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óng
zhōng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lóng
zhōng
lǎo
huāng
cūn
dǐng
shí
shān
jiǔ
fēn
píng
tūn
yún
mèng
nián
yuán
zài
jūn
qiǎng
gǎn
xiàn
chuí
tiān
shì
cóng
chī
xiù
wén
xìng
yǒu
chuáng
chá
zào
zài
zhōu
gèng
shàn
yún

译文

年老体弱的我,寄居在这荒僻的山村,享受富贵或隐居山林,早已随命而定各安本分。往日里,我的气概能吞下那云梦大泽,到晚年,却与武夷山上的仙君结下缘分。像小鸟抢树桠般局促,怎敢羡慕大鹏展翅的凌云,对依附市井之徒,我向来嗤笑他们追求浮华文采。幸亏还有笔架茶炉相伴左右,我将驾着孤舟,驶入剡溪的云雾深处去寻幽。

逐句剖析

"龙钟一老寄荒村":年老体弱的我,寄居在这荒僻的山村,

"鼎食山栖久已分":享受富贵或隐居山林,早已随命而定各安本分。

"平日气吞云梦泽":往日里,我的气概能吞下那云梦大泽,

"莫年缘在武夷君":到晚年,却与武夷山上的仙君结下缘分。

# 武夷君:传说中武夷山的仙人。

"抢榆敢羡垂天翼":像小鸟抢树桠般局促,怎敢羡慕大鹏展翅的凌云,

"倚市从嗤刺绣文":对依附市井之徒,我向来嗤笑他们追求浮华文采。

"幸有笔床茶灶在":幸亏还有笔架茶炉相伴左右,

"孤舟更入剡溪云":我将驾着孤舟,驶入剡溪的云雾深处去寻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龙钟》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以年老体衰的自我形象为切入点,通过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对比,展现诗人晚年归隐荒村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变化。首联点明寄身乡村的现状,颔联以“气吞云梦泽”的壮年豪情与“缘在武夷君”的暮年超脱形成鲜明对照,凸显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颈联借《庄子》典故和世俗意象,表达对功名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尾联以笔床茶灶、孤舟剡溪的意象收束,勾勒出宁静超脱的归隐图景。全诗运用对比、用典等手法,语言沉郁而不失洒脱,既流露壮志未酬的无奈,又体现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展现了陆游晚年心境的转变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于绍熙四年春天创作于山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龙钟一老寄荒村,鼎食山栖久已分”,以“龙钟”自状衰老之态,点明晚年寄居荒村的处境,将“鼎食”(荣华富贵)与“山栖”(隐居生活)对举,暗叙人生取舍,透露出对仕途与隐逸两种人生路径早有清醒认知的淡然。颔联“平日气吞云梦泽,莫年缘在武夷君”,前句以“气吞云梦泽”的豪迈意象追溯壮年胸怀,后句以“武夷君”代指山水隐逸,形成“平日”与“暮年”、“壮怀”与“淡泊”的鲜明对照,凸显人生阶段的巨大转折与理想归于现实的无奈。颈联“抢榆敢羡垂天翼,倚市从嗤刺绣文”,化用《庄子》中“抢榆枋”与“垂天翼”的典故,自谦身如小鸟安于平凡,不敢羡慕大鹏的高远;以“倚市”“刺绣文”喻指追逐世俗功名的行为,直言对功利之心的不屑,展现淡泊自守的人生态度。尾联“幸有笔床茶灶在,孤舟更入剡溪云”,“笔床茶灶”勾勒文人雅趣生活场景,“剡溪”化用谢灵运等先贤归隐典故,以“孤舟入云”的飘逸意象收束,既写当下有诗茶相伴的慰藉,亦借山水意象传递出超脱尘世、栖心自然的宁静与惬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晚起》

下一篇:宋·陆游《晚起》

猜你喜欢