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徒推小雪天":按照节令推算,如今已是小雪时节,
"刺梧犹绿槿花然":然而梧桐依旧翠绿,木槿花仍然绽放。
# 刺梧:豆科刺桐属乔木植物。
"融和长养无时歇":温暖和煦的气候似乎未曾停歇,
# 长养:长大,生成。
"却是炎洲雨露偏":这片炎热之地,仿佛格外受到雨露的恩泽。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描写生活场景的诗。描绘了在小雪时节,本应天寒,但此地刺梧依旧翠绿,槿花依然盛开。体现了当地气候温暖,滋养万物不停歇,仿佛炎洲之地受到上天格外的雨露眷顾。表达了诗人对南方温暖气候的感慨,对小雪日这种不寻常景色的新奇与感叹之情。
2. 分段赏析
“甲子徒推小雪天“一句点明节令反差。“甲子“代指节气推算,“徒推“二字暗藏调侃——尽管历法已至小雪,气候却未循节令而行。诗人以“徒“字消解节气的权威性,既扣题中“戏题“之趣,亦为后文景象铺陈埋下悬念,用质朴的叙述道出时令与现实的错位感。“刺梧犹绿槿花然“承上展现反常景致。“刺梧“与“槿花“选取南方代表性植物,“犹绿“以副词强化常青之态,“然“通“燃“,状写木槿花盛放如火焰灼灼。两句以“绿“与“燃“的色彩对照,打破小雪时节“草木凋零“的常规认知,通过植物的蓬勃生机,具象化呈现节令失序的奇景,笔触中透着对自然异象的玩味。“融和长养无时歇“转笔揭示气候成因。“融和长养“四字凝练概括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无时歇“以否定句式强调这种滋养持续不断,暗写此地气候的恒定性。诗人不直言地域差异,却以“融和“的温和笔触勾勒环境特质,将自然现象的描述升华为对生态规律的观察,为尾句点明地域做足铺垫。“却是炎洲雨露偏“收束全诗揭晓谜底。“炎洲“直指热带地域,“雨露偏“以拟人化手法,将气候异常归因于“雨露“的偏爱,暗合首句“徒推“的戏谑基调。“却“字转折间透出恍然大悟的意趣,既解释了“刺梧犹绿“的地理原因,又以“戏题“的口吻消解了节令错位的困惑,让全诗在自然奇观与地域特性的对照中,洋溢着诗人对物候差异的诙谐观照。
上一篇:唐·张泌《春江雨》
下一篇:唐·程长文《春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