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ēng
chéng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dēng
shào
chéng
mén
tiān
jiē
fēng
zhèng
běi
háo
hàn
wēi
dié
jiǔ
bǎi
wàn
jiā
lóu
guàn
zhēng
bìng
yōng
fàng
qiè
yǒng
huái
怀
luò
jiān
huáng
huáng
zōng
shàng
tiān
yòu
rén
shèng
wàn
bāng
jǐn
chén
qiè
héng
liú
shǐ
jìng
kāng
zhào
wèi
xuè
dié
xiǎo
níng
yuǎn
lüè
wèi
guó
shì
piāo
jié
liàng
shì
nán
jiǔ
wài
hěn
zhōng
shè
mín
bèi
shèng
guǎng
广
wèi
jīng
niè
shuí
néng
wàn
yōng
liè
bīng
miàn
chū
kuài
ruò
shuāng
sǎo
zhí
zhāo
shòu
xiáng
chí
驿
zòu
jié
chái
láng
zhāo
kōng
liè
mín
shì
zhōng
xuè
shòu
xié
jiàn
shè
shī
wǎng
líng
xiá

译文

我登上小城的城门,向四周望去天地相连。大风正从北方刮起,呼啸怒吼摇撼着高城的矮墙。城中众多街道上有百万人家,楼阁台观争着高耸。我卧病在床气息不畅,登高远望心情很是惬意。永远怀念河洛一带,那是祖宗辉煌的基业。上天保佑仁德圣明的君主,万邦都来称臣归附。祸乱始于靖康年间,赵魏之地百姓的血多得可以践踏。小小胡虏哪有长远谋略,治理国家依靠剽窃抢劫。他们自己估量这种形势难以长久,表面凶狠内心已恐惧。登记百姓以防像陈胜、吴广那样起义,在宫殿台阶设戟害怕像荆轲、聂政那样的刺客。谁能够带领万骑,大喊着冲锋陷阵。奇兵从四面出击,就像秋霜扫落叶一样迅速。早晨插上旗帜接受敌人投降,夜里快马加鞭传送捷报。豺狼一旦被消灭干净,狐狸野兔哪里值得去猎取。沦陷区的遗民世代忠义,含着血泪忍受敌人的胁迫。把我的诗系在箭上射出,去传檄给五陵的豪杰。

逐句剖析

"我登少城门":我登上小城的城门,

# 少城:成都旧有太城、少城、少城在西。

"四顾天地接":向四周望去天地相连。

# 天地接:登城远望,天地好像接连在一处。

"大风正北起":大风正从北方刮起,

"号怒撼危堞":呼啸怒吼摇撼着高城的矮墙。

# 危堞:高城。,撼:动摇。

"九衢百万家":城中众多街道上有百万人家,

"楼观争岌嶪":楼阁台观争着高耸。

# 岌:高耸貌。,观:同馆。

"卧病气壅塞":我卧病在床气息不畅,

"放目意颇惬":登高远望心情很是惬意。

# 惬:惬意,满意。

"永怀河洛间":永远怀念河洛一带,

# 河洛间:黄河、洛水之间,指东西二京。

"煌煌祖宗业":那是祖宗辉煌的基业。

"上天佑仁圣":上天保佑仁德圣明的君主,

# 仁圣:宋仁宗赵祯在位四十一年,宋人以为太平盛世,实则那时因为统治阶级的腐朽,已经为后来的大崩溃埋下种子。

"万邦尽臣妾":万邦都来称臣归附。

"横流始靖康":祸乱始于靖康年间,

# 靖康:宋钦宗赵桓年号,这一年金人进兵侵略,东京沦陷。,横流:崩溃。

"赵魏血可蹀":赵魏之地百姓的血多得可以践踏。

# 蹀:踏。当时金人进攻,南宋军民大量遭到屠杀,因此说河北、河南一带,所践踏的都是血液。,赵魏:古代赵国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魏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就是宋代的东京。

