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qiān

朝代:唐作者:虚中浏览量:1
shū
duò
yuān
xíng
tiān
nán
cháng
piàn
yán
céng
chǎn
huò
zuì
shāng
xiàng
liàn
cáng
rén
tān
mài
xiāng
xīn
zhōng
xuě
liáng

译文

忽然间从朝廷的高位跌落,前往南方的路途漫长遥远。迁客向来一言一语都从不谄媚,即便获罪又有什么妨害。象留恋藏起象牙的水滨,世人却贪婪地聚集在贩卖子女的地方。这颗心终究会如冰雪般洁净明澈,既然离去就不要再过多思量。

逐句剖析

"倏忽堕鹓行":忽然间从朝廷的高位跌落,

# 堕鹓行:比喻为失去朝廷官员要职。鹓行:比喻朝官们秩序井然的行列。鹓:传说中鸾凤一类的神鸟,它们飞行时整齐有序。,倏:突然,很快地。

"天南去路长":前往南方的路途漫长遥远。

# 天南:南方的天边,南方极远处。

"片言曾不谄":迁客向来一言一语都从不谄媚,

# 片言曾不谄:意谓没有说过一句谄媚讨好的话,指为人正直,作风正派。

"获罪亦何伤":即便获罪又有什么妨害。

# 伤:此处有耻辱、不光彩的意思。

"象恋藏牙浦":象留恋藏起象牙的水滨,

# 藏牙浦:据说象在年老濒死时,便悄悄地离开象群,独自向深山老林中某个隐秘的山洞中走去。那里是这头象历代祖先死亡的地方。它便静静地躺在洞中,直到死去。人们认为象爱惜自己的长牙,不愿被猎人于其死后拔去,故躲往山洞将牙藏起来。这种象藏牙待死的地方便做藏牙浦。因为象牙是珍贵的工艺品原料,猎人们往往千方百计去谋求。或设计捕杀活象,或追踪老象寻找藏牙浦,但毕竟很难达到目的。象因为有一对长牙而遭猎人捕杀或追踪。比喻有了珍贵之物而招致杀身之祸,藏牙浦也便成了藏险招祸之处的代名词。

"人贪卖子乡":世人却贪婪地聚集在贩卖子女的地方。

# 卖子乡:佛教认为世俗生活本质是“苦”,而人生最凄苦的事莫过于出卖骨肉子女,因以卖子乡比喻痛苦的人生。以上两句均指责世人对危险而又痛苦的人生不知醒悟,沉迷太深。

"此心终合雪":这颗心终究会如冰雪般洁净明澈,

# 雪:洗雪、昭雪。

"去已莫思量":既然离去就不要再过多思量。

# 思量:本意为考虑。此处有回想,懊悔之意。,去已:去吧。已为衬词,无实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迁客》是唐代诗人虚中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为送别遭贬友人而作。诗中既刻画迁客因直言不谄被贬的遭遇,又以“象恋藏牙浦”暗喻世途险恶,借“此心终合雪”劝慰友人保持高洁,忘却愁绪,寄寓对友人清白终将昭雪的期许。诗的前两联叙事抒情,点明贬谪缘由与友人品格;后两联托物言志,通过自然意象与社会现实的对照,深化对世态炎凉的批判。全诗于直白中见深沉,于劝慰中见风骨,既遵循律诗对仗工整的规范,又以质朴语言传递真挚情谊,展现了唐代送别诗“以诗相慰”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僧

虚中,唐僧。宜春人。少脱俗从佛,而读书吟咏不辍。居玉笥山二十载,游潇湘,与齐己、尚颜、顾栖蟾为诗友。后住湘西栗成寺,与马希振情好甚笃。又时时贻诗司空图,图亦推重之。有《碧云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为朋友送别的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友人忽然从朝廷高位跌落,被贬往遥远南方的遭遇,点明友人因正直不谄媚而获罪的缘由。诗人借“象恋藏牙浦,人贪卖子乡”批判世态炎凉,以“此心终合雪”表达对友人清白终将昭雪的坚信,最后劝慰友人忘却愁绪、重新振作,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真挚勉励之情。

2. 分段赏析

首联“倏忽堕鹓行,天南去路长”以“鹓行”代指朝堂,直言友人骤遭贬谪、远走天南的境遇,“倏忽”二字凸显命运转折之突然,“去路长”则暗含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奠定全诗沉郁基调。颔联“片言曾不谄,获罪亦何伤”直接褒扬友人品格,“片言不谄”鲜明点出其刚正不阿的处世态度,“获罪何伤”以反问强调清白遭贬并非耻辱,既为友人辩白,亦传递对世道不公的愤慨。颈联“象恋藏牙浦,人贪卖子乡”巧用比兴,以大象因牙招祸而恋藏水滨,暗喻正直者避祸自保的无奈;以“人贪卖子乡”揭露世人因贪婪而不择手段的丑恶,二者形成善恶对照,深化对世态炎凉的批判。尾联“此心终合雪,去已莫思量”以“雪”喻清白,坚信友人冤屈终将昭雪,“莫思量”则是对友人的劝慰,劝其放下过往、展望未来,既饱含对友人的深情关切,又以明快语调传递出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全诗于叙事中见褒贬,于比兴中见哲思,语言刚健中含委婉,既具律诗的工整严谨,又洋溢着知己间的真挚情谊,堪称唐代送别诗中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钓滩》

下一篇:唐·张说《送考功武员外学士使嵩山署舍利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