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宗固神秀":我的宗族本来就聪慧出众,
"体物写谋长":能够深入体察事物,谋划长远,精心构建新亭。
"形制开古迹":建筑形式和风格开创了古迹的新风貌,
"曾冰延乐方":在这层冰覆盖的时节,这里成为了延续欢乐的地方。
"太山雄地理":泰山雄伟地占据着地理优势,
"巨壑眇云庄":巨大的山谷中云雾缭绕,远处隐约可见云雾间的村庄。
"高兴汩烦促":在这里登高赏景的高兴之情驱散了平日里的烦闷和忙碌,
"永怀清典常":我永远怀着对清雅的典章常道的向往之情。
"含弘知四大":包容博大,从而领悟到宇宙万物:地、水、火、风的广阔,
"出入见三光":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日、月、星三光。
"负郭喜粳稻":城郭附近的粳稻生长良好让人喜悦,
"安时歌吉祥":在这和平安定的时期人们欢快地歌颂吉祥的生活。
李邕(678~747),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汉族,鄂州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
1. 分段赏析
“吾宗固神秀,体物写谋长。形制开古迹,曾冰延乐方。”:开头两句诗人先夸赞自己的宗族(友人)本就聪慧杰出,在构建新亭时能深入体察事物,有着长远的谋划。后两句则描述新亭的建造形式和风格,说它开创了古迹新的风貌,在这层冰覆盖的时节(冬季),这里成为了延续欢乐的地方。这一层既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美,也点明了新亭的独特之处以及它在此时所具有的作用,为下文的写景和抒情做了铺垫。“太山雄地理,巨壑眇云庄。高兴汩烦促,永怀清典常。”:此段开始描写周围的景色。泰山以其雄伟占据着地理优势,巨大的山谷中云雾缭绕,隐约可见云间的村庄。“高兴汩烦促”写诗人在此处登高赏景的高兴之情,驱散了平日里的烦闷和忙碌。“永怀清典常”则表明诗人永远怀着对清雅的典章常道的向往,在这美景中,诗人的心境也得到了升华,从单纯的赏景之乐上升到对精神追求的层面。“含弘知四大,出入见三光。负郭喜粳稻,安时歌吉祥。”:“含弘知四大”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一种认知,“含弘”有包容博大之意,“四大”在古代常指地、水、火、风,这里表示诗人领悟到宇宙的广大和深邃。“出入见三光”说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见到日、月、星三光,进一步强调了天地的广阔和光明。最后两句“负郭喜粳稻,安时歌吉祥”描写了城郭附近庄稼生长良好,人们安居乐业,欢快地歌颂吉祥的生活,展现了一幅和平安定的生活画面,诗人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满足和喜悦。
上一篇:唐·宋之问《放白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