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山上松":遥望高山上的松树,
# 遥望山上松:“遥望”二句:写松树严寒不凋的节操。
"隆冬不能凋":严冬里也不会凋谢。
# 隆冬:严冬。
"愿想游下憩":希望能到树下休憩,
# 憩:休息的意思。
"瞻彼万仞条":仰望那高耸入云的枝条。
# 万仞条:极言松树高大。
"腾跃未能升":自己难以腾身高飞,
# 腾跃未能升:“腾跃”二句:意思是自己不能腾身高飞,只有等待仙人王乔来接引。顿足,伫立。顿,止。王乔,即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淮南子·泰族训》:“王乔赤松……蹑虚轻举,乘云游雾。”
"顿足俟王乔":只有等待仙人王乔来接引。
# 王乔:即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淮南子·泰族训》:“王乔赤松……蹑虚轻举,乘云游雾。”,顿足:伫立。顿,止。
"时哉不我与":可是不能随心所欲啊,
# 时哉不我与:“时哉”二句:感叹生不逢时,只能随命运摆布。不我与,不与我。
"大运所飘䬙":只能让命运随风飘动摇摆。
# 䬙:随风飘动摇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借物抒情诗。作者通过描绘山上松在隆冬不凋的坚韧形象,表达对其高洁品质的赞美,进而抒发对嵇康的仰慕,以及因与嵇康生不同时,自身志向难以实现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以“山上松”自比,借松树隆冬不凋的特性,表达自己追求高洁、坚韧的志向,同时也将嵇康的品格赋予松树,表达对嵇康的敬仰。情景交融:诗歌前半部分以“遥望”“瞻彼”等动作描绘山上松的“万仞条”之高、“隆冬不凋”之劲,营造出清逸淡雅的自然意境;后半部分笔锋一转,以“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的焦急,“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飖”的悲慨,将个人对命运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融入自然景物之中。松树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形成强烈对比,自然之景成为情感的载体,情景浑然一体。
3. 分段赏析
在《拟嵇中散咏松诗》里,作者对那亭亭屹立的“山上松”不吝赞美之词。诗中尽显对“山上松”的倾慕,期望自己能在松下休憩,如同“山上松”一般,于隆冬时节亦不凋零,始终保持高洁的志气。这里的“山上松”,无疑是嵇康精神的象征。“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此句直截了当地抒发了作者对嵇康的敬仰与崇拜之情。可惜的是,她与嵇康并非生活在同一时代,这使得她渴望与嵇康交流、效仿其行的愿望,实现起来困难重重。“顿足俟王乔”,作者感慨,除非能有像王子乔那般的仙人相助,否则这一心愿怕是难以达成。诗的最后两句,饱含着作者深深的慨叹。她感伤自己与嵇康这样超凡的人物生不同时,却只能与世间凡夫俗子相逢。作者对嵇康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借山上劲松坚强独立的品格,传达出自己想要如嵇康一般,成为遗世独立、不为礼教世俗所束缚之人的志向。所以,尽管这首诗是拟作,却真切地表达了谢道韫的内心志向。
4. 作品点评
通常情况下,女性在创作诗歌时,往往会运用细腻、柔美的笔调与意象,来营造诗歌独特的意境与氛围。然而,谢道韫的《拟嵇中散咏松诗》却别具一格,其笔调豪迈大气,选取了“山上松”与仙人“王乔”这两种意象。“山上松”于隆冬之际依旧傲然挺立,不凋不败;“王乔”的引入,则为诗歌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如此一来,这首诗在女性诗作常见的静谧风格中,多了一份大气与洒脱,这一特点在一般女性诗作中实属罕见。总的来讲,此诗构建的整体意境,既蕴含着清逸淡雅之美,又彰显出洒脱大气之势。整首诗的风格纵横大气,全然不见女性诗人常有的矫揉造作之态,取而代之的是朴素且磅礴的语言。诗人巧妙地融情于景,使情感与景物相互交融,从而在众多女性诗作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 “入手落手转手,总有秋月孤悬、春云忽起之势,不但古今闺秀不敢望其肩背,即中散当年,犹有凝滞之色,方斯未逮也。”
明末清初王夫之《古诗评选》
上一篇:魏晋·左思《招隐(杖策招隐士)》
下一篇:魏晋·佚名《欢好曲三首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