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èng
shān
shí
èr
shī
·
·
tái

朝代:唐作者:韦处厚浏览量:1
biǎn
nán
céng
yīn
suì
xuē
chéng
qiǎn
shēn
lán
zhàng
jìn
xiàng
zhōng
chéng

译文

这地方土地狭窄,难以堆积起层叠的泥土,便顺着山崖将它削凿而成。山间雾气与峰峦的色彩,或浅或深,全都在这台上映现出来。

逐句剖析

"褊地难层土":这地方土地狭窄,难以堆积起层叠的泥土,

"因厓遂削成":便顺着山崖将它削凿而成。

"浅深岚嶂色":山间雾气与峰峦的色彩,或浅或深,

"尽向此中呈":全都在这台上映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盛山十二诗·琵琶台》是中唐诗人韦处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琵琶台”这一景物为题材,描绘了琵琶台的景象。前两句“褊地难层土,因厓遂削成”,写此地狭窄难以堆积土层,于是顺着山崖削凿而成琵琶台,运用写实手法,交代了琵琶台的成因。后两句“浅深岚嶂色,尽向此中呈”,则描绘出深浅不同的山间雾气与峰峦色彩,都在此处呈现出来,借景抒情,展现了琵琶台所处环境的秀丽。全诗语言简洁,通过对景物的刻画,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人工结合之景的欣赏,画面感强,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文学家

韦处厚(773~828),唐代文学家。本名韦淳,避宪宗讳改,字德载,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元和元年登进士第,又擢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集贤殿校书郎,后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韦处厚被刘禹锡称“通六经,旁贯百氏”,所著诗文词赋,以才丽为主。其《盛山诗》十二首,当时传诵甚广,韩愈谓“读而歌咏之,令人欲弃百事往而与之游”。主要作品有《茶岭》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褊地难层土”,开篇就用“褊地”点出琵琶台所在的狭窄山势,土地贫瘠到连土层都难以堆积,一个“难”字道尽了自然条件的局促。次句“因厓遂削成”,接着解释这方台地的来历,它并非天然生成,而是依着陡峭的山崖人工开凿而成;“削成”二字利落有力,既说出台形的险峻,也暗含人力与山岩的较量。第三句“浅深岚嶂色”,笔锋转向台上远眺之景:山间雾气缭绕中,群峰层层叠叠,从近到远呈现出由浓到淡、由深到浅的色彩渐变,仿佛一幅水墨在眼前晕开。尽向此中呈,末句“尽向此中呈”以“尽”字收束全篇,所有深浅不一的山色,全都汇聚到这一方小小的琵琶台前尽情铺展;一个“呈”字,如同天地主动将美景献于台上人,平凡石台竟成了收纳千岩万壑的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文恭《佳人照镜》

下一篇:唐·李煜《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