
piān
piān
zhī
yàn
yuǎn
西
qiāng
gāo
shān
é
é
shuǐ
yāng
yāng
dào
yōu
cháng
āi
zāi
yōu
xīn
shāng
wáng
zhāo
jūn
zhě
guó
wáng
ráng
zhāo
jūn
nián
shí
shí
yán
jiǎo
jié
wén
guó
zhōng
ráng
jiàn
zhāo
jūn
duān
zhèng
xián
wèi
cháng
kuī
kàn
mén
yǒu
rén
qiú
zhī
jiē
xiàn
xiào
yuán
yuǎn
xìng
tāo
bèi
hòu
gōng
liù
nián
zhāo
jūn
xīn
yǒu
yuàn
kuàng
wěi
shì
xíng
róng
yuán
měi
hòu
gōng
shū
lüè
guò
chù
hòu
chán
qiǎn
shǐ
使
zhě
cháo
yuán
chén
shè
chàng
yuè
nǎi
lìng
hòu
gōng
zhuāng
chū
zhāo
jūn
yuàn
huì
jiǔ
shì
liè
nǎi
gēng
xiū
shì
shàn
zhuāng
shèng
xíng
róng
guāng
huī
ér
chū
liè
zuò
yuán
wèi
shǐ
使
zhě
yuē
chán
suǒ
yuàn
duì
yuē
zhēn
guài
jiē
bèi
wéi
rén
chǒu
lòu
zhōng
guó
nǎi
wèn
hòu
gōng
chán
shuí
néng
xíng
zhě
shì
zhāo
jūn
kuì
rán
yuè
ér
qián
yuē
qiè
xìng
bèi
zài
hòu
gōng
chǒu
bēi
lòu
xià
zhī
xīn
chéng
yuàn
xíng
shí
chán
shǐ
使
zhě
zài
páng
jīng
huǐ
zhī
zhǐ
liáng
jiǔ
tài
yuē
zhèn
suì
zhī
zhāo
jūn
zhì
xiōng
chán
yuè
wéi
hàn
hòu
zòng
jiǔ
zuò
qiǎn
shǐ
使
zhě
bào
hàn
sòng
bái
shuāng
jùn
shí
zhū
bǎo
zhī
lèi
zhāo
jūn
hèn
shǐ
jiàn
xīn
xīn
niàn
xiāng
nǎi
zuò
yuàn
kuàng
wéi
yuē
yún
yún
zhāo
jūn
yǒu
yuē
shì
wéi
chán
shì
wéi
fán
wéi
zhě
zhāo
jūn
wèn
shì
wéi
yuē
wéi
hàn
wéi
shì
wéi
yuē
wéi
ěr
zhāo
jūn
nǎi
tūn
yào
shā
chán
zàng
zhī
zhōng
duō
bái
cǎo
ér
zhǒng
qīng

