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ān

朝代:唐作者:李从谦浏览量:1
zhú
lín
èr
jūn
jìn
jìng
chén
yín
xiāng
duì
zhōng
zhēng
xiān
yǒu
xīn
shì
qiáng
yǒu
shī
shǒu
fèn
qīn
ruò
suàn
chóu
chù
cāng
cāng
hǎi
wèi
shēn

译文

竹林中有两位君子,终日沉思默想难掩专注神情。相对而坐始终沉默无言,内心却各自怀着争先取胜的心思。一味地倚仗强势必然会有所失,坚守本分就不会受到侵害。若细推演棋局精微奥妙,纵使浩瀚沧海也难测其深。

逐句剖析

"竹林二君子":竹林中有两位君子,

"尽日竟沉吟":终日沉思默想难掩专注神情。

"相对终无语":相对而坐始终沉默无言,

"争先各有心":内心却各自怀着争先取胜的心思。

"恃强斯有失":一味地倚仗强势必然会有所失,

"守分固无侵":坚守本分就不会受到侵害。

"若算机筹处":若细推演棋局精微奥妙,

"沧沧海未深":纵使浩瀚沧海也难测其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观棋》是五代十国的李从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观棋为切入点,借棋局喻人生处世之道。全诗四联层层递进,首联以“竹林二君子”暗喻棋手风骨,通过“尽日沉吟”刻画棋局之凝神思虑;颔联“相对无语”与“争先各心”形成动静对照,既写棋局虚实相生,亦暗含人际交往的微妙张力。颈联直议棋理,以“恃强有失”与“守分无侵”的辩证关系,揭示刚柔并济的处世智慧。尾联以“沧海未深”作比,将棋局谋略升华为对世事无常的敬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李从谦,五代南唐诗人。字可大,入宋后改名从誧。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九子。始封鄂公,升宜春郡王,复改吉王。后主开宝五年(972),降为鄂国公。曾使宋奉朝贡。入宋后历知随、复、成三州。后卒于南阳。从谦后主母弟,风采峭整,动有规诲。喜为律诗,后主与侍臣奕,命数岁从谦赋观棋诗:“竹林二君子,尽日竟沉吟。相对虽无语,争先各有心。恃强知易失,守分固难侵。若算机筹处,沧沧海未深。”《全唐诗》收录其《观棋》诗。《全唐诗续拾》收胡宿《文恭集》中其诗二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竹林二君子,尽日竟沉吟”,以“竹林”暗喻对弈场景的清雅,借用魏晋名士典故,将棋者比作高洁之士,平实点出弈棋者的身份特质,未刻意渲染超然意境。“尽日”写时间跨度,“沉吟”显思虑之深,如实记录棋局耗时的特点。既符合围棋需长考的特性,亦暗示对弈者谨慎态度,无过度引申。颔联“相对终无语,争先各有心”,客观描述弈棋时沉默专注的状态,“无语”突显棋局本身的思维交锋。此句如实反映围棋对弈中言语缺失、手谈交流的特点,未附加情绪色彩。直述围棋争先手的本质,揭示棋手布局时的策略差异。“各有心”说明不同棋路选择,贴合棋理中“入界宜缓”“攻彼顾我”的基本要义。颈联“恃强斯有失,守分固无侵”,指出棋局中冒进之弊,符合围棋“贪胜反败”的常见现象。联系五代割据政权恃强而亡的史实(如前蜀王衍穷兵黩武),表述克制。强调围棋守势的重要性,与“恃强”形成辩证。“守分”暗合棋谚“金角银边草肚皮”的占位原则,反映稳健棋风的实际价值。尾联“若算机筹处,沧沧海未深”,平述围棋需精密计算的特点,“机筹”指棋局中的谋算推演。此句为末句比喻作铺垫,保持从具象到抽象的合理过渡。以沧海喻棋道深邃,属常见类比手法(如白居易“海水无风时”喻心境)。虽用夸张比较,但未超出唐诗以自然比兴的常规范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曹松《春草》

下一篇:唐·刘长卿《江中对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