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ān
zhōu

朝代:唐作者:顾夐浏览量:1
lóng
shè
jǐn
wéi
páng
píng
yǎn
yìng
zhú
yíng
huáng
jìn
lóu
diāo
dǒu
chū
cháng
luó
jiàn
xiù
yuān
yāng
shān
zhěn
shàng
kǒu
zhī
xiāng
měi
féng
qīng
liáng
chén
duō
chàng
wàng
shāng
shén
yún
shuǐ
zhōng
rén
xiù
luó
yīn
shān
zhěn
shàng
diǎn
lèi
hén
xīn
céng
liú
ruǎn
fǎng
访
xiān
zōng
shēn
dòng
shí
féng
yán
sàn
hòu
xiù
qīn
tóng
kuǎn
jiàn
sháo
róng
shān
zhěn
shàng
cháng
shì
qiè
chén
zhōng
táo
huā
xiǎo
lóu
shēn
chí
zhǎn
tīng
yáo
qín
zuì
guī
qīng
suǒ
yuān
qīn
yuè
zhào
jīn
shān
zhěn
shàng
cuì
diàn
zhèn
méi
xīn
hóng
shēn
zuì
tiáo
shēng
qiāo
pāi
chù
xiān
qīng
xiǎo
píng
huà
àn
píng
yān
yuè
mǎn
xián
tíng
shān
zhěn
shàng
dēng
bèi
liǎn
héng

译文

锦帷旁放置着一炉龙脑麝香,屏风掩映之间,烛火辉煌闪烁。禁楼传来的刁斗声里,欣喜秋夜开始漫长,丝织的席褥上绣着鸳鸯。山形枕头上,私密的话语间传来口脂的芳香。每到清静的夜晚和美好的清晨,总是多有怅然眺望,足以伤神。意中人被云雾迷障、河水阻隔,寂寞地独对绣花纹的褥子。山形枕头上,新落下几点泪痕。曾像刘晨、阮肇探访仙踪一样,如入深洞的客子,在此时相逢。绮丽的筵席散后,共卧绣被,款款倾诉我对仙容的仰慕。山形枕头上,总是害怕听到晨钟响起。露桃花开的深幽小楼里,手持玉杯,聆听瑶琴之声。醉后穿过刻有连环花纹的门窗,躺入鸳鸯被中,月色照亮衣襟。山形枕头上,翠玉花钿贴在眉心。红炉暖阁的深夜里,醉酒调试笙管,敲击节拍处,纤纤玉手轻柔。小屏风上的古画描绘着岸边低平的景色,烟雾般的月光洒满闲静的庭院。山形枕头上,灯影背后,眼波横流。

逐句剖析

"一炉龙麝锦帷傍":锦帷旁放置着一炉龙脑麝香,

# 龙麝:香料名。龙:龙涎香,旧说是龙所吐涎而凝成,非是,而是一种鲸鱼肠内的分泌物。麝:麝香,是极贵重的香料。

"屏掩映":屏风掩映之间,

"烛荧煌":烛火辉煌闪烁。

# 荧煌:闪烁、忽明忽暗。

"禁楼刁斗喜初长":禁楼传来的刁斗声里,欣喜秋夜开始漫长,

# 喜初长:刁斗声长,初夜时分,故喜,夜尚久而可乐也。,刁斗:古有二说,一曰“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刁斗。”此处似以“小铃”为当,禁宫中无须行军之“刁斗”。,禁楼:皇城的楼阁。

