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曲一生花里活":我的邻居们一生都在花丛中度过,
"村翁疑是古遗民":村里的老翁仿佛是古代隐士的后裔。
"初来自被春留住":他们最初来到这里就被春天的美景留住,
"枉道当时为避秦":人们徒然说他们当年是为了躲避秦末战乱才来到这里。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首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隐逸诗。通过描绘桃花盛开之景与乡村生活,表达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以及对桃花源式理想境界的追寻。
2. 写作手法
化用:“初来自被春留住,枉道当时为避秦”化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避秦时乱”的典故。诗人反用其意,桃花源中的人本是为避战乱,此处却道“枉道为避秦”,实则是被春光留住。这种化用既呼应了“桃花”所关联的桃源意象,又赋予其新的内涵,突出了自然之美对人的吸引力,增添了一份对闲适生活的主动向往。
3. 分段赏析
“邻曲一生花里活,村翁疑是古遗民”:前两句写诗人看到邻居们一生都在桃花盛开的环境中生活,不禁怀疑这些村翁是古代遗民。“邻曲一生花里活”描绘出一种宁静美好的生活场景,人们与桃花相伴,悠然自得,体现出诗人对这种与自然亲近、闲适自在生活的欣赏与向往。“村翁疑是古遗民”则运用了联想,将村翁比作桃花源中避世的古遗民,暗示这里的生活如同世外桃源般古朴、宁静,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淳朴生活的认同与憧憬之情。“初来自被春留住,枉道当时为避秦”: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初来自被春留住”,意思是诗人来到此地,一开始就被这里的春光所深深吸引,仿佛是春天将他留住,生动地表现了春日桃花盛开的美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突出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和留恋不舍之情。“枉道当时为避秦”则是对前一句的拓展,诗人认为,这里的村翁并非是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才隐居于此,而是被这美好的春光留住,是为了享受这宁静美好的生活。此句翻新旧典,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桃花源”的意义,强调了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对人们的吸引力,抒发了诗人对这种理想生活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上一篇:宋·陆游《渔父·湘湖烟雨长菁丝》
下一篇:宋·陆游《暑行憩新都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