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纷碧色":春草已经碧绿,
"佳人旷无期":思念的人啊,归来却遥遥无期。
"悠哉千里心":我这颗牵挂千里之外的心啊,悠悠荡荡,
"欲采商山芝":多想采撷商山的仙芝,排遣我的忧思。
"叹息良会晚":可叹我们美好的相聚为何这样迟,
"如何桃李时":为何偏偏错过桃李芬芳的春日。
"怀君晴川上":我在晴朗的河边思念着你,
"伫立夏云滋":久久伫立,直到夏日的云朵渐渐弥漫滋长。
"凛凛秋闺夕":秋夜闺房里寒意袭人,
"绮罗早知寒":单薄的绸罗衣衫早已感受到这份清寒。
"玉砧调鸣杵":在光滑的捣衣石上,响起有节奏的捶打声,
"始捣机中纨":我开始捣练织机上织出的细绢。
"忆昨别离日":回想起当初与你分别的那一天,
"桐花覆井栏":井栏上正覆盖着盛开的桐花。
"今来思君时":如今我思念你的时候,
"白露盈阶漙":台阶上已凝结了浓重的白露。
"闻有关河信":听说有通往关河的消息,
"欲寄双玉盘":真想托人捎去一双玉盘。
"玉以委贞心":这玉盘寄托着我坚贞不渝的心意,
"盘以荐嘉餐":也想用它为你盛放可口的美食。
"嗟君在万里":唉!可叹你远在万里之外,
"使妾衣带宽":让我因思念消瘦,衣带都渐渐宽松了。
唐代文学家
贾至(718~772),唐代文学家。字幼邻,一作幼几,洛阳(今属河南)人,礼部尚书贾曾之子。开元进士,授单父县尉。大历年间,担任兵部侍郎、右散骑常侍,卒于任上,获赠礼部尚书,卒谥文。其诗文均负盛名,时人、后人对其评价甚高,杜甫称其“雄笔映千古”。其文章质朴、平易,如《微子庙碑颂》《议杨绾条奏贡举疏》。七律《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典丽精工,杜甫、王维、岑参皆有和作,广为传诵。其擅长七绝,今存七绝有20首,其中《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春思二首》,皆清新明丽,自然流畅。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春草纷碧色,佳人旷无期”以春日繁茂的碧草起兴,反衬所思之人久无音讯、相会无期。“纷”字生动描绘出春草茂盛蔓延、生机勃勃的景象,与下句“旷”字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期待落空、时光流逝的怅惘。春景的盎然更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期盼的渺茫。“悠哉千里心,欲采商山芝”抒写心怀远人的悠长情思与欲求超脱的心境。“悠哉”二字既形容思绪的绵长,又暗含一种无奈与渺茫。后句借用“商山四皓”采芝避世的典故,“欲采商山芝”表达了主人公在长久等待无果后,内心萌生的寻求隐逸、超然物外的愿望,是对现实苦闷的一种精神寄托和逃避。“叹息良会晚,如何桃李时”直抒胸臆,感叹美好相会的时机已晚,正值桃李盛开的青春年华却虚度在等待之中。“叹息”点明情感基调。“良会晚”与“桃李时”构成强烈反差:本该是生命最美好、最应享受欢聚的时节,却因良缘迟暮而徒留叹息,蕴含着深深的遗憾和对韶华易逝的感伤。“怀君晴川上,伫立夏云滋”描绘主人公在晴朗的河岸边思念远人,久久伫立直到夏云滋生。“晴川”的明丽开阔反衬出主人公心境的孤寂。“伫立”形象刻画出凝望、等待的姿态。“夏云滋”则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云朵滋生蔓延的景象也隐喻了主人公心中不断滋长、无法排遣的思念与愁绪,画面感强,余韵悠长。第二首“凛凛秋闺夕,绮罗早知寒”描绘秋夜深闺的寒意和闺中人的感受。“凛凛”叠字,生动传达出秋夜的清冷萧瑟。“绮罗”代指华美的衣衫,但再华美的衣物也“早知寒”,一个“早”字点明闺中人身体和心理上对寒意的敏锐感知,暗示其内心的孤凄与敏感“玉砧调鸣杵,始捣机中纨”此句写闺中人开始捣练制衣的劳作。“玉砧”、“鸣杵”给人以清脆、冰冷的听觉和触觉联想。“调”、“捣”二字准确描述了捣练的动作。“始”字表明劳作刚开始,既点明时令,也暗示这单调重复的劳作将伴随长夜,烘托出闺中生活的孤寂与辛劳。“忆昨别离日,桐花覆井栏”此句由眼前秋景回忆昔日离别场景。“忆昨”引出回忆。“桐花覆井栏”是记忆中离别时的景象:桐花盛开,覆盖井栏,表明离别发生在暮春时节桐花盛放时。以繁花满枝的春日景象反衬离别的伤感,乐景写哀情,更显其哀。“今来思君时,白露盈阶漙”此句回到现实,写当下秋日思念的情景。“今来”与上句“忆昨”形成时间对比。“白露盈阶漙”描绘秋露浓重、布满台阶的景象,既点明时节已由春入秋,也以清冷寒凉的露珠意象象征闺中人满溢的、冰冷的思念和泪水,环境描写与心境高度融合。“闻有关河信,欲寄双玉盘”此句写闺中人听闻有关河的消息,萌生寄物传情的念头。“闻有”表明消息不确定,但足以点燃希望。“欲寄双玉盘”是她表达心意的方式。“双玉盘”是珍贵精美的器物,象征着纯洁坚贞的感情和丰厚的思念,体现了她渴望沟通、传递深情的迫切愿望。“玉以委贞心,盘以荐嘉餐”此句解释寄送“双玉盘”的寓意。“玉以委贞心”直言美玉代表她托付的坚贞不渝之心。“盘以荐嘉餐”则说玉盘用以盛放美好的食物。这是对远方之人的深切关怀与祝福,希望对方衣食丰足,身体安康。两句直抒胸臆,明确点出所寄之物的双重象征意义——既表明心志如玉般坚贞,又饱含生活上的体贴与挂念,情感真挚而深厚。
# 格高调绝,不尚铅华,自极佳丽。
明高棅 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
# 穆然大雅。
《批选唐诗》
上一篇:唐·杜甫《刈稻了咏怀》
下一篇:唐·佚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