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柳叶愁边戏":弯弯的柳叶眉带着轻愁,
"湛湛菱花照处频":明亮的菱花镜照得双眉颦蹙。
# 菱花:镜子。
"妩媚不烦螺子黛":生来就媚人不用黛墨涂饰,
# 螺子黛:画眉的黛墨。
"春山画出自精神":画出隐隐的春山更显得风流。
# 春山:形容眉毛翠而弯曲。
1. 分段赏析
首句“弯弯柳叶愁边戏”,诗人开篇便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女子的眉毛巧妙地比作弯弯的柳叶。“弯弯”一词精准地描绘出柳眉的形状,给人以纤细、柔美的感受。而“愁边戏”则赋予了这柳叶般的眉毛一种别样的灵动姿态,仿佛眉毛在忧愁的边缘嬉戏,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俏皮与情趣,让读者不禁对这位女子的柳眉产生好奇与遐想。次句“湛湛菱花照处频”,视角转向女子照镜的场景。“湛湛”形容菱花镜的清澈明亮,“照处频”描绘出女子频繁地对着镜子端详自己的模样。这一细节描写从侧面衬托出女子对自己柳眉的关注与喜爱,暗示了柳眉之美让女子忍不住多次欣赏,同时也让读者从女子的行为中感受到柳眉的吸引力,进一步强化了对柳眉之美的印象。第三句“妩媚不烦螺子黛”,诗人在此处将女子天然的柳眉与借助螺子黛(古代女子画眉的颜料)修饰的眉毛进行对比。一般来说,古代女子为了使眉毛更美丽,常常会使用螺子黛来画眉,但诗中的女子却无需借助这种人工颜料,其柳眉本身就具有妩媚动人的神韵。这种对比突出了女子柳眉的天然之美,强调了其独特之处,让读者对柳眉的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末句“春山画出自精神”,诗人以“春山”来比喻女子的眉毛,将其比作春天的山峦,不仅描绘出柳眉如春日山峦般的形状,还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富有精神的感觉。“画出自精神”则直接夸赞女子自然画出的眉极具神韵,表达了诗人对女子柳眉之美的赞美之情,使读者仿佛能看到一位眉眼含情的女子形象。
上一篇:唐·薛能《折杨柳十首》
下一篇:唐·王维《送祢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