"罗荐绣鸳鸯":丝织的席褥上绣着鸳鸯。

# 荐:垫席。

"山枕上":山形枕头上,

# 山枕:两端突起而中凹的枕头。或曰,古人用屏风围枕,谓之枕屏,屏上画山水,故词家称为山枕。

"私语口脂香":私密的话语间传来口脂的芳香。

"每逢清夜与良晨":每到清静的夜晚和美好的清晨,

"多怅望":总是多有怅然眺望,

# 怅望:失意,惆怅。

"足伤神":足以伤神。

"云迷水隔意中人":意中人被云雾迷障、河水阻隔,

"寂寞绣罗茵":寂寞地独对绣花纹的褥子。

# 罗茵:华美的垫席、褥子。茵:褥子。

"山枕上":山形枕头上,

"几点泪痕新":新落下几点泪痕。

"曾如刘阮访仙踪":曾像刘晨、阮肇探访仙踪一样,

# 刘阮:刘晨、阮肇二人。诗词中常用“刘阮”、“刘郎”、“阮郎”来指久去不归的心爱男子。

"深洞客":如入深洞的客子,

# 深洞客:既指刘、阮所遇之仙女,也指所爱的深闺女子。

"此时逢":在此时相逢。

"绮筵散后绣衾同":绮丽的筵席散后,共卧绣被,

# 绮筵:富丽的筵席。

"款曲见韶容":款款倾诉我对仙容的仰慕。

# 款曲:殷勤、缠绵。

"山枕上":山形枕头上,

"长是怯晨钟":总是害怕听到晨钟响起。

"露桃花里小楼深":露桃花开的深幽小楼里,

# 露桃:露井上的桃树。古乐府《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此处泛指庭院中桃树。

"持玉盏":手持玉杯,

"听瑶琴":聆听瑶琴之声。

# 瑶琴:用玉装饰的琴,泛指华美的琴。鲍照《拟古》诗之七:“明镜尘匣中,瑶琴生网罗。”

"醉归青琐入鸳衾":醉后穿过刻有连环花纹的门窗,躺入鸳鸯被中,

# 青琐:古时窗、墙雕刻连锁形,用青漆涂饰。这里以“青琐”借代为“室内”。

"月色照衣襟":月色照亮衣襟。

"山枕上":山形枕头上,

"翠钿镇眉心":翠玉花钿贴在眉心。

# 镇:紧贴着、压着。

"红炉深夜醉调笙":红炉暖阁的深夜里,醉酒调试笙管,

# 调笙:吹奏笙。,红炉:正燃着的香炉。

"敲拍处":敲击节拍处,

"玉纤轻":纤纤玉手轻柔。

# 玉纤轻:指轻轻拍按节奏。

"小屏古画岸低平":小屏风上的古画描绘着岸边低平的景色,

# 小屏古画岸低平:小屏风上的旧山水画,其岸辽远低平。

"烟月满闲庭":烟雾般的月光洒满闲静的庭院。

"山枕上":山形枕头上,

"灯背脸波横":灯影背后,眼波横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甘州子》是前蜀词人顾夐创作的组词。此作通过多组场景转换,上部分描绘闺阁中锦帷龙麝、烛影荧煌的温馨私密氛围,刻画恋人亲昵低语的柔情;中间部分抒发清夜良辰时对意中人的怅惘思念,以泪痕展现孤独伤感;最后追忆如刘阮遇仙般的欢会,描写宴饮调笙、醉后共寝的旖旎情状。全词以细腻笔触勾勒闺阁生活与男女情思,将欢愉与哀愁交织,通过华美辞藻与婉约情调,生动呈现古代女性的情感世界与生活图景。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其一:“一炉龙麝锦帷傍,屏掩映,烛荧煌”三句是对闺阁室内环境的描写。龙麝(龙脑与麝香)焚香置于锦帷旁,屏风掩映间,烛火煌煌。“一炉”“锦帷”“屏”“烛”等意象叠加,以精致物象勾勒出华贵、温馨的私密空间,“掩映”“荧煌”从光影动态中透出朦胧暧昧的氛围,为人物活动铺垫出旖旎基调。“禁楼刁斗喜初长,罗荐绣鸳鸯”两句从室内转至时间背景。禁楼传来的刁斗声(夜间报更之声)让人察觉秋夜渐长,罗荐(丝织席褥)上绣着鸳鸯图案。“刁斗初长”暗点秋夜漫长,既符合“喜”字所隐含的心理时间(因欢聚而觉夜长可恋),又以“鸳鸯”图案隐喻人物的情爱关系,物与人的情感形成微妙呼应。“山枕上,私语口脂香”两句聚焦于人物亲昵场景。山形枕上,二人私语间传来女子口脂的香气。“山枕”点明寝卧之态,“私语”见情意绵绵,“口脂香”以嗅觉细节渲染私密氛围,简洁三字将亲昵情态与感官体验结合,尽显婉约词的含蓄风情。