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初收晓寒重":连绵的雨水刚刚停歇,清晨的寒气还很浓重,
# 雨:一作两。
"野人忽作清都梦":乡野之人忽然做起了关于京城的梦。
"宫墙柳色绿如染":宫墙边的柳树翠绿得如同染过一般,
"仰视修门岌飞动":抬头看那高大的宫门仿佛在飞动。
"元章久已葬岷山":元章已经葬在岷山,
"安得翩翩并驰鞚":怎么还能和他并肩驰骋呢?
"春光如昔交旧少":春光依旧,但老朋友越来越少,
"肺肝欲写谁堪共":想倾诉心事却找不到合适的人。
"颇闻天阍有疑事":听说天宫有疑难的事情,
"通明殿下方佥议":通明殿上正在商议。
"约君切勿负初心":我约你不要辜负初心,
"天上人间均一是":无论天上人间,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
"辛酉二月十四日夜":辛酉年二月十四日的夜晚,
"鸡初鸣":鸡刚叫的时候,
"梦与故人查元章并辔行大道中":我梦见和老朋友查元章并肩骑马走在大道上,
"前望宫阙甚壮丽":前面看到的宫殿非常壮观。
"元章言吾辈当同预大议论予":查元章说我们应当一起参与重要的讨论,
"与约勿为身谋":我便和他约定不要只为自己打算。
"元章拊掌称善":查元章拍手称赞这个想法很好,
"遂觉作《清都行》一首":然后我就醒了,作《清都行》一首。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多处运用典故来表达情感。“元章久已葬岷山”提到的“元章”是诗人的好友查元章,通过提及友人的去世,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颇闻天阍有疑事,通明殿下方佥议”则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天阍(天门)和通明殿,象征性地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对比:诗中通过对比梦境中的美好与现实中的孤独,强化了情感的表达。“春光如昔交旧少,肺肝欲写谁堪共。”一句,将昔日的春光与如今的孤独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情景交融: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宫墙柳色绿如染”不仅描绘了宫墙的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仰视修门岌飞动”则通过仰视的视角,营造出一种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2. 分段赏析
第一联:“积雨初收晓寒重,野人忽作清都梦。”诗人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清晨,寒气尚重的景象。这种清冷的氛围引发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向往,仿佛置身于清都(仙境)之中。第二联:“宫墙柳色绿如染,仰视修门岌飞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宫墙边的柳树,其绿色浓重如染,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而“仰视修门岌飞动”则通过仰望高大的宫门,营造出一种宏伟而动态的视觉效果。第三联:“元章久已葬岷山,安得翩翩并驰鞚。”诗人提到元章(苏轼)已葬于岷山,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幻想若能与故友并肩驰骋,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第四联:“春光如昔交旧少,肺肝欲写谁堪共。”诗人感叹春光依旧,但故交却越来越少,内心的情感无处倾诉。这种对时光流逝和友情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第五联:“颇闻天阍有疑事,通明殿下方佥议。”这两句通过梦境中的场景,描绘了天庭中正在讨论重大事务的景象。“天阍”指天门,象征着天庭的威严与神秘;“通明殿”则是天庭议事之所,暗示着事情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诗人借此表达对现实政治的隐喻性思考,反映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以及对政治清明的渴望。第六联:“约君切勿负初心,天上人间均一是。”这两句是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诫和自我勉励。“切勿负初心”强调了坚守初衷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天庭还是人间,都应该保持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诗人通过这种表达,传达了他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坚守。
上一篇:宋·陆游《春日绝句八首(其五)》
下一篇:宋·陆游《短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