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ùn
jīng
tóng
yáo

朝代:汉作者:汉无名氏浏览量:2
zhí
xián
dào
biān
gōu
fǎn
fēng
hóu
hòu
hàn
shū
xíng
zhì
yuē
tài
wèi
wéi
qīng
wáng
xìng
cōng
míng
dūn
shī
yuè
jiā
yòu
shǔ
qīn
zhǎng
shùn
ér
liáng
jiàn
bái
tài
hòu
miǎn
zhēng
hóu
suì
zhì
zūn
shì
yōu
shī
dào
ér
tài
wèi
guǎng
广
fēng
ān
xiāng
hóu
zhào
jiè
chú
tíng
hóu
kōng
yuán
tāng
ān
guó
tíng
hóu
jīng
tóng
yáo
yún

译文

正直的人如同笔直的琴弦,却死在路旁。奸佞的人如同弯曲的钩子,反而升官加爵。《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太尉李固认为清河王品性高雅聪慧。对《诗》等经典很是精通且乐于遵行礼法。再加上是皇室宗亲。立年长的他为帝就合乎正统。但梁冀向太后建议。免去了李固的职务。征召蠡吾侯。于是蠡吾侯就登上了皇位。李固在当天就被秘密杀害于狱。尸体被抛在道路上。而太尉胡广被封为安乐乡侯、司徒赵戒被封为厨亭侯、司空袁汤被封为安国亭侯。京都流传的童谣说。

逐句剖析

"直如弦":正直的人如同笔直的琴弦,

# 直:正直的人。

"死道边":却死在路旁。

# 死道边:指李固。李固曾因对策指斥时政,要求“权去外戚、政归国家”,被任为议郎。汉冲帝即位后,任太尉,与大将军梁冀参录尚书事。汉桓帝即位,被梁冀诬陷而死于狱中,并暴尸道路。

"曲如钩":奸佞的人如同弯曲的钩子,

# 曲:柔媚圆通的人。

"反封侯":反而升官加爵。

# 反封侯:指胡广、赵戒、袁汤等人。因拥立汉桓帝,太尉胡广封安乐乡侯,司徒赵戒封厨亭侯,司空袁汤封安国亭侯。反:反而。

"《后汉书》五行志曰":《后汉书》五行志记载:

