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佚名浏览量:1
tíng
kōng
sàn
rén
guī
hòu
huà
táng
bàn
yǎn
zhū
lián
lín
fēng
yàn
yàn
xiǎo
lóu
xīn
yuè
huí
shǒu
xiān
xiān
chūn
guāng
zhèn
zài
rén
kōng
lǎo
xīn
chóu
wǎng
hèn
qióng
jīn
chuāng
kùn
hái
yōng
shēng
qiāng
jīng
zuì
róng
xún
chūn
shì
xiān
chūn
zǎo
kàn
huā
dài
huā
zhī
lǎo
xiāng
yān
suǒ
chūn
chóu
guó
shān
chuān
kōng
lèi
yǎn
jīn
fèng
fēi
zāo
chè
nuò
qíng
kàn
lóu
yún
táo
kuā
làn
màn
shū
liǎo
fēng
chuī
bàn
xué
zhù
hái
nián
shào
duō
lái
yǒu
xián
chóu
chū
shǔ
dào
xīn
jiāng
suì
hèn
mián
mián
chūn
nián
shàng
shí
shí
wén
juān

译文

宴会散后,庭院空寂,宾客离去,画堂中珠帘半垂,无人卷动。夜风淅沥,长夜难捱,抬头望见小楼外的新月,纤巧清冷,回首间更觉孤寂。春光虽好,人却空自老去,新愁旧恨无穷无尽,如江水般绵延。纵使醉卧金窗下力乏难起。一声羌笛的悲凉之音,仍惊醒了醉后的慵懒面容。莫待春深花谢才想起寻春,看花当趁花枝未老。故国山河笼罩在烟雨中,徒增春愁,回首故土,唯有泪眼相望。欲振翅高飞的金凤被束缚,情意缠绵却难诉。转眼间,玉楼中的欢愉已成云烟。桃花李花无需夸耀自己的绚烂,已有大半被春风吹散。学那荷叶般淡泊的衣衫,倒也心安,可年少时光能有多少?闲愁自古无边无际。刚刚离开蜀地的道路,心已碎裂,离别的怨恨长久不断。春天的一日如同一年般漫长,骑在马上时,耳边不断传来杜鹃的啼鸣。

逐句剖析

"庭空客散人归后":宴会散后,庭院空寂,宾客离去,

"画堂半掩珠帘":画堂中珠帘半垂,无人卷动。

# 珠帘:以珍珠缀成的帘子。《全唐诗》中作“朱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夜风淅沥,长夜难捱,

# 厌厌:安静,静谧。,淅淅:形容风声。

"小楼新月":抬头望见小楼外的新月,

"回首自纤纤":纤巧清冷,回首间更觉孤寂。

# 纤纤:小巧、尖细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蛾眉似的新月的纤巧。

"春光镇在人空老":春光虽好,人却空自老去,

# 镇:正。

"新愁往恨何穷":新愁旧恨无穷无尽,如江水般绵延。

# 何穷:么时候才是尽头,即无穷无尽的意思。

"金窗力困起还慵":纵使醉卧金窗下力乏难起。

# 慵:困倦,懒得动。《花草粹编》中误作“墉”。,力困:力乏。,金窗:又称黄金窗,宫廷中装饰华美的窗户。窗,《词谱》中作“刀”。

"一声羌笛":一声羌笛的悲凉之音,

# 羌笛:又为羌管,竖着吹奏,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带有悲凉之感。

"惊起醉怡容":仍惊醒了醉后的慵懒面容。

# 惊起醉怡容:集李后主《临江仙》。前后两调,各逸其半句。醉怡容:酒醉以后脸上泛起红晕的容颜。怡,舒适愉快,喜悦的样子。

"寻春须是先春早":莫待春深花谢才想起寻春,

"看花莫待花枝老":看花当趁花枝未老。

# 看花莫待花枝老:集后主《菩萨蛮》句。

"帝乡烟雨锁春愁":故国山河笼罩在烟雨中,徒增春愁,

"故国山川空泪眼":回首故土,唯有泪眼相望。

# 故国山川空泪眼:集吴越王钱俶《木兰花》句。

"金凤欲飞遭掣搦":欲振翅高飞的金凤被束缚,

"情脉脉":情意缠绵却难诉。

"看即玉楼云雨隔":转眼间,玉楼中的欢愉已成云烟。

# 看即玉楼云雨隔:集钱俶句。

"桃李不须夸烂熳":桃花李花无需夸耀自己的绚烂,

"已输了风吹一半":已有大半被春风吹散。

# 已输了风吹一半:集韩熙载《咏梅》句。

"学著荷衣还可喜":学那荷叶般淡泊的衣衫,倒也心安,

"年少多来有几":可年少时光能有多少?

