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空客散人归后":宴会散后,庭院空寂,宾客离去,
"画堂半掩珠帘":画堂中珠帘半垂,无人卷动。
# 珠帘:以珍珠缀成的帘子。《全唐诗》中作“朱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夜风淅沥,长夜难捱,
# 厌厌:安静,静谧。,淅淅:形容风声。
"小楼新月":抬头望见小楼外的新月,
"回首自纤纤":纤巧清冷,回首间更觉孤寂。
# 纤纤:小巧、尖细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蛾眉似的新月的纤巧。
"春光镇在人空老":春光虽好,人却空自老去,
# 镇:正。
"新愁往恨何穷":新愁旧恨无穷无尽,如江水般绵延。
# 何穷:么时候才是尽头,即无穷无尽的意思。
"金窗力困起还慵":纵使醉卧金窗下力乏难起。
# 慵:困倦,懒得动。《花草粹编》中误作“墉”。,力困:力乏。,金窗:又称黄金窗,宫廷中装饰华美的窗户。窗,《词谱》中作“刀”。
"一声羌笛":一声羌笛的悲凉之音,
# 羌笛:又为羌管,竖着吹奏,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带有悲凉之感。
"惊起醉怡容":仍惊醒了醉后的慵懒面容。
# 惊起醉怡容:集李后主《临江仙》。前后两调,各逸其半句。醉怡容:酒醉以后脸上泛起红晕的容颜。怡,舒适愉快,喜悦的样子。
"寻春须是先春早":莫待春深花谢才想起寻春,
"看花莫待花枝老":看花当趁花枝未老。
# 看花莫待花枝老:集后主《菩萨蛮》句。
"帝乡烟雨锁春愁":故国山河笼罩在烟雨中,徒增春愁,
"故国山川空泪眼":回首故土,唯有泪眼相望。
# 故国山川空泪眼:集吴越王钱俶《木兰花》句。
"金凤欲飞遭掣搦":欲振翅高飞的金凤被束缚,
"情脉脉":情意缠绵却难诉。
"看即玉楼云雨隔":转眼间,玉楼中的欢愉已成云烟。
# 看即玉楼云雨隔:集钱俶句。
"桃李不须夸烂熳":桃花李花无需夸耀自己的绚烂,
"已输了风吹一半":已有大半被春风吹散。
# 已输了风吹一半:集韩熙载《咏梅》句。
"学著荷衣还可喜":学那荷叶般淡泊的衣衫,倒也心安,
"年少多来有几":可年少时光能有多少?
"自古闲愁无际":闲愁自古无边无际。
# 自古闲愁无际:集冯延巳《谒金门》句。
"初离蜀道心将碎":刚刚离开蜀地的道路,心已碎裂,
"离恨绵绵":离别的怨恨长久不断。
"春日如年":春天的一日如同一年般漫长,
"马上时时闻杜鹃":骑在马上时,耳边不断传来杜鹃的啼鸣。
# 马上时时闻杜鹃:集花蕊夫人《采桑子》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体诗,也是一首亡国哀思与人生感怀交织的题材诗。全篇通过撷取李煜、钱俶、韩熙载等南唐至五代词人的经典词句,构建出一幅乱世文人心灵图谱,既展现了末代君王的故国遗恨,又渗透着士大夫对时光流转、命运无常的哲思。
2. 分段赏析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朱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开篇以“庭空客散”勾勒出冷清寂寥的庭院,写热闹的宴会过后,宾客离席,庭院一片空寂,夜月一片冷清。主人公应是一个寂寞满怀的人。画堂珠帘半掩,无人卷动,进一步强化了孤寂氛围。夜风淅沥,长夜漫长,新月纤细如钩,月光清冷,烘托出主人公的怅惘与孤独。“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下片写主人公早晨睡醒之后感愁伤恨的心情。春光依旧明媚,人却已空然老去,反衬出人事凋零——“人空老”直指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新愁往恨”层层叠加,愁绪无穷无尽,体现李煜词中典型的“愁情”主题。“寻春须是阳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帝乡烟雨锁春愁,故国山川空泪眼。”:此段转入对人生的感慨。“寻春须早”与“看花莫待”以自然规律隐喻人生短暂,劝诫珍惜当下,却暗含无力回天的无奈。“帝乡烟雨”与“故国山川”对举,借烟雨朦胧的帝都春景,寄托对故国的深切思念与亡国之痛,泪眼空对山河,哀愁无解。“金凤欲飞遭掣搦,情脉脉。看即玉楼云雨隔。桃李不须夸烂熳,已输了风吹一半。”:“金凤欲飞”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掣搦”暗示外力阻挠。玉楼云雨相隔,喻指与故国、往事的阻隔,徒留情思脉脉却无法触及。桃李虽艳丽却难敌风吹凋零,以自然意象对比人事无常,表达对美好易逝的哀叹,亦暗含对自身命运的无力感。“学著荷衣还可喜,年少多来有几?自古闲愁无际。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学荷衣”借陶渊明典故,表达归隐之愿,但“年少多来有几”反讽人生苦短,归隐亦难消愁绪。“闲愁无际”总括全词基调,愁绪如春日漫长,杜鹃啼声更添悲凉。“初离蜀道”以地理阻隔喻心理漂泊,“春日如年”将时间主观拉长,离恨与乡愁交织,情感层层递进,直击人心。
3. 作品点评
此词已褪尽南唐君主早岁宴饮中的绮罗香艳,笔锋陡转如寒潭坠月,将笙歌宴饮的锦绣笔触尽数淬炼成铁蹄声催的王朝挽歌。
上一篇:唐·贾至《寓言二首》
下一篇:唐·萧颖士《菊荣一篇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