其二:“每逢清夜与良晨,多怅望,足伤神”三句直抒主人公的相思之愁。无论清夜还是良晨,主人公常常怅然远望,神伤不已。“清夜”“良晨”涵盖日夜,以时间跨度强调思念之频;“怅望”“伤神”直白点出情感基调,与上片的欢爱场景形成对比,揭示欢聚后的孤独落差。“云迷水隔意中人,寂寞绣罗茵”两句进一步深化愁绪。意中人被云遮水隔,遥不可及,唯有绣罗茵(绣着花纹的褥子)相伴,更显寂寞。“云迷水隔”用空间阻隔的意象喻指情路障碍,虚实相生;“寂寞”二字直贯“绣罗茵”,将人物心境投射于器物,以物衬人,倍增孤清之感。“山枕上,几点泪痕新”两句以细节收束愁情。山枕之上,新落几点泪痕。“新”字突出泪痕非一日累积,见思念之切、哀愁之新;此前“私语”与此刻“泪痕”形成鲜明对照,通过同一空间(山枕)的场景转换,强化情感的跌宕起伏,含蓄而有力地传递出相思之痛。其三:“曾如刘阮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三句借用典故(东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传说),以“深洞客”自比,写与意中人如仙缘般的相遇。典故的运用为情爱赋予浪漫幻想色彩,“此时逢”三字虽平淡,却暗藏久别重逢的庆幸,为下文欢聚场景张本。“绮筵散后绣衾同,款曲见韶容”两句描写欢聚情景。绮丽筵席散后,二人共眠绣衾,温柔相待中得见对方美丽容颜。“绮筵”见欢聚之盛,“绣衾同”直言肌肤之亲,“款曲”(殷勤周至)刻画相处的柔情蜜意,“韶容”则以容貌之美衬心境之悦,叙事中兼具细腻的情感流动。“山枕上,长是怯晨钟”两句转写欢聚时的心理。山枕之上,总是害怕听到晨钟响起。“怯晨钟”以动作细节(害怕天明)暗示欢聚时光短暂,唯恐离别到来,将人物贪恋情深、恐惧分离的微妙心理刻画得生动可感,以日常声响传递出浓重的依恋之情。其四:“露桃花里小楼深,持玉盏,听瑶琴”三句营造春日宴饮场景。露桃花开的深幽小楼中,主人公手持玉杯,聆听瑶琴雅音。“露桃花”点明春季,以明艳花景烘托环境的雅致;“持玉盏”“听瑶琴”从动作与听觉角度展现生活的风雅闲逸,为下文醉归铺垫出浪漫氛围。“醉归青琐入鸳衾,月色照衣襟”两句续写宴饮后的情态。醉后穿过青琐(刻有连环形花纹的门窗)进入绣被,月光映照衣襟。“醉归”“入鸳衾”衔接宴饮与寝卧场景,见情事之自然;“月色照衣襟”以冷色调的月光勾勒人物动态,既点出时间(深夜),又以清辉笼罩的画面感,增添诗意的朦胧与柔美。“山枕上,翠钿镇眉心”两句聚焦女子妆容细节。山枕之上,翠钿(翠玉制成的花钿)贴在眉心。“翠钿”以饰物之美刻画女子的精致情态,“镇眉心”三字既写静态妆容,又暗含心事“压”于心头的隐喻,在艳丽描写中隐约透出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心绪。其五:“红炉深夜醉调笙,敲拍处,玉纤轻”三句描绘深夜笙歌场景。红炉暖阁中,主人公醉酒调试笙管,纤纤细手轻敲节拍。“红炉”烘染温暖氛围,“醉调笙”见宴饮之酣畅,“玉纤轻”以动作的轻柔曼妙,凸显女子的温婉姿态,画面中兼具听觉(笙声)与视觉(纤手)的细腻美感。“小屏古画岸低平,烟月满闲庭”两句转写室内外景色。小屏风上绘着岸边平阔的古画,庭院中烟月弥漫。“小屏古画”以静态器物增添空间的古典意趣,“烟月满闲庭”则以空庭烟月的清幽之景,与室内的热烈宴饮形成对比,一实一虚,一闹一静,营造出富有层次的意境。“山枕上,灯背脸波横”两句以特写收束全篇。山枕之上,灯影背后,女子眼波横流。“灯背”营造光影的明暗对比,“脸波横”以眼波流转的细节,传递出女子复杂的情态——既含酒后的朦胧醉意,又有脉脉含情的温柔,亦或隐含离别将至的哀愁。以景语作结,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炼丹井》

下一篇:唐·杜甫《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