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sǎn
yǒng
sōng
shī

朝代:魏晋作者:谢道韫浏览量:2
yáo
wàng
shān
shàng
sōng
lóng
dōng
néng
diāo
yuàn
xiǎng
yóu
xià
zhān
wàn
rèn
tiáo
téng
yuè
wèi
néng
shēng
dùn
wáng
qiáo
shí
zāi
yùn
suǒ
piāo
yáo

译文

遥望高山上的松树,严冬里也不会凋谢。希望能到树下休憩,仰望那高耸入云的枝条。自己难以腾身高飞,只有等待仙人王乔来接引。可是不能随心所欲啊,只能让命运随风飘动摇摆。

逐句剖析

"遥望山上松":遥望高山上的松树,

# 遥望山上松:“遥望”二句:写松树严寒不凋的节操。

"隆冬不能凋":严冬里也不会凋谢。

# 隆冬:严冬。

"愿想游下憩":希望能到树下休憩,

# 憩:休息的意思。

"瞻彼万仞条":仰望那高耸入云的枝条。

# 万仞条:极言松树高大。

"腾跃未能升":自己难以腾身高飞,

# 腾跃未能升:“腾跃”二句:意思是自己不能腾身高飞,只有等待仙人王乔来接引。顿足,伫立。顿,止。王乔,即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淮南子·泰族训》:“王乔赤松……蹑虚轻举,乘云游雾。”

"顿足俟王乔":只有等待仙人王乔来接引。

# 王乔:即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淮南子·泰族训》:“王乔赤松……蹑虚轻举,乘云游雾。”,顿足:伫立。顿,止。

"时哉不我与":可是不能随心所欲啊,

# 时哉不我与:“时哉”二句:感叹生不逢时,只能随命运摆布。不我与,不与我。

"大运所飘䬙":只能让命运随风飘动摇摆。

# 䬙:随风飘动摇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拟嵇中散咏松诗》是东晋才女谢道韫模仿嵇康《游仙诗》创作的五言古诗。全诗通过描绘寒冬不凋的“山上松”和仙人王子乔的传说,既表达了对嵇康刚正不屈人格的敬仰,又抒发了对人生短暂、命运无常的感慨。诗中“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直白展现了作者渴望追随嵇康精神境界的愿望,而“腾跃未能升”等句则暗含现实中理想受阻的无奈。全诗以朴素雄浑的语言打破传统闺阁诗的柔美风格,用松树傲寒、仙人接引等宏大意象,营造出清逸洒脱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拟嵇中散咏松诗》由谢道韫仿嵇康的《游仙诗》创作而来。嵇康在《游仙诗》里写道:“遥望山上松,隆谷郁清葱。自遇一何高,独立迥无双。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飘飘戏玄圃,黄老路相逢。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采药钟山隅,服食改姿容。蝉蜕弃秽累,结友家板桐。临觞奏九韶,雅歌何邕邕。长与俗人别,谁触睹其踪。”此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渴望高举远行的志向。在六朝时期,文人雅士喜爱通过模拟古诗乐府来抒发情志,而《拟嵇中散咏松诗》正是对嵇康《游仙诗》的仿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借物抒情诗。作者通过描绘山上松在隆冬不凋的坚韧形象,表达对其高洁品质的赞美,进而抒发对嵇康的仰慕,以及因与嵇康生不同时,自身志向难以实现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以“山上松”自比,借松树隆冬不凋的特性,表达自己追求高洁、坚韧的志向,同时也将嵇康的品格赋予松树,表达对嵇康的敬仰。情景交融:诗歌前半部分以“遥望”“瞻彼”等动作描绘山上松的“万仞条”之高、“隆冬不凋”之劲,营造出清逸淡雅的自然意境;后半部分笔锋一转,以“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的焦急,“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飖”的悲慨,将个人对命运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融入自然景物之中。松树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形成强烈对比,自然之景成为情感的载体,情景浑然一体。

3. 分段赏析

在《拟嵇中散咏松诗》里,作者对那亭亭屹立的“山上松”不吝赞美之词。诗中尽显对“山上松”的倾慕,期望自己能在松下休憩,如同“山上松”一般,于隆冬时节亦不凋零,始终保持高洁的志气。这里的“山上松”,无疑是嵇康精神的象征。“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此句直截了当地抒发了作者对嵇康的敬仰与崇拜之情。可惜的是,她与嵇康并非生活在同一时代,这使得她渴望与嵇康交流、效仿其行的愿望,实现起来困难重重。“顿足俟王乔”,作者感慨,除非能有像王子乔那般的仙人相助,否则这一心愿怕是难以达成。诗的最后两句,饱含着作者深深的慨叹。她感伤自己与嵇康这样超凡的人物生不同时,却只能与世间凡夫俗子相逢。作者对嵇康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借山上劲松坚强独立的品格,传达出自己想要如嵇康一般,成为遗世独立、不为礼教世俗所束缚之人的志向。所以,尽管这首诗是拟作,却真切地表达了谢道韫的内心志向。

4. 作品点评

通常情况下,女性在创作诗歌时,往往会运用细腻、柔美的笔调与意象,来营造诗歌独特的意境与氛围。然而,谢道韫的《拟嵇中散咏松诗》却别具一格,其笔调豪迈大气,选取了“山上松”与仙人“王乔”这两种意象。“山上松”于隆冬之际依旧傲然挺立,不凋不败;“王乔”的引入,则为诗歌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如此一来,这首诗在女性诗作常见的静谧风格中,多了一份大气与洒脱,这一特点在一般女性诗作中实属罕见。总的来讲,此诗构建的整体意境,既蕴含着清逸淡雅之美,又彰显出洒脱大气之势。整首诗的风格纵横大气,全然不见女性诗人常有的矫揉造作之态,取而代之的是朴素且磅礴的语言。诗人巧妙地融情于景,使情感与景物相互交融,从而在众多女性诗作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入手落手转手,总有秋月孤悬、春云忽起之势,不但古今闺秀不敢望其肩背,即中散当年,犹有凝滞之色,方斯未逮也。”

明末清初王夫之《古诗评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左思《招隐(杖策招隐士)》

下一篇:魏晋·佚名《欢好曲三首 其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