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
tiān
·
·
bié
qíng

朝代:宋作者:聂胜琼浏览量:3
cǎn
huā
chóu
chū
fèng
chéng
lián
huā
lóu
xià
liǔ
qīng
qīng
zūn
qián
chàng
yáng
guān
bié
rén
rén
chéng
xún
hǎo
mèng
mèng
nán
chéng
yǒu
shuí
zhī
shí
qíng
zhěn
qián
lèi
gòng
jiē
qián
chuāng
ér
dào
míng

译文

你离开凤城的时候,玉楼是变得那样的惨白,花朵也开得如此悲愁,就连为你饯行的莲花楼下,那柳树也显得青青悠悠。我举起酒杯唱一首《阳关曲》为你送别,伴你过了一程又一程,却终需分离!真希望能和你在梦中相会,但是好梦又难寻成。有谁知道我此时的情怀?我只有在枕上默默流泪,而天也在阶前暗暗飘雨,隔着窗儿,里外一起滴到天明。

逐句剖析

"玉惨花愁出凤城":你离开凤城的时候,玉楼是变得那样的惨白,花朵也开得如此悲愁,

# 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玉惨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脸。

"莲花楼下柳青青":就连为你饯行的莲花楼下,那柳树也显得青青悠悠。

# 莲花楼:饯饮之处。

"尊前一唱阳关曲":我举起酒杯唱一首《阳关曲》为你送别,

# 阳关:即《阳关曲》,古人送别时唱此曲。

"别个人人第五程":伴你过了一程又一程,却终需分离!

# 程:里程,古人称一站为一程。,人人:那个人,指所爱的人。

"寻好梦":真希望能和你在梦中相会,

"梦难成":但是好梦又难寻成。

"有谁知我此时情":有谁知道我此时的情怀?

"枕前泪共阶前雨":我只有在枕上默默流泪,而天也在阶前暗暗飘雨,

"隔个窗儿滴到明":隔着窗儿,里外一起滴到天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鹧鸪天·别情》是北宋歌妓聂胜琼为寄赠李之问而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词人借眼前之景,倾吐内心主观感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与心爱之人分别时的痛苦心境。下片则笔触细腻,既描绘了临别之际的不舍深情,又抒发了别后的绵绵思念。这里,实写与虚写相互交织,现实场景与想象画面巧妙融合,浑然一体。整首词语言清新雅致,情感真挚自然,将那种流连不舍、情意缠绵的情感表达得动人心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聂胜琼,北宋都下名妓,生卒年不详。与李之问情笃。李归家分别后五日,她以《鹧鸪天》词寄之。李妻见词而喜,助夫娶回为妾。《全宋词》存其词一首,即《鹧鸪天》。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鹧鸪天·别情》是北宋聂胜琼所作,据明代梅鼎祚所著《青泥莲花记》记载,礼部属官李之问任职期满后,前往京城谋求改官。在此期间,他邂逅了词人,二人一见倾心,相处甚欢。不久后,李之问即将离京。词人在莲花楼为其设宴饯行,席间唱了一首词,末句为“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之问听闻此句,深受触动,于是又多留了些时日。然而,家中催促不断,李之问无奈,只能踏上归程。行至半途,他收到了词人寄来的这首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送别怀人的词。它描绘了词人与李之问离别之际的场景与内心感受,生动地展现出二人之间真挚深厚的情感,把离别之苦、相思之切刻画得细腻入微,淋漓尽致地传达出词人对李之问的眷恋与深情。

2. 写作手法

比喻:“玉惨花愁出凤城”。这里将词人的容貌比作“玉”与“花”,以“玉惨花愁”来形容词人送别时面容憔悴、愁容满面的样子,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其因离别而产生的愁苦之情。虚实结合:“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此句中,“枕前泪”是实写,描绘出词人因思念而落泪的真实情景;“阶前雨”是眼前所见之景,也是实写,但二者共同营造出的“滴到明”这一情境,包含着词人对漫漫长夜无尽思念的想象,属于虚写。通过实与虚的结合,强化了离别相思之苦。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送别场景。起首两句“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便将送别时的哀伤尽显无遗。此处以“玉”与“花”来形容女词人的娇美容颜,而“惨”与“愁”二字,则生动地描绘出其送别时的悲苦心境。因与爱人难舍难分,女词人面容失色,满是愁绪。莲花楼下,柳色葱茏,这一描写不仅点明送别的时节为春季,同时也与王维诗句“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写景手法相契合,含蓄而明确地表达了送别之意。上片末尾两句“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细致刻画了最终分别的情景。在饯行的酒席之上,女词人饱含深情地唱起《阳关曲》,那曲调中满是离别的不舍。唱罢,她仍恋恋不舍,一路相送,一程又一程,尽显对李之问的深情厚意。整个上片,在叙事之中巧妙融入抒情,将女词人对爱人的一往情深,展现得淋漓尽致。词的下片,倾诉着别后相思的凄楚哀伤。起首“寻好梦,梦难成”,短短六字,便将词人痛苦的相思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自送别爱人后,词人便深深陷入思念的漩涡,因无法与爱人相见,只能寄望于在梦中与之相会。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连这小小的心愿都难以达成,“寻好梦,梦难成”,梦中相聚竟成奢望。紧接着,一句“况谁知我此时情”,如一声悲叹,道尽了女词人内心深处那浓烈的孤独与苦闷。最后两句“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营造出一幅极为感人且意境凄清深沉的画面,尽显词人独特的艺术个性,也凸显了这首词别具一格的美感。“帘前雨”与“枕前泪”相互映衬,以那无情的雨声烘托着饱含相思的泪滴。窗内之人泪洒枕前,窗外之雨淅淅沥沥,二者交织在一起,一同滴落到天明。词人巧妙地将人物主体的活动——“枕前泪”,与雨夜的客观环境——“阶前雨”叠加融合,对这夜雨中情景交融的细腻描绘,更显深刻动人。“隔个窗儿”这一独特视角,使窗外之景与窗内之人紧密相连,窗外“阶前雨”的每一声滴落,都仿佛重重地敲打在词人的心尖,令人肝肠寸断。词人将“枕前泪”与“帘前雨”这两幅画面巧妙相联相叠,“隔个窗儿”的表述更是新颖别致,不仅突出了词人的独特匠心,更将离别之苦渲染得愈发深沉。因为此处所描绘的“滴到明”,既是“帘前雨”的持续,更是“枕前泪”的流淌。泪如雨下,雨似泪流,无尽的相思将词人紧紧束缚,使其深陷孤独、凄惶的痛苦深渊之中,难以自拔。

4. 作品点评

《鹧鸪天·别情》虽为北宋歌妓所作,却毫无脂粉俗气。全词感情赤诚深沉,宛如从心底汩汩流出,所塑造的形象鲜明灵动,呼之欲出。其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毫无雕琢堆砌之感。在宋代众多情词之中,犹如一股清泉,独树一帜,别有一番清新雅致的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风致如许,真所谓我见,犹怜者也。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

# 纯是至情语,自然妙造,不假雕琢,愈浑成,愈稂粹。于北宋名家中,颇近六一、东山,方之闺帷之彦,虽幽栖、漱玉,未遑多让,诚坤灵间气矣。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

下一篇:宋·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