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帆山下白头人":在远离市井的青山绿水间,有一位银丝飘然的老翁,面对满目春光,无限感叹,
"八十三回见草春":因为他迎来了人生的第八十三个春天。
# 草:别集本作早。
"自爱安闲忘寂寞":这里的安闲已经使他忘记了寂寞,
"天将强健报清贫":这里的日子虽然清贫,却反而使他的身体更加强健。
"枯桐已爨宁求识":已经是老朽的枯桐树难道还想企求别人的赏识吗,
"弊帚当捐却自珍":真是报国无门啊!虽然别人看我是一把破,但我却坚持自珍自爱。
"桑苎家风君勿笑":我现在追求的是像桑苎那样与悉心研究茶道的生活,你们可不要笑话哟,
# 桑苎:陆羽自号桑苎翁。
"它年犹得作茶神":说不定将来我也会像他一样成为茶神呢。
# 茶神:陆羽。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隐逸生活诗。介绍了诗人隐居山野的生活图景,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画面,营造了安闲自得、清贫自守的精神境界,体现了诗人虽年迈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豁达态度,表达了诗人炙热的爱国之心和对于隐居生活的惬意之情。
2. 分段赏析
“石帆山下白头人,八十三回见早春。”诗歌开篇勾勒出一幅清幽的隐居图景:远离尘嚣的青山绿水间,银发飘然的老者面对盎然春意,不禁感慨万千。这位驻杖而立的老翁,正是恰逢第八十三个春秋的陆游。“自爱安闲忘寂寞,天将强健报清贫。”此时的诗人已深谙山居之乐,坦言这份闲适不仅消解了独处的寂寥,更使他在清贫生活中保持着强健体魄。“枯桐已露宁求识?敝帚当捐却自珍”两句,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精神世界。以“枯桐”自喻,道出虽怀才不遇却不再渴求世俗认可的淡然;用“敝帚自珍”的典故,表明虽身处微贱却始终珍视自身品格的坚守。这两句既流露出报国无门的遗憾,更彰显了耄耋之年仍不坠青云之志的铮铮风骨,令后人感佩不已。末联笔锋陡转,诗人以自谦口吻谈及晚年对茶道的痴迷:“桑苎家风君勿笑,它年犹得作茶神。”此处借用唐代茶圣陆羽(号桑苎翁)的典故,既表达了效法先贤精研茶道的志趣,又以“莫笑”二字传递出超然物外的豁达。即便年迈,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在茶香氤氲中寻得精神慰藉,这份从容豁达的生活态度,愈发显现出智者的风范。
上一篇:宋·陆游《舜庙怀古》
下一篇:宋·陆游《睡起至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