"自古闲愁无际":闲愁自古无边无际。

# 自古闲愁无际:集冯延巳《谒金门》句。

"初离蜀道心将碎":刚刚离开蜀地的道路,心已碎裂,

"离恨绵绵":离别的怨恨长久不断。

"春日如年":春天的一日如同一年般漫长,

"马上时时闻杜鹃":骑在马上时,耳边不断传来杜鹃的啼鸣。

# 马上时时闻杜鹃:集花蕊夫人《采桑子》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句》为五代十国时期佚名词作合集,作者不详,内容多围绕春愁、离恨、故国之思等主题展开。全篇以婉约笔触勾勒出深宫闲愁、亡国哀思与人生无常的复杂情感,第一首的上片写的是客散人去后庭院的空寂和夜月的冷清,下片写主人公春晨困起后感愁伤恨的心情。“帝乡烟雨锁春愁”则借烟雨意象直抒故国沦丧之痛,“桃李不须夸烂熳”以物喻人,揭示盛极而衰的哲理。融合环境烘托、意象对比、典故反讽等技巧,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李煜词擅以视听通感传递亡国之恸,钱俶词多用地理意象强化故园情结,冯延巳词则通过闲雅场景反衬闲愁无际。作为五代词选集,其价值在于保留了乱世文人情感的碎片化表达,整体呈现出南唐至后蜀词风由绮丽向深沉过渡的轨迹,对研究早期文人词的情感嬗变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当属李煜南唐国祚将倾之际的泣血之作。彼时南唐国势已如风中残烛,沉疴积弊积重难返。作为困局中的帝王,李煜目睹宋军铁骑步步紧逼,却无力挽狂澜于既倒,强敌压境却回天乏术。值此家国飘摇之际,词人将深重的历史责任感与锥心刺骨的亡国之痛熔铸笔端,以血泪凝成这阕词章。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体诗​​,也是一首​​亡国哀思与人生感怀交织的题材诗​​。全篇通过撷取李煜、钱俶、韩熙载等南唐至五代词人的经典词句,构建出一幅​​乱世文人心灵图谱​​,既展现了末代君王的故国遗恨,又渗透着士大夫对时光流转、命运无常的哲思。

2. 分段赏析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朱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开篇以“庭空客散”勾勒出冷清寂寥的庭院,写热闹的宴会过后,宾客离席,庭院一片空寂,夜月一片冷清。主人公应是一个寂寞满怀的人。画堂珠帘半掩,无人卷动,进一步强化了孤寂氛围。夜风淅沥,长夜漫长,新月纤细如钩,月光清冷,烘托出主人公的怅惘与孤独。“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下片写主人公早晨睡醒之后感愁伤恨的心情。春光依旧明媚,人却已空然老去,反衬出人事凋零——“人空老”直指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新愁往恨”层层叠加,愁绪无穷无尽,体现李煜词中典型的“愁情”主题。“寻春须是阳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帝乡烟雨锁春愁,故国山川空泪眼。”:此段转入对人生的感慨。“寻春须早”与“看花莫待”以自然规律隐喻人生短暂,劝诫珍惜当下,却暗含无力回天的无奈。“帝乡烟雨”与“故国山川”对举,借烟雨朦胧的帝都春景,寄托对故国的深切思念与亡国之痛,泪眼空对山河,哀愁无解。“金凤欲飞遭掣搦,情脉脉。看即玉楼云雨隔。桃李不须夸烂熳,已输了风吹一半。”:“金凤欲飞”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掣搦”暗示外力阻挠。玉楼云雨相隔,喻指与故国、往事的阻隔,徒留情思脉脉却无法触及。桃李虽艳丽却难敌风吹凋零,以自然意象对比人事无常,表达对美好易逝的哀叹,亦暗含对自身命运的无力感。“学著荷衣还可喜,年少多来有几?自古闲愁无际。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学荷衣”借陶渊明典故,表达归隐之愿,但“年少多来有几”反讽人生苦短,归隐亦难消愁绪。“闲愁无际”总括全词基调,愁绪如春日漫长,杜鹃啼声更添悲凉。“初离蜀道”以地理阻隔喻心理漂泊,“春日如年”将时间主观拉长,离恨与乡愁交织,情感层层递进,直击人心。

3. 作品点评

此词已褪尽南唐君主早岁宴饮中的绮罗香艳,笔锋陡转如寒潭坠月,将笙歌宴饮的锦绣笔触尽数淬炼成铁蹄声催的王朝挽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贾至《寓言二首》

下一篇:唐·萧颖士《菊荣一篇五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