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qiān

朝代:唐作者:栖蟾浏览量:2
jiàn
pín
gān
zuì
nán
shēn
ruò
shùn
huáng
chén
xīn
zhī
huā
mán
shì
dǎo
yuè
xiàng
zhōu
zhēn
méng
xuě
zhī
píng
lóu
wàng
běi
yín

译文

因频繁进谏甘愿获罪,单人匹马向南方荒远之地前行。如果一味顺着皇帝的意思说话行事,决不是正直忠臣的真情本意。(迁客贬谪后)在南方集市织着带有花纹的蛮布,月夜中捣衣声来自象州的捣衣石。不知何时能蒙受皇恩昭雪,唯有独倚高楼,望北而吟。

逐句剖析

"谏频甘得罪":因频繁进谏甘愿获罪,

# 甘:甘心情愿。,频:多。,谏:直言规劝。多用以以下对上,此处专用以以臣对君。

"一骑入南深":单人匹马向南方荒远之地前行。

# 南深:南方极偏远之处。

"若顺吾皇意":如果一味顺着皇帝的意思说话行事,

# 若顺吾皇意:“若顺”二句:意谓如果一味顺着皇帝的意思说话行事,决不是正直忠臣的真情本意。

"即无臣子心":决不是正直忠臣的真情本意。

"织花蛮市布":(迁客贬谪后)在南方集市织着带有花纹的蛮布,

# 蛮:古称两广为南蛮,系离中原京都极遥远未蒙开化之地。蛮市指桂粤地域的市集。

"捣月象州砧":月夜中捣衣声来自象州的捣衣石。

# 砧:洗衣石。,象州:公元591年(隋开皇十一年)始置,后代屡有废置,治所均在今广西象州县附近。,捣月:意谓月下捣洗衣物。

"蒙雪知何日":不知何时能蒙受皇恩昭雪,

# 蒙雪:得到昭雪平反。

"凭楼望北吟":唯有独倚高楼,望北而吟。

# 望北:望京都长安。因谪地在南方,故须北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迁客》是晚唐诗人栖蟾创作的五言律诗。诗中“迁客”指被贬谪的官员,虽具体所指未明,但从诗意可推测为诗人相知好友,足见二人情谊非比寻常。全诗围绕送别被贬至荒远南方的友人展开,既以“多次进谏甘愿获罪”肯定其频进忠言、甘愿获罪的刚直品格,彰显对友人忠诚正直人品的赞赏;又通过“单人匹马深入南疆”“雪中遥望归期难知”等描述,勾勒出友人孤骑远涉南疆、雪夜难知归期的凄凉境遇,流露对其蒙冤遭贬的深切惋惜与哀伤。全诗情真意切,于简洁笔墨中蕴含深厚意蕴,将复杂的送别之情与对世道的感慨交融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栖蟾是唐末诗人,大约在唐昭宗乾宁年间(公元896年前后)活动,与沈彬是诗友,如今存有诗作十二首。《送迁客》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背景和友人因多次进谏而遭贬谪有关,反映出唐末士人的仕途艰难与气节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中围绕送别被贬至荒远之地的友人展开,既体现出对友人忠直品格的赞赏,又流露出对其蒙冤遭贬的惋惜哀伤,情感复杂真挚,意蕴深厚。

2. 分段赏析

“谏频甘得罪,一骑入南深”两句是送别场景的总起。前句以“谏频”暗指迁客多次直言进谏的刚直性格,“甘得罪”则凸显其不惜触怒权贵的忠耿气节;后句“一骑入南深”以孤骑远涉的意象,勾勒出友人被贬南疆的孤凄境遇,简洁笔墨中已见送别时的沉重氛围。“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两句是对迁客品格的直接褒扬。诗人以假设句式剖白心迹,指出若为顺从君意而缄默,便失却臣子的正直本心,既为友人被贬鸣不平,亦以斩截语气肯定其坚守道义的难能可贵,字里行间激荡着对忠直之士的崇敬之情。“织花蛮市布,捣月象州砧”两句转写迁客的贬谪生活。“蛮市”“象州”以地域名词点出蛮荒之地,“织花布”“捣砧声”则借日常劳作场景,侧面展现友人在偏远异乡的艰辛处境。“月”字嵌入“捣砧”动作中,既营造出月夜捣衣的孤寂画面,亦暗含对迁客思乡之情的委婉烘托。“蒙雪知何日,凭楼望北吟”两句收束全诗,直抒别后忧思。“蒙雪”以冰雪覆盖喻指友人归期渺茫,“知何日”的叩问饱含牵挂与无奈;“凭楼望北”则通过典型动作,刻画出迁客登高远眺、心系故园的形象,“吟”字虽淡,却将其含冤难诉、望乡兴叹的复杂心境尽付其间,余韵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令狐楚《郡斋左偏栽竹百余竿炎凉已周青翠不改而为墙垣所蔽有乖爱赏假日命去斋居之东墙由是俯临轩阶低映帷户日夕相对颇有翛然之趣》

下一篇:唐·孙光宪《河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