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ān
zhōu
nán
tíng
wàng

朝代:唐作者:沈佺期浏览量:3
zuó
nán
tíng
wàng
fēn
míng
mèng
luò
zhōng
shì
jiā
shuí
dào
bié
ér
àn
cháng
tóng
jué
yóu
yán
shì
chén
shǐ
kōng
gān
cháng
cùn
shì
lèi
zuò
chūn
fēng

译文

昨夜在南亭眺望,分明梦见了洛阳故乡。梦中家人从未分离,儿女们常围坐在桌旁。忽然惊醒,恍惚间还以为是真的,沉思后才明白一切都是空幻。肝肠仿佛已愁得所剩无几,擦干眼泪,独自坐在春风里。

逐句剖析

"昨夜南亭望":昨夜在南亭眺望,

"分明梦洛中":分明梦见了洛阳故乡。

# 洛中:洛阳。

"室家谁道别":梦中家人从未分离,

"儿女案尝同":儿女们常围坐在桌旁。

"忽觉犹言是":忽然惊醒,恍惚间还以为是真的,

"沉思始悟空":沉思后才明白一切都是空幻。

"肝肠余几寸":肝肠仿佛已愁得所剩无几,

"拭泪坐春风":擦干眼泪,独自坐在春风里。

# 坐:因为。,拭泪:擦拭泪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驩州南亭夜望》是唐代诗人沈佺期创作的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借着月夜登亭北望的情景,抒发了贬谪途中对家乡亲人间骨的思念。全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思乡主题:首联回忆梦中洛阳的旧日景象,颔联想象与妻儿团聚的温暖画面;颈联通过“忽觉”“沉思”的转折回到漂泊的现实,尾联以春风这样的美好景致反衬内心肝肠寸断的悲痛。诗中时间和心理矛盾的多角度对比,既显出沈佺期严谨工整的律诗写作技巧,也体现了“沈宋体”在情感表达与结构安排上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沈佺期(656?~716?),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高宗上元进士。中宗即位,因谄附张易之,被流放驩州。沈佺期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他写了不少宫廷应制诗,虽多为歌功颂德的内容,然而表现技巧却代表了初唐同类诗歌的最高成就。流放期间诸作,多抒写凄凉境遇,诗风为之一变。又创制七律,被胡应麟誉为初唐七律之冠。律体谨严精密,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代表作品有《杂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沈佺期因与张易之结交而受牵连,在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春天被流放到驩州(今越南乂安省荣市)。期间,他曾登上驩州南亭,虽赞叹那里风景优美,但他游赏山水不过是“聊欲缓归心”,借此稍解归乡之情。与此同时,他写了很多望乡思国的诗,情感十分悲戚,《驩州南亭夜望》便是其中一首,记录了他当时“望乡”的真实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记梦诗。通过夜望触发的梦境,借梦中归家的虚幻场景与梦醒后的现实孤寂对比,抒发流放异乡的思亲之痛与人生失意的愁苦,反映了初唐文人仕途坎坷中的乡愁与无奈。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首联“分明梦洛中”与颔联“室家谁道别,儿女案尝同”,虚构梦回洛阳、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细节真切如昨(“谁道别”“案尝同”),将往昔幸福具象化。颈联“忽觉犹言是,沈思始悟空”与尾联“肝肠馀几寸,拭泪坐春风”,转写梦醒后的失落与孤寂,以“空”字点破虚幻,用“肝肠寸断”“拭泪”的实景,凸显现实的残酷。虚写的美好愈具体,现实的痛苦愈刻骨,通过“梦”与“醒”的切换,将思乡之情转化为具体的情感落差,感染力极强。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尾联“拭泪坐春风”中,“春风”本是温暖生机的象征,却与诗人“拭泪”的悲戚形成对照,以自然的和煦衬托内心的凄冷,倍增孤寂之感。

3. 分段赏析

首联“昨夜南亭望,分明梦洛中。”“昨夜南亭望”点明时间(昨夜)、地点(南亭)与动作(望),“望”字既写实景登亭眺望,也暗含望乡之意,为“梦洛中”铺垫。“分明梦洛中”直写梦境:梦中清晰见到故乡洛阳。“分明”二字强调梦境的真切,与后文“空”形成反差,凸显对故乡的执念之深。颔联“室家谁道别,儿女案尝同。”紧承“梦洛中”,续写梦中情景:家人团聚,无需道别;儿女围坐案前,共享日常。“谁道别”“案尝同”以否定与肯定的细节,勾勒出往昔温馨的家庭画面,虚写的幸福愈具体,现实的孤寂愈刻骨。颈联“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忽觉犹言是”写从梦中惊醒的瞬间,恍惚中仍以为梦境是真,“犹言是”的恍惚感,尽显对团聚的不舍与不愿面对现实的心理。“沉思始悟空”写清醒后的沉思:才明白一切皆是虚幻。“始悟空”的顿悟,将前文的温馨拉回残酷现实,“空”字道尽梦醒后的失落与绝望,情感转折强烈。尾联“肝肠余几寸,拭泪坐春风。”“肝肠余几寸”以夸张手法写愁绪之重,仿佛肝肠已被思念熬得所剩无几,直抒胸臆,将思亲的痛切推向极致。“拭泪坐春风”以景结情:春风和煦,本该暖意融融,诗人却独坐风中拭泪。乐景与哀情形成强烈反衬,以自然的生机反衬内心的死寂,余味悲凉,将思乡的孤寂与无奈收束于静谧而凄清的画面中。

4. 作品点评

诗人这首思乡的短曲,正说反唱,像发问又不像作答,既含着愁绪又带着几分“喜”,把他那种梦中神思、恍惚迷离的样子,表现得活灵活现、十分透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沈佺期《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

下一篇:唐·张循之《送泉州李使君之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