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彼北芒兮":登上北芒山啊,
# 北芒:又作“北邙”,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城北,又叫芒山或北山。汉朝的王侯死后大都葬在这里。横卧于洛阳北侧,为崤山支脉。东西绵亘190余公里,海拔250米左右。,彼:那,那个。,陟:登高。《诗经·周颂·闵予小子》:陟降庭止。
"噫":噫!
# 噫:古代汉语中的叹词,表示悲愤或悲痛。
"顾览帝京兮":回首遥望那皇帝住的京城啊,
# 帝京:东汉京城洛阳。,顾览:一作“顾瞻”,瞻望。顾:回头看。瞻: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噫":噫!
"宫室崔嵬兮":宫殿那高大壮丽啊,
# 崔嵬:高大雄伟。,宫室:一作宫阙。帝王及豪门居住的宫殿。
"噫":噫!
"民之劬劳兮":百姓那辛勤劳作啊,
# 劬:过分劳苦,勤劳。,民:一作人。百姓。
"噫":噫!
"辽辽未央兮":遥远漫长那无止境啊,
# 辽辽未央兮:《御览》或末二句互倒。又辽辽作寥寥。《后汉书》梁鸿传。《书钞》一百六。《文选》四十三与嵇茂《齐书》注。《御览》百五十八、五百七十二。环宇记三。《文选》补遗三十五。广《文选》十四。又事类赋歌赋注。《诗纪》三。辽辽:漫长悠远的样子。未央:未尽,没完没了。
"噫":噫!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间在世。少孤,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学毕,牧豕上林苑,误遗火延及他舍。鸿悉以豕偿舍主,不足,复为佣以偿。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妻以女,鸿尽谢绝。娶同县孟女光,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荆钗布裙,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章帝(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改复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间。终于吴。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抒情言志诗。诗中先写登山所见之景作铺垫,后笔锋一转写登临所感,透过“宫室崔嵬”揭示历史深层本质,表达了对帝王穷奢极欲的谴责、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及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怀。
2. 写作手法
铺垫:前三句“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层层推进,先写登山所见之景(北芒山、帝京宫室),以帝王居所的巍峨辉煌为铺垫,为后文揭露“人之劬劳”的主题蓄势。通过铺陈皇家宫苑的壮观,与后两句“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中百姓的劳苦形成鲜明对照,使对统治阶层奢靡、民生疾苦的批判更具冲击力,凸显诗歌的讽喻主旨。
3. 分段赏析
“陟彼北芒兮,噫!”中,“北芒”为洛阳北面之山,自汉朝起王公贵族多安葬于此。诗人登上此山发出噫吁之声,这不仅是登临赏景的感叹,更因感慨此处虽葬王侯公卿尸骨,却浸透劳动人民血汗。“顾览帝京兮,噫!”句中,诗人举目俯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彰显帝京气象的皇家宫苑,正如张籍《洛阳行》中“洛阳官阙当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楼”所描绘的景象,令诗人不禁再次发出感叹。“宫室崔嵬兮,噫!”一句,极言雕栏玉砌的宫殿巍峨辉煌,这第三个“噫”,蕴含着诗人内心深沉的思索与慨叹。“人之劬劳兮,噫!”则指出为建造这些供皇家享乐、点缀升平的豪华宫殿苑囿,人民承受着沉重的赋税徭役,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这第四个“噫”直切要害,鲜明地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最后“辽辽未央兮,噫!”一句补足,诗人质问哪个王朝、哪位帝王不大兴土木、劳民伤财,黎民百姓的沉重负担与常年劳苦何时才能终止,这最后的“噫”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4. 作品点评
在诗歌形式上,《五噫歌》大体属于骚体诗,却以一句一咏叹的独特形式,显露出民间歌谣的影响。诗中虽留存楚辞体痕迹,却非机械模仿,而是融合旧体、创新格调,以齐整诗句与谐美音节,展现出诗歌向新方向演进的趋势。
# 无穷悲痛,全在五个“噫”字托出,真是创体。
清诗人、学者张玉毂《古诗赏析》
下一篇:汉·嵇康《六言诗十首 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