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独立望殊方":在清爽的秋天独自站立,眺望远方异域,
"粉堞遥瞻埤堄长":远远望着那城墙上齿状的矮墙,绵延很长。
"水满苍江平巨硖":苍江水位上涨,与巨大的峡谷齐平,
"风交翠木乱寒塘":秋风拂过翠绿的树木,寒塘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滞留晚岁违公府":晚年滞留在外地,违背了去官府任职的意愿,
"准拟明年入帝乡":打算明年回到京城。
"多病早衰才不振":我多病且早衰,才能也不出众,
"豫惭无赋奏长杨":预先就惭愧没有文章可以呈献给朝廷。
南宋诗人
晁公溯(1117?~?),南宋诗人。字子西,号嵩山居士,又号箕山先生,山东巨野人。晁冲之季子,晁公武之弟,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历官梁山县尉等职,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其以文章闻名于时,师璿称其“雄深健雅,钜丽俊杰”。其诗挥洒自如,清新自然。著有《嵩山居士集》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清秋独立望殊方,粉堞遥瞻埤堄长。”点明时间是清秋,诗人独自站立远望。“殊方”给人一种遥远、陌生的感觉,“粉堞”“埤堄”描绘出城墙的细节,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颔联:“水满苍江平巨硖,风交翠木乱寒塘。”这两句进一步描写秋天的景色,江水上涨与峡谷齐平,秋风拂过树木,寒塘水面不再平静。“平”“乱”两个字生动地表现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颈联:“滞留晚岁违公府,准拟明年入帝乡。”由景转入情,诗人感慨自己晚年滞留外地,无法实现去官府任职的愿望,只能期待明年回到京城。“滞留”“违”等词体现出诗人的无奈和遗憾。尾联:“多病早衰才不振,豫惭无赋奏长杨。”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多病早衰,才能平庸,预先就惭愧没有文章可以呈献给朝廷。“惭”“无”等词直接抒发了诗人的自谦之情。
上一篇:宋·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
下一篇:宋·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