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ǔ
sān
shǒu
sā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tán
hóu
cái
wén
yuán
yín
ān
huà
mén
shén
wén
guǐ
gōng
hǎi
kàn
jīng
tūn
guān
zhòu
jiān
néng
lìng
wàn
míng
jīng
rěn
gèng
lùn
shàng
qiū
lái
pín
mèng
píng
shuí
hàn
zhāo
hún

译文

谭侯的才华匹敌文园令(司马相如),每日骑着银鞍马出入华贵府门。绝妙的诗句精妙入神,连鬼神也为之哭泣,巨大的酒杯如同海一般,看他像鲸鱼般豪饮。一任国子监的小官竟让他丧命,招魂幡飘摇万里,怎忍再提其中凄凉。秋日湖景频频闯入我的梦境,如今还能借谁的文笔为他招魂。

逐句剖析

"谭侯才气敌文园":谭侯的才华匹敌文园令(司马相如),

# 文园:自注:国子监丞谭季壬德称。

"日日银鞍画戟门":每日骑着银鞍马出入华贵府门。

"奇句入神闻鬼泣":绝妙的诗句精妙入神,连鬼神也为之哭泣,

"巨觥如海看鲸吞":巨大的酒杯如同海一般,看他像鲸鱼般豪饮。

"一官胄监能令死":一任国子监的小官竟让他丧命,

"万里铭旌忍更论":招魂幡飘摇万里,怎忍再提其中凄凉。

"湖上秋来频入梦":秋日湖景频频闯入我的梦境,

"凭谁词翰与招魂":如今还能借谁的文笔为他招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思蜀三首(其三)》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属怀旧悼亡题材。此诗通过追忆友人谭侯的才气与豪情,表达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思与怀念。首联以“谭侯才气敌文园”盛赞其才华,并以“日日银鞍画戟门”描绘其豪迈生活;颔联“奇句入神闻鬼泣,巨觥如海看鲸吞”以夸张手法突出其文采与气魄;颈联“一官胄监能令死,万里铭旌忍更论”转入对友人逝世的悲痛与无奈;尾联“湖上秋来频入梦,凭谁词翰与招魂”则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与招魂之愿,情感真挚动人。全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展现了谭侯的非凡才华与豪迈性格,又寄寓了陆游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首联“文园”指司马相如(曾任文园令),以司马相如之才暗喻谭侯才华横溢,借古衬今,深化赞誉。反衬:以虚写实,颈联“一官胄监能令死”写生前官职卑微却致死尽忠,“万里铭旌”写死后哀荣盛大,生前身后反差中暗含对命运不公的批判。对偶:颔联“奇句”对“巨觥”、“入神”对“如海”,颈联“一官”对“万里”、“能令死”对“忍更论”,句式严整,强化节奏感与情感张力。夸张:颔联“奇句入神闻鬼泣”以“鬼泣”极言谭侯文采惊世骇俗,“巨觥如海看鲸吞”以“海”“鲸吞”夸张其豪饮之态,凸显人物气魄。

2. 分段赏析

首联“谭侯才气敌文园,日日银鞍画戟门”以司马相如之典盛赞友人谭侯才华,并以“银鞍画戟”的华贵意象勾勒其生前豪迈风姿;颔联“奇句入神闻鬼泣,巨觥如海看鲸吞”通过夸张与比喻,既写其文句惊鬼神的卓绝才情,又状其饮酒如鲸吞的狂放气度,虚实相生间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颈联“一官胄监能令死,万里铭旌忍更论”陡转,以“一官”与“万里”的悬殊对比,揭露谭侯生前位卑而殁后哀荣的荒诞,隐现诗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尾联“湖上秋来频入梦,凭谁词翰与招魂”借秋湖萧瑟、魂梦频萦的凄景,抒写招魂无凭的孤怆,“凭谁”一问力透纸背,将悼亡之痛推向无言之境。全诗由誉转哀,由实入虚,层层递进中尽显陆游沉郁顿挫的笔力与深挚悲慨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高秋亭》

下一篇:宋·陆游《晚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