译文

秋天的树木长得茂盛,叶子却已枯黄。有一只鸟儿栖息在山间,停在丛生的桑树上。养育出丰满的羽毛,身形容貌焕发光彩。既能展翅飞翔,却误入曲折的宫房。深宫空旷孤寂,身心备受摧折。志向意念消沉,无法与燕雀齐飞。虽得匹配婚姻,心中仍彷徨不安。为何独我如此,命运变迁无常。轻盈的燕子,远飞到西羌之地。高山巍峨耸立,河水浩浩荡荡。父亲啊母亲,前路险阻漫长。呜呼哀哉!心中充满悲伤。王昭君。是齐国一个叫王穰的人的女儿。昭君十七岁的时候。容貌光彩洁白。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传闻。穰看到昭君姿态端庄、娴静美丽。从不曾随便窥视门外。因为他与别人不同。即使有很多人求婚,王穰都不答应。把她献给了汉元帝。因为昭君家乡地处偏远,汉元帝没有宠幸她并正式纳为妃嫔。勉强充数,成为后宫中的一员。这样过了五六年。昭君心中充满了幽怨和孤独。故意不修饰自己的容貌。元帝每次巡幸后宫。都没有到她所在的地方看望她。后来,匈奴单于派遣使者来汉朝朝贺。元帝摆设歌舞音乐举行宴会。并命令后宫嫔妃梳妆打扮后前来。昭君心中怨恨已久。得不到侍奉皇帝的机会。于是重新梳妆打扮。精心化妆,穿上华美的服饰。容光焕发地走了出来。一起排列坐下。元帝对匈奴使者说:单于希望得到什么快乐。回答说:奇珍异宝。我们都已准备齐全。只是匈奴的女子容貌丑陋。比不上中原的美女。元帝于是问后宫嫔妃。想要赐一名女子给单于。谁愿意去的就站起来。于是昭君感慨地越过坐席,上前说道:我有幸被选入后宫。只是粗陋丑陋。不合陛下心意。我真心希望能前往匈奴。当时匈奴使者就在旁边。元帝大为震惊,后悔不已。但已经无法阻止。过了很久,元帝叹息道:我已经做错了。于是就把昭君赐给了单于。昭君到达匈奴后。单于非常高兴。认为汉朝对自己很优待。于是大摆酒宴、尽情享乐。派遣使者回报汉朝。送去白璧一双、骏马十匹、以及匈奴地区的珠宝等礼物。昭君怨恨元帝起初没有赏识自己。心中郁郁寡欢。思念家乡。于是作了一首《怨旷思惟歌》,内容如下。昭君有一个儿子叫世违。单于死后。儿子世违继位。凡是匈奴的习俗。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后母为妻。昭君问世违:你是倾向汉朝。还是倾向匈奴。世违说:我倾向于匈奴。昭君于是服毒自杀。新单于为她举行了葬礼。匈奴地区多生长白色的草。而昭君的坟墓上的草却唯独保持青色。

