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ái
gōng
shī

朝代:唐作者:关盼盼浏览量:1
shǒu
kōng
lóu
liǎn
hèn
méi
xíng
tóng
chūn
hòu
dān
zhī
shè
rén
huì
rén
shēn
dào
quán
tái
suí

译文

独自守着空楼,紧锁着含恨的眉头,身形就像春天过后的牡丹枝(一样憔悴凋零)。中书舍人(白居易)不理解我内心的深意,惊讶地说为何不追随(丈夫)去黄泉。

逐句剖析

"自守空楼敛恨眉":独自守着空楼,紧锁着含恨的眉头,

"形同春后牡丹枝":身形就像春天过后的牡丹枝(一样憔悴凋零)。

"舍人不会人深意":中书舍人(白居易)不理解我内心的深意,

# 舍人:指白居易,曾为中书舍人。

"讶道泉台不去随":惊讶地说为何不追随(丈夫)去黄泉。

# 泉台:墓穴。泉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白公诗》是唐代女诗人关盼盼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关盼盼曾为张倍妾,张倍死后她独居燕子楼十五载。白居易听闻后赠诗暗讽其未殉节,关盼盼便以该诗诉说孤苦心境。诗以“自守空楼”开篇,借“春后牡丹枝”自比凋零,“舍人不会深意”表明白居易误解其守心意。此事最终致关盼盼绝食而亡,成为研究唐代女性存与诗歌互动的实例。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代徐州名使关盼盼,被徐州守帅张恪纳为妾。张恪死后,她在燕子楼独居十五年守节。元和十四年(819年),张恪旧陪张仲素带关盼盼《燕子楼新咏》三首拜访白居易,白依韵和诗三首,以“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等句,质疑关盼盼未殉节。关盼盼读诗后,作《和白公诗》回应。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回应诗。描绘了张愔去世后,关盼盼独居燕子楼守节十五年,面对白居易讽其未殉节,以诗自陈,借“春后牡丹枝”言凋零,叹“舍人不会人深意”遭误解。表达了她的孤苦、无奈与悲愤。

2. 写作手法

比喻:“形同春后牡丹枝”,将自己比作春天过后的牡丹枝,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容颜憔悴、孤独凋零的状态,生动地表达出独守空楼的哀怨与凄凉。化用:“形同春后牡丹枝”,“牡丹枝”化用白居易早年赞其“风袅牡丹花”的诗句,原诗中牡丹应是美好、娇艳、受赞美的形象。而此处化用后形成强烈反差,以原本象征美好繁荣的“牡丹枝”来凸显命运的无常与残酷,通过今昔对比或境遇差异,强化了情感表达,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所传达的深沉情感与命运感慨,增添了诗歌的内涵与艺术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关盼盼开篇自述独自守在空楼之中,整日愁眉紧锁,内心充满怨恨。“形同春后牡丹枝”这一比喻,形象地刻画出她如春天过后牡丹枝般的凋零与落寞,展现出独守空楼对她身心的折磨,为全诗奠定了哀怨的基调。后两句:“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关盼盼直接指责白居易不明白自己的内心深意,对于白居易惊讶她为何不随夫去黄泉的言论表示不满。这两句直接抒发情感,使她的哀怨与不满情绪得到了集中的宣泄,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愈《斗鸡联句》

下一篇:唐·鱼玄机《迎李近仁员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