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shū
shì
láng
yuàn
huà
yún

朝代:唐作者:李收浏览量:1
fěn
huà
yún
chéng
néng
shàng
tài
qīng
yǐng
cóng
xiāo
hàn
guāng
zhào
yuán
míng
yìng
xiǎo
duō
yōu
lín
xuān
qíng
zuò
lín
liú
rùn
shēng
líng

译文

用粉笔画的云已然完成,看上去就如同能够直上那高远的天空。云的影子仿佛从那高空投射下来,光芒照亮了宫廷的旁垣。云影映照在竹子上充满了清幽的趣味,临靠轩窗观赏便获得了野外的情趣。独自想着这云能化作甘霖之雨,润泽世间的万物和生灵。

逐句剖析

"粉壁画云成":用粉笔画的云已然完成,

"如能上太清":看上去就如同能够直上那高远的天空。

"影从霄汉发":云的影子仿佛从那高空投射下来,

"光照掖垣明":光芒照亮了宫廷的旁垣。

"映筱多幽趣":云影映照在竹子上充满了清幽的趣味,

"临轩得野情":临靠轩窗观赏便获得了野外的情趣。

"独思作霖雨":独自想着这云能化作甘霖之雨,

"流润及生灵":润泽世间的万物和生灵。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中书侍郎院壁画云》是唐代李收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开篇点明壁画上的云栩栩如生,仿佛能直上天空;接着描绘画中云光影动人,既如从高空投射影子,又能照亮宫廷旁垣;随后写云与竹子相映成趣,让人于轩窗前领略野外情趣;最后直抒胸臆,希望画中云能化作甘霖,滋润苍生。全诗紧扣壁画之云展开描写,运用想象、烘托等手法,生动展现了壁画的精妙逼真,表达了对壁画的赞美之情,同时寄托了诗人心系民生的情怀,富有艺术韵味与思想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李收,生卒年、籍贯皆不详。玄宗天宝三载(744)前任右武卫录事。天宝中历仕司勋郎中、考功郎中。宝应、广德间任兵部郎中,封赞皇县开国男。永泰初授谏议大夫,仕终给事中。事迹散见《国秀集》目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上》、常衮《授李收谏议大夫制》。与楼颖有交往。芮挺章选其诗2首入《国秀集》,署名李牧,《全唐诗》存此诗2首,改署李收,下注“一作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粉壁画云成,如能上太清”两句是对壁画上云朵的总体描绘。“粉壁画云成”直白地交代了这是一幅用粉笔画成的云图,点明题画诗的主题;“如能上太清”则运用夸张与想象的手法,“太清”指天空极高处,说壁画上的云仿佛能够直上天空,一个“如”字生动地写出了画中云的逼真、灵动,给人以无限遐想,仿佛这并非壁画,而是真实的云朵要飘向天际。“影从霄汉发,光照掖垣明”两句进一步描写壁画中云的光影效果。“影从霄汉发”,“霄汉”指高空,写出画中云的影子仿佛从高远的天空投射下来,赋予云以立体感和空间感,让人感觉云仿佛有了实质;“光照掖垣明”,“掖垣”指宫廷的旁垣,意为画中云所散发的光芒照亮了宫廷的旁垣,以云的“光”和宫廷的“明”,侧面烘托出画中云的明亮、璀璨,突出了壁画的精妙,将一幅静态的画云图写得极具动态感与感染力。“映筱多幽趣,临轩得野情”两句则是写壁画之云与周围环境相互映衬所营造出的意境。“映筱多幽趣”,“筱”是竹子,云影映照在竹子上,增添了许多清幽的趣味,一个“映”字,让云与竹子形成了和谐的画面,赋予画面以静谧、清幽的氛围;“临轩得野情”,站在轩窗前观赏这幅画,仿佛能感受到野外的情趣,“临轩”点明观赏角度,“得野情”则体现出这幅画能让人从宫廷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野趣,展现了壁画的独特魅力与艺术感染力。“独思作霖雨,流润及生灵”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的情感与愿望。“独思作霖雨”,诗人由画中云联想到它化作甘霖,“独思”强调诗人的这一想法,饱含着对画中云的期许;“流润及生灵”,希望这雨水能够滋润世间万物和生灵,体现出诗人心系苍生的情怀,将对一幅画的赞美升华到对民生的关怀,使全诗的境界得到提升,也为这幅题画诗增添了深厚的思想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沈颂《送人还吴》

下一篇:唐·高适《咏马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