逐句剖析

"秋木萋萋":秋天的树木长得茂盛,

"其叶萎黄":叶子却已枯黄。

"有鸟处山":有一只鸟儿栖息在山间,

# 处山:一作爰止。

"集于苞桑":停在丛生的桑树上。

# 苞桑:丛生的桑树。

"养育毛羽":养育出丰满的羽毛,

"形容生光":身形容貌焕发光彩。

# 形容:形体和容貌。

"既得升云":既能展翅飞翔,

# 升:一作行。

"上游曲房":却误入曲折的宫房。

# 曲房:皇宫内室。

"离宫绝旷":深宫空旷孤寂,

"身体摧藏":身心备受摧折。

# 摧藏:摧杀。

"志念抑沉":志向意念消沉,

# 抑:一作没。

"不得颉颃":无法与燕雀齐飞。

# 颉颃:鸟儿上飞为颉,下飞为颃。指鸟儿上下翻飞。

"虽得委食":虽得匹配婚姻,

# 食:一作禽。,委:堆。

"心有徊徨":心中仍彷徨不安。

# 徨:一作惶。

"我独伊何":为何独我如此,

"来往变常":命运变迁无常。

# 来往:此处指皇内夜夜将佳丽送去给帝王宠幸。

"翩翩之燕":轻盈的燕子,

"远集西羌":远飞到西羌之地。

# 西羌:居住在西部的羌族。

"高山峨峨":高山巍峨耸立,

# 峨峨:高大的样子。

"河水泱泱":河水浩浩荡荡。

# 泱泱:水深广貌。

"父兮母兮":父亲啊母亲,

"道里悠长":前路险阻漫长。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忧心恻伤":心中充满悲伤。

"王昭君者":王昭君。

"齐国王穰女也":是齐国一个叫王穰的人的女儿。

"昭君年十七时":昭君十七岁的时候。

"颜色皎洁":容貌光彩洁白。

"闻于国中":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传闻。

"穰见昭君端正闲丽":穰看到昭君姿态端庄、娴静美丽。

"未尝窥看门户":从不曾随便窥视门外。

"以其有异于人":因为他与别人不同。

"求之皆不与":即使有很多人求婚,王穰都不答应。

"献于孝元帝":把她献给了汉元帝。

"以地远既不幸纳":因为昭君家乡地处偏远,汉元帝没有宠幸她并正式纳为妃嫔。

"叨备后宫":勉强充数,成为后宫中的一员。

"积五六年":这样过了五六年。

"昭君心有怨旷":昭君心中充满了幽怨和孤独。

"伪不饰其形容":故意不修饰自己的容貌。

"元帝每历后宫":元帝每次巡幸后宫。

"疏略不过其处":都没有到她所在的地方看望她。

"后单于遣使者朝贺":后来,匈奴单于派遣使者来汉朝朝贺。

"元帝陈设倡乐":元帝摆设歌舞音乐举行宴会。

"乃令后宫妆出":并命令后宫嫔妃梳妆打扮后前来。

"昭君怨恚日久":昭君心中怨恨已久。

"不得侍列":得不到侍奉皇帝的机会。

"乃更修饰":于是重新梳妆打扮。

"善妆盛服":精心化妆,穿上华美的服饰。

"形容光辉而出":容光焕发地走了出来。

"俱列坐":一起排列坐下。

"元帝谓使者曰":元帝对匈奴使者说:

"单于何所愿乐":单于希望得到什么快乐。

"对曰":回答说:

"珍奇怪物":奇珍异宝。

"皆悉自备":我们都已准备齐全。

"惟妇人丑陋":只是匈奴的女子容貌丑陋。

"不如中国":比不上中原的美女。

"帝乃问后宫":元帝于是问后宫嫔妃。

"欲一女赐单于":想要赐一名女子给单于。

"谁能行者起":谁愿意去的就站起来。

"于是昭君喟然越席而前曰":于是昭君感慨地越过坐席,上前说道:

"妾幸得备在后宫":我有幸被选入后宫。

"粗丑卑陋":只是粗陋丑陋。

"不合陛下之心":不合陛下心意。

"诚愿得行":我真心希望能前往匈奴。

"时单于使者在旁":当时匈奴使者就在旁边。

"帝大惊悔之":元帝大为震惊,后悔不已。

"不得复止":但已经无法阻止。

"良久太息曰":过了很久,元帝叹息道:

"朕已误矣":我已经做错了。

"遂以与之":于是就把昭君赐给了单于。

"昭君至匈奴":昭君到达匈奴后。

"单于大悦":单于非常高兴。

"以为汉与我厚":认为汉朝对自己很优待。

"纵酒作乐":于是大摆酒宴、尽情享乐。

"遣使者报汉":派遣使者回报汉朝。

"送白璧一双、":送去白璧一双、

"骏马十匹、":骏马十匹、

"胡地珠宝之类":以及匈奴地区的珠宝等礼物。

"昭君恨帝始不见遇":昭君怨恨元帝起初没有赏识自己。

"心思不乐":心中郁郁寡欢。

"心念乡土":思念家乡。

"乃作怨旷思惟歌曰云云":于是作了一首《怨旷思惟歌》,内容如下。

"昭君有子曰世违":昭君有一个儿子叫世违。

"单于死":单于死后。

"子世违继立":儿子世违继位。

"凡为胡者":凡是匈奴的习俗。

"父死妻母":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后母为妻。

"昭君问世违曰":昭君问世违:

"汝为汉也":你是倾向汉朝。

"为胡也":还是倾向匈奴。

"世违曰":世违说:

"欲为胡耳":我倾向于匈奴。

"昭君乃吞药自杀":昭君于是服毒自杀。

"单于举葬之":新单于为她举行了葬礼。

"胡中多白草":匈奴地区多生长白色的草。

"而此冢独青":而昭君的坟墓上的草却唯独保持青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怨词》本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为汉代王昭君所作的一首四言诗。诗开篇点明离宫出行的时节,继而回顾自己选入后宫的经历及入宫后的抑郁心境,再申述远嫁匈奴这一选择的缘由。诗末既有对草原辽阔风光的赞叹,亦有对自身选择不无自得的流露。不过即便对眼前处境颇为满意,远离故国的思乡之情终究难以断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闺怨诗。介绍了王昭君从入宫到远嫁匈奴的经历,描绘了秋日衰木、山鸟、离宫、远塞等景象,体现了深宫女子的孤独压抑及远嫁他乡的悲苦,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及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与哀怨。

