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i
hóng
sòng
rén

朝代:唐作者:陈润浏览量:1
yǐng
huà
wèi
hóng
wān
wān
chū
dōng
tiáo
wēi
hòu
piàn
yún
zhōng
lún
shì
suí
tiān
qiáo
xíng
kuà
hǎi
tōng
hái
jiāng
yǐn
shuǐ
chù
chí
sòng
shǐ
使
chē
xióng

译文

日影变化成为彩虹,弯弯地从浦东方向出现。一场小雨过后出现一条彩虹,在一片片云朵中呈现出五彩颜色。彩虹如车轮之势随着天空转动,又像桥梁横跨大海连通两岸。又把彩虹饮水的地方,作为美好祝愿送给威风出行的友人。

逐句剖析

"日影化为虹":日影变化成为彩虹,

"弯弯出浦东":弯弯地从浦东方向出现。

"一条微雨后":一场小雨过后出现一条彩虹,

"五色片云中":在一片片云朵中呈现出五彩颜色。

"轮势随天度":彩虹如车轮之势随着天空转动,

"桥形跨海通":又像桥梁横跨大海连通两岸。

"还将饮水处":又把彩虹饮水的地方,

"持送使车雄":作为美好祝愿送给威风出行的友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赋得浦外虹送人》是唐代诗人陈润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彩虹为审美对象,通过精巧的意象组合展现送别主题。开篇“日影化虹”的奇幻想象与“弯弯出浦”的具象描摹相结合,既写自然奇观,又暗含天人感应之思。诗中“微雨”“片云”的背景烘托与“五色”绚烂的视觉呈现形成微妙对比,而“天轮”“海桥”的比喻又似跨海大桥,形象描绘其形状。尾联化用“虹饮”典故,将自然景观转化为送别祝福,体现了唐代送别诗“即景抒情”的创作特点。陈润作为白居易外祖父,其诗风工稳清丽,此篇可见其善于在严谨格律中营造开阔意境的创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雨后浦外彩虹绚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优美且略带惆怅的氛围。诗人借助对彩虹的细致刻画,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不舍。同时,借彩虹这一美好意象,含蓄地向友人传递前途美好、出行顺利等祝愿。

2. 写作手法

比喻:“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将彩虹比作车轮和桥梁,形象地描绘出彩虹的形状,使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彩虹的壮观,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对仗:这首诗在格律上严谨工整,四联均严格遵循五言律诗的平仄规范。诗中“日影”与“弯弯”、“一条”与“五色”、“轮势”与“桥形”等对仗,通过精妙的词语搭配构建出丰富的视觉层次。尾联“持送使车雄”中,“持送”的动作与“使车”的对象形成语义上的自然承接,既强化了送别的仪式感,又暗含对远行者的期许,体现了唐代送别诗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完美统一。用典:尾联“还将饮水处,持送使车雄”一句,诗人化用“虹饮江河”的典故,典故出自晋代《异苑》卷一,载有“虹饮其釜”的传说,描述彩虹垂首饮于河川的景象,古人视其为祥瑞之兆,将自然奇观与饯行情景融为一体。“使车雄”三字既描绘出车马远行的雄健之姿,又与虹桥横跨天地的恢弘气势形成巧妙映照,在虚实相生中完成了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情感的升华。衬托:“日影化为虹,弯弯出浦东”一句,以浦东作为背景,“日影”表明了时间以及光线状况,在此种条件下,彩虹弯弯地在浦东上空浮现。衬托出彩虹的显眼与别致,让彩虹在这一背景下更具视觉感染力,为后文对彩虹的描绘创造了条件,同时为送别之情奠定了基础。

3. 分段赏析

首联:“日影化为虹,弯弯出浦东”,点明彩虹的形成及出现地点。诗人以独特视角,想象日影转化为彩虹,且弯弯地出现在浦东之外,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奇幻的画面,引出下文对彩虹的进一步描写,奠定了优美的基调。颔联:“一条微雨后,五色片云中”,描绘了彩虹出现的具体情境。微雨过后,彩虹现身,在片云之中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此联通过对雨后天空和彩虹色彩的描写,营造出清新、绚丽的氛围,烘托出送别时复杂的心情。颈联:“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从形状和动态方面对彩虹进行细致刻画。把彩虹比作车轮,写出其仿佛随天转动的动感;比作跨海大桥,突出其雄伟气势,让彩虹的形象更加生动逼真。尾联:“还将饮水处,持送使车雄”,诗人将彩虹饮水之处(即彩虹所在的美景)送给友人,“使车雄”暗示友人身份及出行,表达对友人出行顺利、前途美好的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

下一篇:唐·齐己《古剑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