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wǎn
tà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fēng
kuài
qíng
wēi
yún
chéng
shèng
láng
huā
zuò
kàn
wěi
fēng
fáng
shú
dǒu
shēng
liǎng
táng
táng
nián
chūn
jié
shù
tīng
lǎo
jiǔ
nǎi
jiàn
biàn
便
dāng
guǒ
làn
zuì
zuò
duān

译文

一阵风过后,原本以为天很快就要放晴了,但微云又重新化作了雨。曾经繁盛艳丽的女郎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飘落于泥土之中。蜂房里的蜂蜜已经成熟,蝌蚪已经长出了两条腿。堂堂正正的一年春光,在杜鹃鸟的啼叫声中即将结束。我老夫长久卧病在床,如今竟然又如此康健。就应当准备包粽子,在端午节时喝得烂醉。

逐句剖析

"一风已快晴":一阵风过后,原本以为天很快就要放晴了,

"微云复成雨":但微云又重新化作了雨。

"盛丽女郎花":曾经繁盛艳丽的女郎花,

"坐看委泥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飘落于泥土之中。

"蜂房蜜已熟":蜂房里的蜂蜜已经成熟,

"科斗生两股":蝌蚪已经长出了两条腿。

"堂堂一年春":堂堂正正的一年春光,

"结束听杜宇":在杜鹃鸟的啼叫声中即将结束。

"老夫久卧疾":我老夫长久卧病在床,

"乃复健如许":如今竟然又如此康健。

"便当裹米粣":就应当准备包粽子,

"烂醉作端午":在端午节时喝得烂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晚叹》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古体诗。题材围绕暮春时节的乡村生活与自然景象。诗人描绘了暮春时天气多变,一会儿风快天晴,一会儿微云又化作雨,女郎花在风雨中凋零。同时,看到蜂房蜜已成熟,蝌蚪长出两股,春天即将结束,杜鹃鸟啼叫仿佛在宣告春天的离去。而诗人自己久病初愈,感慨之余,决定准备食物,以烂醉的方式迎接端午,表达对春天逝去的叹惋以及对新生活的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一风已快晴,微云复成雨。盛丽女郎花,坐看委泥土”,描绘风雨变化导致女郎花凋零的景象,借暮春自然景色的变化,抒发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细节描写:“蜂房蜜已熟,科斗生两股”,通过对蜂房蜂蜜成熟和蝌蚪生长细节的描写,展现暮春时节生命的变化,强化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氛围,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景结情:“堂堂一年春,结束听杜宇”,以听到杜鹃鸟啼叫象征春天的结束,借杜宇啼声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含蓄地表达出对春天逝去的叹惋。拟人:“盛丽女郎花,坐看委泥土”,诗人将“女郎花”拟人化。“坐看”一词赋予了女郎花以人的行为和情感,仿佛女郎花具有主观意识,无奈地看着自己飘落泥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女郎花在风雨中凋零的状态,强化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叹惋之情,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富有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前四句:“一风已快晴,微云复成雨。盛丽女郎花,坐看委泥土”,描绘了暮春天气的无常,一阵风后眼看就要天晴,可微云飘来又下起雨。美丽的女郎花,就这样在风雨中无奈地飘落泥土,展现出春天美好事物在风雨中消逝的景象,为全诗定下叹惋的基调。中间四句:“蜂房蜜已熟,科斗生两股。堂堂一年春,结束听杜宇”,诗人转而描写暮春时节其他自然景象,蜂房里的蜜已经成熟,蝌蚪也长出了两条腿,然而春天却在杜宇的啼叫声中即将结束,从生物生长变化体现时光流逝,强化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后四句:“老夫久卧疾,乃复健如许。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诗人从对春景的描写转到自身状况,久病之后身体竟恢复得如此健康,于是打算包粽子,在端午时尽情畅饮,表达了对自己恢复健康的欣慰,以及以积极态度面对生活的情感,在春逝的叹惋中融入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作雪遇大风遂晴》

下一篇:宋·陆游《客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