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yuǎn

朝代:唐作者:顾况浏览量:1
zàn
chū
biān
yuǎn
dào
què
lái
chuāng
xià
tīng
xīn
yīng
rén
bié
shí
jiàn
chūn
cǎo
hái
cóng
jiù
chù
shēng

译文

我刚来到河边,思绪就飘向远方的道路,回来又听到新来的黄莺在窗下啼鸣。与故人分别之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那生命力旺盛的春草依旧还在送别的老径道上绵延。

逐句剖析

"暂出河边思远道":我刚来到河边,思绪就飘向远方的道路,

"却来窗下听新莺":回来又听到新来的黄莺在窗下啼鸣。

# 却来:归来。

"故人一别几时见":与故人分别之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

"春草还从旧处生":那生命力旺盛的春草依旧还在送别的老径道上绵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远》是唐代顾况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前两句借助河边、窗下的场景变化,巧妙地将思绪从对远方的遥想拉回现实;后两句抒发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变迁的喟叹。春草的周而复始与故人重逢的无期形成鲜明对照,更凸显出这份思念的悠长与无奈。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深厚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顾况(727?~806?),唐代诗人。字逋翁,又号悲翁,祖籍云阳(今江苏丹阳),迁家海盐(今属浙江)衡山。早年曾读书山林。至德进士及第,曾官著作佐郎,因嘲诮权贵,被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顾况的诗,题材广泛,注意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形式多样,尤长于歌行。其诗风不拘一格,语言平易,不避俚俗。代表作品有《露青竹杖歌》《李供奉弹箜篌歌》。著有《华阳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诗人暂在河边,因景触发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回到窗下听闻新莺啼叫的情景。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对重逢日期的急切盼望,以及感慨时光流转,友人却未归的惆怅。全诗借景抒情,营造出一种思念友人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中人事的变化与春草生长的永恒形成对比。自然界的四季更迭、花草荣枯有序,而人与人之间的相聚离散却难以预料,这种对比强调了时光流逝而故人难见的无奈,凸显出诗人对时光变迁、故人难逢的感慨,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岁月无情、人事无常。

3. 分段赏析

“暂出河边思远道”:开篇点明诗人的行为与思绪,“暂出”表明这一行为的短暂性,“河边”是地点,诗人来到河边,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远方的友人,“思远道”直接表明思念之情,为全诗定下思念的基调,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远方故人的牵挂。“却来窗下听新莺”:“却来”与上句“暂出”形成动作上的转折,诗人从河边回到窗下,本想转换心情,却听到新莺啼叫。新莺的啼叫本是春天欢快的声音,但此时在诗人耳中,却更添思念之愁,以乐景衬哀情,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故人一别几时见”:此句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故人分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将之前借景抒情所蕴含的情感直接表达出来,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对故人的期盼与思念之切。“春草还从旧处生”:诗人看到春草依旧从旧处生长,春草的生长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年复一年,然而故人却尚未归来。以春草的生长衬托出诗人对时光流逝、故人难见的无奈,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思念之情更显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绩《山中别李处士》

下一篇:唐·元稹《百牢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