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唐求浏览量:1
páng
shí
liáo
luò
cáng
jīn
róng
yǒu
hán
cǎo
huài
lóu
xiǎo
zhōng
luàn
zhǐ
shī
jīng
duàn
bēi
fēn
zhuàn
zōng
yuè
guāng
rào
mén
qiān
shù
sōng

译文

路边一座古老的寺院,冷落萧条地藏着佛像。残破的塔上长满荒草,废弃的楼里不闻晨钟。杂乱的纸张丢失了经文偈语,断裂的石碑上篆字痕迹也已模糊不清。日暮时分月光洒出,寺庙门前环绕着千棵松树。

逐句剖析

"路傍古时寺":路边一座古老的寺院,

"寥落藏金容":冷落萧条地藏着佛像。

"破塔有寒草":残破的塔上长满荒草,

"坏楼无晓钟":废弃的楼里不闻晨钟。

"乱纸失经偈":杂乱的纸张丢失了经文偈语,

"断碑分篆踪":断裂的石碑上篆字痕迹也已模糊不清。

"日暮月光吐":日暮时分月光洒出,

"绕门千树松":寺庙门前环绕着千棵松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古寺》是唐代诗人唐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围绕一座荒废古寺展开,通过“破塔”“坏楼”“乱纸”“断碑”等意象,客观呈现了古寺的破败景象:首联以“路傍古时寺”点明地点,颔联以“寒草”“无晓钟”渲染荒寂氛围,颈联进一步描写经卷散佚、碑文残损的细节,尾联则以“日暮月光”“千树松”的静谧画面收束,形成自然与人事的对照。诗歌语言简练,意象清冷,既展现了古寺的衰颓之态,也隐含对时代变迁的冷静观察。唐求作为唐末隐士,其诗多描绘山水隐逸生活,此作亦延续了其诗风中疏淡自然的特质,通过具体物象的刻画传递出对历史遗存与世事无常的淡淡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路傍古时寺,寥落藏金容”:此联开篇点题,“路傍”明确寺庙的位置,“古时寺”强调其年代久远。“寥落”一词直接描绘出寺庙的冷清、荒凉,“藏金容”则暗示寺庙虽破败但仍供奉着佛像,有一定的宗教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破塔有寒草,坏楼无晓钟”​​:颔联通过具体的意象描写寺庙的破败。“破塔”和“坏楼”直观地展现出寺庙建筑的损坏程度,“寒草”增添了荒芜、凄凉的氛围,“无晓钟”则说明寺庙已失去往日的生机与活力,钟声不再,进一步强化了衰败之感。​​“乱纸失经偈,断碑分篆踪”​​:颈联从寺庙内部的文化层面展现其衰败。“乱纸”描绘出纸张杂乱的状态,“失经偈”表示经文和偈语已残缺不全,反映出寺庙文化传承的断裂。“断碑”是寺庙破败的又一象征,“分篆踪”说明虽然石碑断裂,但仍能隐约看到篆字,暗示着寺庙曾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日暮月光吐,绕门千树松”​​:尾联以景结情,“日暮”点明时间,营造出一种日暮时分的宁静氛围,“月光吐”形象地描绘出月光慢慢出现的动态过程。“绕门千树松”以夸张的手法写出松树的数量之多,为破败的寺庙增添了一份肃穆、苍劲的氛围,在衰败中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崔珏《道林寺》

下一篇:唐·张九龄《叙怀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