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晓初春日":晴朗的立春清晨,
"高心望素云":登高望远把素云仰望。
"彩光浮玉辇":彩云间仿佛浮动着仙人的玉辇,
"紫气隐元君":紫气相中隐约可见元君的形象。
"缥缈中天去":云朵缥缈向中天飘去,
"逍遥上界分":逍遥地在上界舒卷飞扬。
"鸾骖攀不及":鸾鸟拉的车驾难以攀登企及,
"仙吹远难闻":天上的仙乐也远远不能听详。
"礼候于斯睹":在这立春日恭迎祥瑞目睹奇景,
"明循在解纷":愿遵循天道让世间化解纷攘。
"人归悬想处":人们离去后仍在回味遐想,
"霞色自氛氲":天边的霞色依然氤氲明亮。
1. 分段赏析
“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两句点明时间与事件。首句以“晴晓”“初春”勾勒明丽的节令背景,奠定清新基调;“高心”二字双关,既指登高望远之心,亦含对祥瑞云气的向往之情,“望素云”则直接点题,引出全诗核心意象。“彩光浮玉辇,紫气隐元君”转入对云气的想象性描写。“彩光”“紫气”状云色绚烂,紧扣“三素云”的祥瑞特质;“浮玉辇”“隐元君”化用道教典故,将云气比作仙人驾乘的玉辇及隐现的元君,赋予自然景象以神话色彩,虚实相生中见瑰丽想象。“缥缈中天去,逍遥上界分”承前句仙踪,渲染云气的动态与意境。“缥缈”“逍遥”以叠词强化云气的轻盈超脱,“中天去”“上界分”则从空间维度勾勒其向天际舒展的态势,仿佛将人间与仙界的界限自然分隔,营造出空灵悠远的仙境氛围。“鸾骖攀不及,仙吹远难闻”进一步烘托仙界的遥不可及。“鸾骖”指鸾鸟拉的车驾,“仙吹”谓天上的乐音,诗人以“攀不及”“远难闻”的遗憾,侧面凸显云间仙境的超凡绝尘,既延续前句的逍遥意境,又暗含对尘世局限的慨叹。“礼候于斯睹,明循在解纷”转向现实寄托,收束玄想。“礼候”呼应立春日的祭祀习俗,“于斯睹”将祥瑞云气视为上天启示;“明循”谓遵循天道,“解纷”则祈愿世道清明、纷争止息,使自然异象与人间治世相联结。“人归悬想处,霞色自氛氲”以景语作结,余韵悠然。“人归”写观云者的离去,“悬想处”留想象空间,似言人虽归而思绪仍萦绕于缥缈云间;“霞色自氛氲”以绚烂霞光照应开篇“晴晓”,既写实又象征,以自然的生机盎然,暗示祥瑞愿景的延续与升华。
上一篇:唐·贯休《三峡闻猿》
下一篇:唐·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