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ài
xià

朝代:唐作者:江为浏览量:1
wàn
huáng
yún
dòng
fēi
yān
fēng
huǒ
shēn
wēi
ér
zhàng
hán
jiā
jué
xuě
shí
wén
tàn
guī

译文

延绵万里的黄云凝冻得不再飘动,戈壁的烽火烟雾在深夜里愈显幽微。胡人迁移营帐后凄凉的胡笳声已然断绝,覆雪的道路上不时传来侦察骑兵踏雪归来的声响。

逐句剖析

"万里黄云冻不飞":延绵万里的黄云凝冻得不再飘动,

"碛烟烽火夜深微":戈壁的烽火烟雾在深夜里愈显幽微。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碛:沙漠。

"胡儿移帐寒笳绝":胡人迁移营帐后凄凉的胡笳声已然断绝,

# 笳:胡笳,一种管乐器。

"雪路时闻探马归":覆雪的道路上不时传来侦察骑兵踏雪归来的声响。

# 探马:侦察敌情的骑兵。,雪:一作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塞下曲》是五代江为(一说南宋赵葵)写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描绘了一幅广袤无垠的边塞图景,营造出一种压抑、死寂的氛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边塞环境的恶劣。次句既暗示了边塞地区的荒凉,又透露出这里处于军事戒备状态。第三句暗示了北方民族生活的动荡,他们在严寒中为了生存而奔波迁徙。末句“雪路时闻探马归”:“雪路”点明道路被积雪覆盖,再次突出环境的恶劣。展现了边塞的严酷环境与人们的艰难生活,表达了对家国的担忧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万里黄云冻不飞”:描绘了一幅广袤无垠的边塞图景,“万里”极言空间之辽阔,“黄云”写出了边塞天空中云层的浑浊之色,而“冻不飞”则以夸张的手法,突出天气的极度寒冷,仿佛连云朵都被冻结,无法飘动。此句营造出一种压抑、死寂的氛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边塞环境的恶劣。次句“碛烟烽火夜深微”:“碛烟”指沙漠中的烽烟,“夜深微”说明时间已至深夜,烽火的烟雾变得微弱。沙漠、烽火等元素,是边塞特有的景象,既暗示了边塞地区的荒凉,又透露出这里处于军事戒备状态。深夜里微弱的烽火,给人一种孤寂、萧瑟之感,也让人联想到戍边将士在寒夜中坚守的艰辛。第三句“胡儿移帐寒笳绝”:“胡儿”指北方游牧民族,“移帐”表明他们因寒冷或其他原因在迁徙帐篷。“寒笳绝”则是说,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原本悠扬的胡笳声也消失了。笳声本是边塞常见的声音,它的断绝,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寒冷和气氛的寂静,同时也暗示了北方民族生活的动荡,他们在严寒中为了生存而奔波迁徙。末句“雪路时闻探马归”:“雪路”点明道路被积雪覆盖,再次突出环境的恶劣。“时闻探马归”则是说,不时能听到侦察兵骑马归来的消息。侦察兵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仍在外执行任务,可见边塞局势的紧张。而他们的归来,又给人带来一种相对安稳的感觉,仿佛暂时没有战事的威胁。这一句从侧面反映了戍边生活的艰辛与危险,也让读者感受到将士们的尽职与辛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赵嘏《赠女仙》

下一篇:唐·鲍溶《游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