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o
yuè
zhāng
·
·
qīng
jiǎo
yīn

朝代:唐作者:魏征浏览量:2
yún
dàn
niǎo
xīng
hūn
hòu
xīn
fēng
yáng
kāi
chū
zhé
zhì
xiǎng
xíng
lǎo
jiāng
zhēng
rén
nǎi

译文

仙鹤般的云朵早晨升起,鸟星在黄昏时聚集。节候带来新的风气,阳气使蛰虫开始苏醒。至高的品德可以享用,路边的积水也可汲取。赐予百姓福祉没有边界,百姓因此得以生存。

逐句剖析

"鹤云旦起":仙鹤般的云朵早晨升起,

"鸟星昏集":鸟星在黄昏时聚集。

"律候新风":节候带来新的风气,

"阳开初蛰":阳气使蛰虫开始苏醒。

"至德可飨":至高的品德可以享用,

"行潦斯挹":路边的积水也可汲取。

"锡以无疆":赐予百姓福祉没有边界,

"烝人乃粒":百姓因此得以生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五郊乐章·青帝角音》是唐代魏徵(一说无名氏。)创作的一首郊庙歌辞,属于五郊乐章系列,对应青帝且为角音。开篇以“鹤云旦起,鸟星昏集”展现春日清晨与黄昏景象,传递出春之生机;“律候新风,阳开初蛰”点明季节变换、万物复苏。后四句“至德可飨,行潦斯挹。锡以无疆,蒸人乃粒”表达对自然恩赐的感恩。其运用借景抒情与象征手法,语言简洁,营造出春的祥和氛围,展现古人对春天的赞美及对自然的敬畏,富有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时期政治家

魏徵(580~643),唐代政治家。字玄成,魏郡馆陶(今属河北)人。年少时,好学有大志,曾为道士。历官尚书右丞、秘书临、侍中、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等职,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史称诤臣。卒谥文贞。魏徵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次劝太宗以隋亡为鉴,引《荀子》语,谓“君似舟,民似水”。其言论见于《贞观政要》。其诗多为郊庙乐章及奉和应制之作,惟《述怀》一篇,气势雄浑,骨力遒劲,在唐初诗中独放异彩。著有《隋书》序论与《梁书》《陈书》《北齐书》总论,主持修撰梁、陈、齐、周、隋史,主编《群书治要》。有《魏郑公诗文集》辑本。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鹤云旦起,鸟星昏集”描绘了富有祥瑞色彩的天象,仙鹤般的云朵在早晨升起,鸟星在黄昏聚集。这种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祥和的氛围,暗示着祭祀仪式的神圣与庄重,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律候新风,阳开初蛰”点明了时节的变化,节候带来了新的风气,阳气使蛰虫开始苏醒。这与青帝所代表的春季相呼应,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寓意着万物的复苏和新的发展,展现了古代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至德可飨,行潦斯挹”运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至高的品德如同可以享用的祭品,路边的积水也可汲取。表达了统治者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广纳贤才、包容万物,才能得到上天的庇佑和百姓的拥护,体现了古代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锡以无疆,烝人乃粒”表达了统治者对百姓的恩泽和祝福,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赐予百姓福祉没有边界”,体现了统治者的博大胸怀和对百姓的关怀;“百姓因此得以生存”,则传达了对和平、稳定社会的向往,使全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魏征《五郊乐章·舒和》

下一篇:唐·魏征《九成宫醴泉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