2. 写作手法

重章叠句:“秋木萋萋,其叶萎黄”“高山峨峨,河水泱泱”。“萋萋”“峨峨”“泱泱”等叠字贯穿各章,既摹写自然景物的形态,又通过语音的重复强化诗歌的节奏感。这种叠字与章节复沓的结合,使全诗在回环往复中营造出如泣如诉的抒情效果,符合汉代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叠字:诗中“父兮母兮”等叠词的使用,模仿幼鸟啼鸣的口吻,既符合四言古风的语言特色,又以直白如口语的句式,将内心的悲怨与思念自然流露,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比拟:拟物,“养羽毛羽,形容生光”写鸟儿羽翼丰满、容光焕发,喻指入宫前的青春美好;“既得行云,上游曲房”以鸟儿误入华屋,喻指入选汉宫的命运转折,暗示看似荣耀实则禁锢的宫廷生活。对比:“有鸟处山,集于苞桑”(鸟儿在山中桑林自由栖息)与“离宫绝旷,身体摧藏”(深宫空寂,身心受摧)对比。前句以山鸟群集桑林的欢快自由,对比后句汉宫的空寂压抑,突出诗人从自由村居到禁锢宫廷的命运转折,以自然之生机反衬宫廷之死寂。

3. 分段赏析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开篇描绘秋日树木萧瑟衰败之景,“萋萋”状草木凋零杂乱,“萎黄”点明叶片枯黄之态,借秋木衰败奠定全诗哀伤基调,暗喻自身命运的凄凉。​有鸟处山,集于苞桑:以鸟自比,言鸟儿停栖于丛生桑树之上,“苞桑”喻指安稳之所,暗示自己入宫前的平静生活,与后文命运转折形成对照。​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描绘鸟儿精心养护羽毛,使其焕发光彩,实则隐喻自己在宫中精心装扮,渴望获得赏识,展现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既得升云,获幸帷房:“升云”象征获得机遇,“帷房”代指帝王居所,此句写自己得幸入宫,看似荣耀,却为后文的哀怨埋下伏笔。​离宫绝旷,身体摧藏:描述宫廷空旷孤寂,“离宫”突出宫廷的冷清,“绝旷”强调空间的空荡,身心在这样的环境中备受煎熬,尽显深宫生活的苦闷。​志念抑沉,不得颉颃:抒发内心志向被压抑,无法自由舒展,如同鸟儿不能随意颉颃高飞,深刻表达在宫中失去自由、理想破灭的痛苦。​虽得喂食,心有徊徨:即便物质生活无忧,却内心彷徨不安,通过物质与精神的反差,进一步凸显内心的孤寂与迷茫。​我独伊何,改往变常:发出疑问,为何独独自己命运改变,背离了往日生活常态,表现出对命运无常的困惑与无奈。​翩翩之燕,远集西羌:以“翩翩之燕”喻指自己远嫁匈奴,“西羌”点明远嫁之地,形象展现命运的转折,充满飘零之感。​高山峨峨,河水泱泱:描绘路途之中高山巍峨、河水浩荡之景,借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象,反衬自己离乡之远,烘托内心的孤独无助。​父兮母兮,道里悠长:直接呼唤父母,哭诉与父母相隔路途遥远,难以相见,直白地表达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呜呼哀哉,忧心恻伤:以悲叹作结,“呜呼哀哉”强化哀伤之情,“忧心恻伤”直抒胸臆,将内心的悲痛与伤感推向高潮,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通览全诗,皆以偶句押韵,韵脚落于句末,始终保持同一韵部。诗中“黄、桑、光、房、藏、颃、徨。常、羌、泱、长、伤”诸韵脚,均隶属于阳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汉·嵇康《四言诗十一首(其一)》

下一篇:汉·佚名《古绝句四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