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地容锥四壁空":屋里穷得连锥子都无处容身,四壁空荡荡,
"浩然亦未怆途穷":但胸中浩然正气仍在,并未因仕途困顿而悲伤惶恐。
"梦回倦枕灯残后":从梦中醒来时,枕着疲惫的身躯,灯已快燃尽,
"诗在空阶雨滴中":唯有空阶雨声中,回荡着未写完的诗行。
"徂岁易成双鬓秃":年华飞逝催人老,两鬓早已斑白,
"故人难复一樽同":旧日老友难再聚,共饮一杯亦成奢望。
"唐安万里音尘绝":远在万里之外的唐安早已音信断绝,
"谁为寒沙问断鸿":谁会为这寒沙中的孤雁,问一声它飞向何方。
# 谁为寒沙问断鸿:自注:张季长今年尚未通书。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分段赏析
“无地容锥四壁空,浩然亦未怆途穷”,首联以“无地容锥”“四壁空”的直白描述,展现出居所的简陋与贫困,屋内狭小到连锥子都无处容身,四面墙壁空空如也,可见生活极其贫寒。但“浩然亦未怆途穷”笔锋一转,展现出诗人即便身处困境,内心依然保有浩然正气,并未因前路艰难而悲怆失意,凸显了其坚韧不屈的品格。“梦回倦枕灯残後,诗在空阶雨滴中”,颔联描绘了梦醒后的情景。“倦枕”“灯残”写出了诗人的疲惫与环境的昏暗,而“空阶雨滴”则营造出一种寂寥、清冷的氛围。诗人独到地把“诗”与“空阶雨滴”相结合,雨水仿佛化作了诗句,在空寂的台阶上流淌,既写出诗人对创作的专注,也借雨声排遣了孤寂。“徂岁易成双鬓秃,故人难复一樽同”,颈联由景及情,转入对时光流逝和人情变迁的感慨。“徂岁”即逝去的岁月,“易成双鬓秃”岁月流逝,两鬓已稀疏如秃。而“故人难复一樽同”则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再也无法与他们一同饮酒畅谈的遗憾与惆怅,情感真挚动人。“唐安万里音尘绝,谁为寒沙问断鸿”,尾联将思绪引向远方。“唐安万里”点出距离的遥远,“音尘绝”则说明与远方故友的联系已然断绝,字里行间尽是对远方故人的关切。“寒沙”“断鸿”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断鸿在寒沙之上独自飞翔,无人问津,既像是诗人对远方故友处境的想象,也表现了自己孤独无依的心境,将思乡念友的情感推向深处,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