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i
shàng
zhě

朝代:唐作者:郑谷浏览量:2
bái
tóu
shàng
bái
tóu
wēng
jiā
zhú
chuán
fēng
chǐ
xīn
diào
ér
sūn
chuī
huǒ
huā
zhōng

译文

江中白浪上有一位白发老人,船行到哪里家就移到哪里,江边到处刮着风。老人刚刚钓上来一条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连忙在荻花丛中吹火准备煮鱼。

逐句剖析

"白头波上白头翁":江中白浪上有一位白发老人,

# 白头翁:鸟类的一种,这里指白头发的老渔翁。,白头波:江上的白浪。

"家逐船移浦浦风":船行到哪里家就移到哪里,江边到处刮着风。

# 浦:水边,岸边,或为风的“呼呼”声。,浦:一作江。,逐:跟随,随着。

"一尺鲈鱼新钓得":老人刚刚钓上来一条一尺长的鲈鱼,

"儿孙吹火荻花中":儿孙们连忙在荻花丛中吹火准备煮鱼。

# 荻:生在水边的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花呈紫色。,吹火:生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淮上渔者》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以捕鱼为业、逐水而居的渔民生活图景。前两句展现老渔翁长年累月在江水浪花间劳作,全家人随渔船于水上漂流,历经水上的风雨。后两句写当捕得肥美的鲈鱼后,全家老小便在荻花地里架灶烹饪,一同享用劳动成果的愉悦。全诗采用质朴自然的语言,不堆砌典故,不刻意雕琢。其诗风清新活泼,表意明白畅晓,生动呈现了渔民的日常生活状态与简单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郑谷(851?~910?),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僖宗时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郑谷与张乔、周繇等合称“咸通十哲”,还被诗僧齐己称为“一字师”。他的诗作,多投赠唱和、写景咏物之作,然屡遭丧乱,能将个人忧愤与时代哀愁融铸其中,声调悲凉。其诗笔调清新,思致婉转,时有警句。《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往往于风调之中独饶思致”,堪为“晚唐之巨擘”。代表作品有《淮上与友人别》《席上贻歌者》《雪中偶题》《鹧鸪》等。著有《云台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淮上渔者》创作于郑谷“早年交游与长安求仕时期(懿宗咸通中至僖宗乾符末)”,这一阶段属于其诗歌创作的早期阶段。此时的李唐王朝虽面临各地战乱频仍的局面,但唐王朝整体上仍具备较强实力,长安及其周边区域也维持着相对安定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渔民生活题材诗。描绘了老渔翁整年随船漂流江上、沐雨栉风的生活场景,以及钓得鲈鱼后全家在荻花地架灶烹食的画面。体现了渔民劳作的日常与享用成果的愉悦,语言质朴自然,诗风清新活泼。

2. 写作手法

叠字:首句“白头波上白头翁”连用两个“白头”,形成复沓效果,强调老渔父高龄仍漂泊江上的辛劳,暗含作者叹惋之情。白描:末两句“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以质朴语言勾勒钓获鲈鱼、儿孙吹火烹食的生活场景,不加雕琢,展现渔者日常与天伦之乐。烘托:“儿孙吹火荻花中”以荻花摇曳的自然环境,烘托人物烹鱼时的怡然心情。远近结合:前两句“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为远景,勾勒白发渔翁驾船逐水、随波漂泊的整体画面;后两句“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为近景,聚焦钓获鲈鱼、儿孙吹火烹食的细节。远景的开阔与近景的温馨相衬,层次丰富,既显漂泊之态,又透生活之乐,增强场景真实感与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勾勒出一位白发老渔父的形象:他以船为居,常年于波涛之上漂泊,任由江风裹挟着家船迁徙。诗句中两个“白头”叠用,既突出渔父高龄仍需搏击风浪的艰辛,亦暗藏诗人对其漂泊命运的叹惋。“逐”字既写出渔家随水而居的被动状态,又隐约透露出一种与自然相融的随遇而安,其间既有生存的劳碌,亦有洒脱利落的生活姿态。后两句“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铺陈日常图景:新钓获的一尺鲈鱼,以“新钓得”三字传递出渔者劳作有所获的欣悦与自得;儿孙在荻花丛中吹火烹鱼的场景,以一个“吹”字活化出稚子参与劳作的野趣。袅袅炊烟、摇曳荻花、孩童话语与鱼香交织,构筑起充满天伦之乐的温馨画面。尽管字里行间可窥见渔人需辛劳方能得食的清苦底色,但自然环境的静谧美好与家庭生活的质朴温情彼此映衬,也反映出当时长安周边相对安定的环境里,普通劳动者的日常状态和简单幸福。

4. 作品点评

郑谷的七言绝句擅长运用白描手法,风格清新自然,极少使用典故,也无生僻字词,这一特点在其诗作中体现得尤为鲜明。如《淮上渔者》便展现出质朴本色的语言风格,不堆砌典故,不刻意雕琢,诗风呈现出清新活泼、明白畅晓的特质。北宋祖无择在《郑都官墓表》中提及:“《云台编》与外集,凡四百篇,至今行焉。士大夫家暨委巷间教授儿童,咸以公诗,与六甲相先后。盖取诸辞章清婉明白,不狎不野故然。”此评点恰如其分,其诗作文辞清婉明白,既不俚俗也不粗野。从这首诗可见,郑谷的创作有着独特的精神面貌,与晚唐其他诗人风格相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纪昀称其“固亦足为晚唐之巨擘矣”,这一评价并非虚誉,足见对其在晚唐诗坛重要地位的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农圃家风,渔樵乐事,唐人绝句模写精矣。余摘十首题壁间,每菜羹豆饭饱后,啜苦茗一杯,偃卧松窗竹榻间,令儿童吟诵数过,自谓胜如吹竹弹丝。今记于此……郑谷云:“白头波上白头翁……”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愈《送穷文》

下一篇:唐·白居易《种荔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