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说天地开辟":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
# 俗说:民间流传的说法。
"未有人民":大地上并没有人类,
"女娲抟黄土做人":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
# 抟:把东西揉弄成球形。
"剧务":可事务太过繁巨大,
# 剧务:繁剧的事务。
"力不暇供":她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
"乃引绳于泥中":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
"举以为人":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
"故富贵者":所以富贵的人,
"黄土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
"贫贱者":而贫贱的人,
"引縆人也":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1. 分段赏析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开篇便点明故事背景,是在天地初开之时,世间尚无人类。“俗说”二字,表明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增添了故事的神秘与古朴之感。女娲作为创世神,亲自用黄土捏人,一个“抟”字,生动地描绘出女娲造人时的专注与细腻,仿佛能看到她耐心地将黄土揉搓成人形,展现了古人对人类起源的奇妙想象,也体现出女娲作为人类始祖的伟大创造力。“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此句承接上文,道出女娲造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剧务”说明造人工作繁重,“力不暇供”直白地体现出女娲即便全力以赴,也难以满足创造人类的需求。于是她想出了用绳子蘸泥再挥洒造人的办法,“引”“举”两个动词,将女娲的动作连贯呈现,这一创新之举不仅解决了人力不足的困境,也为故事增添了新奇色彩,反映出古人在想象中对解决问题的思考。“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人也”,这是对女娲两种造人方式所衍生结果的解读。将富贵之人比作女娲亲手用黄土所造,寓意其尊贵;而贫贱之人则是女娲用绳子蘸泥甩出所成,这种说法虽带有时代局限性,是古人对社会阶层差异的一种原始、朴素且唯心的理解,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存在明显的贫富差距,以及人们对这种差距由来的好奇与猜测,为这则神话故事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寓意。
上一篇:汉·王粲《从军诗五首(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