"小胡宁远略":小小胡虏哪有长远谋略,

# 宁远略:那有远大的计画。

"为国恃剽劫":治理国家依靠剽窃抢劫。

# 剽劫:抢掠。

"自量势难久":他们自己估量这种形势难以长久,

"外很中已慑":表面凶狠内心已恐惧。

# 慑:胆怯。

"籍民备胜广":登记百姓以防像陈胜、吴广那样起义,

# 胜广:陈胜、吴广,秦二世时农民暴动的领导者。,籍民:登记户口。

"陛戟畏荆聂":在宫殿台阶设戟害怕像荆轲、聂政那样的刺客。

# 荆聂:荆轲、聂政,战国时代的刺客。,陛戟:宫殿的台阶。这里说宫殿的阶下,陈列了执戟的武士。

"谁能提万骑":谁能够带领万骑,

"大呼拥马鬣":大喊着冲锋陷阵。

# 鬣:马颈长毛。

"奇兵四面出":奇兵从四面出击,

"快若霜扫叶":就像秋霜扫落叶一样迅速。

"植旗朝受降":早晨插上旗帜接受敌人投降,

"驰驿夜奏捷":夜里快马加鞭传送捷报。

# 奏捷:报捷。

"豺狼一朝空":豺狼一旦被消灭干净,

# 豺狼:指敌人中的平民。

"狐兔何足猎":狐狸野兔哪里值得去猎取。

"遗民世忠义":沦陷区的遗民世代忠义,

# 遗民:沦陷区的人民。

"泣血受污胁":含着血泪忍受敌人的胁迫。

# 污胁:污辱和威胁。

"系箭射我诗":把我的诗系在箭上射出,

"往檄五陵侠":去传檄给五陵的豪杰。

# 五陵侠:汉代总称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为五陵,皆在长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登城》是宋代陆游所作的五言古诗,属爱国题材。描绘了诗人登城时所见之景,如天地相连、大风撼城、城市繁华。同时,体现了诗人对靖康之变后国家沦陷的悲痛,痛斥外敌只知剽劫且外强中干,表达了诗人渴望有人能率骑兵抗敌,恢复失地,让遗民摆脱压迫的爱国情怀与壮志未酬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登城》这首诗创作于淳熙四年(1177)七月,地点为成都。回顾淳熙三年,陆游遭遇仕途波折,先是被冠上“燕饮颓放”的罪名,相继被免去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一职,其后知嘉州的新任命也被撤销。此后,他仅以领祠禄的形式(宋代五品以上官员罢官后,以主管道教宫观之名领取俸禄)闲居度日。这期间,陆游内心愤懑郁积,常常登上成都城,极目远眺以抒发心中的愤懑之情,在此情境下创作了《登城》。整首诗展现出雄浑磅礴的气势,格调苍凉悲壮。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我登少城门,四顾天地接。大风正北起,号怒撼危堞”,诗人登城所见天地相接、大风怒号之景,渲染出雄浑悲壮的氛围,借此抒发内心的忧国之情。对比:“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横流始靖康,赵魏血可蹀”,将北宋时期河洛地区祖宗辉煌的基业与靖康之变后赵魏之地百姓流血的惨状进行对比,突出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增强情感的冲击力。用典:“籍民备胜广,陛戟畏荆聂”,“胜广”指陈胜、吴广,“荆聂”指荆轲、聂政,这里运用典故,写出外敌对内害怕百姓起义,对外害怕刺客行刺,揭示其色厉内荏的本质。

2. 分段赏析

开篇至“放目意颇惬”:诗人登上城门,看到天地相接,大风怒号震撼着城墙,城中众多人家的楼观高耸。虽卧病在身,但放目四望,心情稍感畅快,以登城所见之景为后文抒情做铺垫。“永怀河洛间”至“外很中已慑”:诗人追怀祖宗在河洛间创下的辉煌基业,感慨靖康之变后北方大地生灵涂炭。斥责外敌目光短浅,只靠剽劫维持,表面凶狠实则内心恐惧,深刻揭示外敌本质。“籍民备胜广”至“驰驿夜奏捷”:诗人想象着能有人带领万骑,如神兵天降,四面出击,迅速扫除外敌,早晨插旗受降,夜晚快马奏捷,表达了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渴望。“豺狼一朝空”至结尾:诗人坚信外敌如豺狼终将被消灭,那些小敌不足为惧。想到沦陷区遗民虽被胁迫却忠义未改,希望能将诗系在箭上,传给五陵豪杰,号召他们奋起抗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枯菊》

下一篇:宋·陆游《过杜浦桥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