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舍水云乡":在水云弥漫的乡间修筑房舍,
"萧然似净坊":此地清静得如同佛寺一般。
"粥铛菰米滑":粥锅里菰米煮得滑嫩柔润,
"羹釜药苗香":羹釜中药苗飘出阵阵清香。
"素壁图嵩华":素白的墙壁上绘制着嵩山华山,
"明窗读老庄":在明亮的窗前阅读老庄典籍。
"与人元淡淡":与人交往原本就疏淡简约,
"不是故相忘":并非是有意相忘。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水云乡筑舍而居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房舍环境的清幽、饮食的简朴、读书的雅致以及与人交往的淡泊,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 分段赏析
首联“筑舍水云乡,萧然似净坊”,开篇点明居所选址与环境特征。诗人所构筑的房舍位于水云之乡,环境清幽,仿佛是一座宁静的净坊。“水云乡”给人一种缥缈、空灵的感觉,暗示了此地远离尘世喧嚣;“萧然似净坊”则进一步强调了房舍的宁静,暗示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此联以简笔白描奠定全诗宁静淡泊的基调,未见刻意雕琢,却通过环境氛围的渲染,隐现主人的心境。颔联“粥铛菰米滑,羹釜药苗香”,聚焦日常生活细节,以食物的质感与香气勾勒生活图景。“菰米”是水乡常见的植物果实,质地滑润,“药苗”则指可入羹的草药嫩芽,二者皆是朴素食材,却因“滑”“香”二字透出生活的暖意。诗句未写奢华,却以烟火气中的清淡滋味,展现主人对简素生活的自得——既非刻意苦修,亦非贪恋口腹,而是在日常饮食中感受自然馈赠与生活本味。颈联“素壁图嵩华,明窗读老庄”,转向室内场景与精神活动。“素壁”与“明窗”延续居所的简素风格,“图嵩华”以壁上山水寄托对雄奇自然的向往,暗含未泯的胸襟;“读老庄”则直写精神追求,借道家思想寻求心灵的超脱。此联将视觉(壁画)与行为(读书)结合,既展现主人的审美趣味,亦揭示其在老庄哲学中寻求内心宁静的状态——虽身处乡野,却未失精神高度。尾联“与人元淡淡,不是故相忘”,收束全诗,点明处世态度。“淡淡”二字概括其交友原则,非冷漠疏离,而是摒弃世俗的应酬与功利,追求精神上的契合;“不是故相忘”则补充说明,这种“淡淡”并非薄情,而是自觉选择的生活方式。诗句以直白口吻道出处世哲学,既回应了前文隐居生活的“萧然”,亦展现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通透认知——在淡泊中坚守本真,而非刻意遗世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