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海皆荒服":靠近大海的地方都是偏远的荒服之地,
"分符重汉臣":朝廷分授符节委以重任的汉家臣子。
"云山百越路":李使君要去的路途上有云雾缭绕的群山,那是百越之地,
"市井十洲人":当地的集市上有来自四面八方如同来自十洲的各色人等。
"执玉来朝远":远方的人们手捧宝玉前来朝见,
"还珠入贡频":官员清廉、政绩卓著,进献贡品也十分频繁。
"连年不见雪":那里连年都见不到雪,
"到处即行春":李使君到任后所到之处都可以开展如春天般美好的治理工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泉州靠海,多为偏远之地,友人李使君身负朝廷重任前往任职,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对其赴任后造福一方的殷切期望。
2. 分段赏析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傍海皆荒服”点明了泉州的地理位置偏远,属于荒服之地,强调了其特殊性。“分符重汉臣”则突出了朝廷对李使君的重视,分派符节任命他为当地的官员,让他前往治理,体现了此次任职的重要意义,为全诗奠定了庄重的基调。“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云山百越路”描绘了泉州一带有云雾缭绕的群山,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独特和壮美。“市井十洲人”则描写了当地的集市上有来自四面八方如同来自十洲的各色人等,体现了泉州作为边疆地区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执玉来朝远”描述了远方的人们手捧宝玉前来朝见朝廷,体现了当地对朝廷的臣服和尊重。“还珠入贡频”则强调了当地频繁地进贡珍珠等物产,展示了泉州的富饶和与朝廷的紧密联系,进一步说明了泉州在边疆地区的重要地位。“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连年不见雪”写出了泉州温暖的气候特点,与北方寒冷的气候形成鲜明对比。“到处即行春”则寓意李使君到任后,能够像春天一样给当地带来美好的治理和发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使诗歌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上一篇:唐·沈佺期《驩州南亭夜望》
下一篇:唐·寇泚《度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