"太尉李固以为清河王雅性聪明":太尉李固认为清河王品性高雅聪慧。

"敦诗悦礼":对《诗》等经典很是精通且乐于遵行礼法。

"加又属亲":再加上是皇室宗亲。

"立长则顺":立年长的他为帝就合乎正统。

"而梁冀建白太后":但梁冀向太后建议。

"策免固":免去了李固的职务。

"徵蠡吾侯":征召蠡吾侯。

"遂即至尊":于是蠡吾侯就登上了皇位。

"固是日幽毙于狱":李固在当天就被秘密杀害于狱。

"暴尸道路":尸体被抛在道路上。

"而太尉胡广封安乐乡侯、":而太尉胡广被封为安乐乡侯、

"司徒赵戒厨亭侯、":司徒赵戒被封为厨亭侯、

"司空袁汤安国亭侯":司空袁汤被封为安国亭侯。

"京都童谣云":京都流传的童谣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顺帝末京都童谣》是汉朝时期京都地区的一首民谣。它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勾勒出当时独特的社会风貌,具有以谣传史的特点。诗中“直如弦”,象征着如李固这般刚正不阿之人,因坚守正义,违逆权臣梁冀,最终惨遭杀害,暴尸道旁,命运凄惨。而“曲如钩”则指代像胡广、赵戎这类阿谀奉承、附和梁冀的奸佞之徒,他们却能获得封侯之赏,尽享荣华。整首歌谣巧妙运用对比手法,使善恶、美丑之间的反差更加鲜明,增强了讽刺效果,语言简洁有力,充分展现出民众对正义的渴望与对邪恶的愤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顺帝末京都童谣》诞生于东汉顺帝末年,首见于《后汉书・五行志》,后被《乐府诗集》收录至《杂歌谣辞》。东汉顺帝驾崩后,接踵继位的冲帝与质帝在位一年便先后夭折。围绕新君的册立,宫廷与朝堂展开激烈角逐。太尉李固,为人刚正不阿,秉持公心,力主迎立清河王刘蒜为帝。在他看来,刘蒜身为长子,不仅天资聪慧,更对诗词礼乐有着深厚的热爱与钻研,实乃帝位的合适人选。然而,外戚、大将军梁冀却心怀不轨,为了实现自己操控朝政、独揽大权的野心,极力主张拥立年幼且昏庸的蠡吾侯刘志为帝。更有甚者,司徒胡广等一众朝官,为求自保或谋取私利,纷纷附和梁冀的主张。最终,梁冀凭借权谋,成功说服白太后,在这场激烈的争斗中胜出,刘志得以登基,是为汉桓帝。就在桓帝即位当日,梁冀便迫不及待地将李固革职查办,投入大狱,并残忍地将其迫害致死,还公然将李固的尸身弃置于大道之旁,以彰显其淫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攀附梁冀的党羽,如胡广、赵戒、袁汤等人,皆因谄媚逢迎而获封侯爵,尽享荣华。京都洛阳的百姓,目睹这等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不公行径,心中的愤怒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为了表达内心的愤懑与不平,他们以歌谣为武器,编唱了这支《顺帝末京都童谣》,深刻地揭示了东汉末年政治的黑暗与腐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讽刺社会现实的童谣。它通过简洁且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顺帝末年京都社会中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及其命运,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黑暗、不公现象的批判与讽刺,展现出民众对正义缺失的愤慨。

2. 写作手法

比喻:“直如弦”将正直之人比作笔直的琴弦,形象地突出其正直不阿的品质;“曲如钩”把奸佞之人比作弯曲的钩子,生动地展现其谄媚、不正直的特点,使两种人物形象鲜明可感。对比:将“直如弦”者“死道边”的悲惨命运与“曲如钩”者“反封侯”的得意境遇进行对比,形成强烈反差,深刻地揭示出当时社会黑白颠倒的现实,增强了童谣的讽刺效果和批判力度。

3. 分段赏析

“直如弓,死道边”:此句以弓为喻,弓虽整体弯曲,但其弦笔直,恰似正直之人。这里所指的正是李固,他秉持正直操守,为国家社稷考虑,坚持拥立清河王刘蒜为帝,却因此触怒了妄图操控朝政的梁冀。如此刚正不阿之人,最终却落得寒尸道边的悲惨下场。诗人通过这一句,不仅形象地展现了李固正直的品质,更对他的不幸遭遇表达了深深的同情与由衷的赞扬,让读者不禁为李固的命运扼腕叹息,对其高尚品格肃然起敬。“曲如钩,反封侯”:将矛头直指梁冀及其党羽。“钩”天生弯曲,象征着为人处世心思不正、行径卑劣之人。梁冀为达个人目的,不顾大局,执意拥立年幼昏庸的蠡吾侯刘志为帝,进而把控朝政,其手段之恶劣令人不齿。像胡广这类善于看风使舵、阿谀权贵的官员,也随声附和梁冀。胡广作为典型的圆滑官僚,凭借其曲意逢迎的处世之道,在官场中平步青云,最终获封侯爵。这一句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强烈讽刺了这些小人不择手段谋取私利、颠倒黑白的丑恶嘴脸,使读者对他们的行径感到愤慨与鄙夷。

4. 作品点评

《顺帝末京都童谣》虽仅寥寥十二字,却精准剖析了东汉顺帝末年复杂黑暗的政治生态,饱含着人民对现实政治的深刻态度。童谣巧妙地运用比喻,“直如弦”生动地塑造出李固这类正直之士的形象,“曲如钩”则活画出胡广等人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两者对比强烈,正直者的悲惨结局与奸佞者的飞黄腾达形成鲜明反差,深刻地揭示出当时社会黑白颠倒、忠奸不分的残酷现实。短短数语,却极具冲击力,震撼人心,将专制社会中权奸当道、正义蒙尘的痼疾暴露无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前一首(即《京都谣》)讽刺东汉外戚权臣梁冀的作威作福,‘死道边’指李固,‘反封侯’指胡广等人(见《后汉书·五行志》),但有其高度的典型性。

近现代中国文学史家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一册

# 这首谣辞即反映了人民对李固守正被杀的同情,和对胡广等因谄媚权贵而得加官晋爵的愤慨与蔑视。

不详中国文学史家郭预衡《汉魏南北朝诗选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汉·曹植《公宴》

下一篇:汉·刘向《杖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